十六年如一日照顾瞎岳母
作者:李仁勇 黄艳玲      发布时间:2010-07-29 10:34:16


 

他用行动坚守着承诺,他用执着谱写着大爱。他16年来坚守承诺,照顾双目失明的岳母娘,他用16年如一日的行动诠释中华民族敬老爱亲这一传统美德。他就是长沙浏阳市磷化工总厂退休职工刘华享,现居住在新宁县白沙镇月汉村7组。他的孝心孝行让所有知道和了解的人都为之动容,2008年他被评为邵阳市“家庭好成员”。


 

 


 

刘华享的岳父母是新宁县高桥镇中房村人。经人介绍,当兵6年后转业到浏阳磷化工总厂的刘华享成了李呈进的准女婿,承诺“十个柱子落地,也要养岳父母”。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刘华享应承了自己的诺言,真诚地对待岳父岳母。1997年,刘华享在岳父过世后,将其76岁的岳母漆三娘接到了浏阳一起生活。考虑到岳母娘在外地生活不适应,他便做好妻子李叶青的工作,放弃了生活30多年的浏阳,举家回迁新宁,2001年在家乡重新修建了房屋。


 

 


 

刘华享岳母先前左眼失明,右眼正常。谁知天有不测风云, 200110月,漆三娘右额上方疼痛厉害,刘华享先是将其送到村卫生室诊治,用了一天药不见效果,他又立即将其转到县人民医院治疗,被诊断为“青光眼”。通过1周的抢救治疗,人得救了,但右眼失明。


 

20023月,漆三娘又得病了,头痛得十分厉害,并伴有胸闷、头晕、呕吐现象,且大小便失禁,每天衣被要换洗好几次。县人民医院的医生见漆三娘年岁已高,身体状况很差,便下了病危通知,但刘华享并没有放弃,当天他就将村卫生室的医生请到家为岳母娘诊治打点滴。这一次,命是保住了,但人却变了样,神智不清,胡言乱语。自从岳母这次生病以来,刘华享夫妇就没有睡个好觉,妻子觉得是自己在拖累了丈夫,愧对丈夫。为了方便给岳母打针,64岁的刘华享向村卫生室医生学会了打点滴,减少了每天接送医生来家的麻烦。同时,他又想方设法地打听到县城最好的中药师,一个疗程接一个疗程地开中药,结合西药治疗岳母的病。坚持了一个半月,岳母的情绪稳定了,吃喝拉撒正常了。刘华享又按照医生的叮嘱,继续为她煎了3个月中药和打了3个月消炎点滴。也许是孝心感动了上苍,刘华享岳母的生命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平安无事了。


 

 


 

“‘郎是半边子,女是海浪花’,我也89岁了,这一生心满意足了。16年了,对我这样好的郎难找啊!我听到讲,好多老人的子女不孝,可怜啊。这一家,‘屋檐水点点滴’,外孙、外孙女们对父母对我都好呵。”漆三娘逢人就讲好女婿刘华享的好。


 

16年来,特别是岳母双目失明的10年,刘华享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着岳母。


 

每天早上刘华享按时起床,为岳母烧好洗脸水,待妻子协助岳母穿梳好,就将洗脸水端到岳母身前,照顾着洗脸;待妻子做好饭,刘华享将饭菜、茶端到岳母手上。每天上午10点过后,用滚开水冲一个鸡蛋来加强老人的营养。中午饭后,刘华享总会掺扶着老人在家里转上两圈,活动活动老人的腿脚。每年的阴历8月直到次年4月,刘华享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生一盆碳火放在火柜里。晚饭后,他都要同岳母讲上一会家长里短的话,或是讲讲外孙、外孙女们打电话回来问候她老人家了,或是讲讲村里的新鲜事、奇怪事,新农村的变化等等。周而复始,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流程。


 

岳母失明10年来,为照顾岳母,刘华享放弃了一切休息和去外面世界看看的机会。三个儿女都相继走上社会参加了工作,大儿子山西第一工业大学毕业现在广州安家;二儿子长沙国防科大毕业现在山西安家;小女顶职浏阳安家。刘华享自从退休回到新宁就没有再出过远门,连三个儿女家都不曾再去过。


 

“‘子欲养,而亲不在’,我家是杜绝出现这种遗憾的”,刘华享的二儿子抢着话说道,这次是他正好回家为母亲过60岁生日。他还讲到,因父亲年纪大了,身上又多病,趁现在还勉强跑得动,今年6月是专程回家接72岁的父亲去山西的,想陪其游览山西的风景名胜。刘华享却说,“家里有你外婆要照顾,接你妈去吧,我在家照顾老人”。“放心,我会照顾好老娘的,你做的那一份我一样做好就是了”,妻子李叶青在得到丈夫这样肯定的话语后,放心地去山西玩了40多天……


 

岁月蹉跎,短暂又漫长的16年啊!刘华享将本应安度晚年的16年,全部放在了照顾双目失明的岳母身上去了。大爱无声,刘华享用其最朴实的方式谱写了人世间最伟大的孝字。这孝道是伟大真诚的,是感动天地的!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