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如一日侍奉公婆 “孝悌”美德暖绢江
作者:衡山县妇联
发布时间:2010-07-28 15:53:25
在美丽的涓江河畔,衡山县新桥镇精庄村新付组住着一个普通的中国劳动妇女,她持家有道,将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经营得幸福,温馨,美满,和谐,受到广大相亲的称赞。她有一个质朴的名字:朱立平。
朱立平与丈夫李槐洋结婚28年了。刚开始,家里困难,她饱尝了生活的艰难滋味,却没有退却,反而激发起她和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力量。28年来,她辛苦持家,抚育儿女长大成人;28年来,她侍奉公公婆婆,端水送羹,洗脚擦身,无微不至;28年来,她对婆婆和言细语,依顺细腻,体贴入微。她的事迹就象小巷里的更声,平淡而悠长,诉说的是绵绵延延的亲情历经岁月锤炼后的厚朴和甘醇。
自从20年前公公过世后,婆婆眼睛就不好,朱立平将她接到自己家住下。做饭,熬药,洗刷,打扫卫生,嘘寒问暖,这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后来,婆婆眼睛失眠了,这就多了更多的事情。丈夫李槐洋看着妻子这样操劳,怕她会劳累过度,跟兄弟们商量,老母亲由几家人共同负责,但朱立平害怕经常换地方会使老人不适,病情加重,硬是没答应丈夫的要求,坚持自己亲自照顾。这一切,让婆婆、丈夫、孩子都感动不已。婆婆年纪大了,每天早上要给她梳洗,还要饨好各式早餐,盛好端到小桌上,招呼婆婆吃。婆婆今年88岁了,看得出来,经过精心料理,还是很整洁清爽的。多年的婆媳生活使得两人亲昵无间,婆婆对媳妇非常依赖,只要她对朱立平说:“我不爱吃甜的,我要吃泡饭”,朱立平就会马上和声细语地对婆婆说:“这两天你感冒了,我煮点白木耳,让你补补身体,配点百合,给你润润肺,吃一点吧”!婆婆在媳妇的相劝下一勺勺地吃起了早餐。朱立平在一旁细心地替婆婆擦拭嘴角,不让一颗饭粒、一滴汤水落到她脖子和衣服上。一日三餐,她都为婆婆做适合口味、便于消化的饭菜;冬天来临时,婆婆腰酸,她就端来热水,侍奉旁边,焐在婆婆的腰处,减其疼痛。为了防潮保暖,她经常把婆婆睡过的被褥晾晒到阳台上;为了方便吞咽,把婆婆治感冒的口服药碾磨成粉;婆婆方便后,她用温水把婆婆清洗得干干净净。有一次婆婆半夜感冒,她深知高龄老人耽误不得,她赶忙喊车将婆婆送到医院,确定没事才放下一颗心……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回,所有的事都必须自己来做,但她从没有半句怨言。这一切一切,她做得信手拈来,仿佛这漫长岁月里与婆婆相厮相守的日子就在弹指一挥间。
在当今社会所推崇的“五好女性”中,要扮演好“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的角色,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但要成为一个公公,婆婆以及邻居都交口称赞的“好媳妇”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而朱立平做到了。她用平凡的行动创造了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用真情默默诠释了“孝悌”的内涵,她身上无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老爱亲。可是在无数的赞誉面前,她平淡地说:“侍奉婆婆,抚育儿女,是我该做的份内事”。在她的影响下,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实现着自身价值,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