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人民的好书记--杨桃珍
作者:石门县楚江镇妇联
发布时间:2010-07-26 18:37:39
社区人民的好书记--杨桃珍
----记十佳“全县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
2009年2月4日,石门县楚江镇渫阳社区总支书记杨桃珍在县委经济工作会上被评为“全县十佳优秀党支部书记”,渫阳社区居民闻讯纷纷前来祝贺。此荣誉是对她几十年基层工作的肯定,也是渫阳社区万众居民们的骄傲。同年,她作为常德市唯一一位基层妇女代表参加湖南省第十一次妇代会,并被选为执委。
杨桃珍,1960年4月出生,199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原渫阳居委会的会计、妇女主任、居委会主任,原城西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老西门社区主任,2006年3月至今任渫阳社区党总支部书记。
二十多年来,杨桃珍同志爱岗敬业、心系群众,上为组织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为社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为社区居民的生活疾苦努力工作;用社区居民的话说:她是一名一心为社区、真心为居民办实事的好书记。
用心带班,社区显现蓬勃生机
2005年底,当时的渫阳社区,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只有几万元,社区工作经费、干部工资等开支无保障;还是一个缺乏公信力的班子,社区公益事业没办好、居民疾苦解决不到位,导致群众怨声载道;更是一个凝聚力不强的党总支,居支两委成员人心痪散,9名成员有6名向镇党委申请调动。针对这一现状,楚江镇党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前提下,于2006年3月调杨桃珍同志担任渫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桃珍同志几番思索、临危受命,胸怀大志的渫阳媳妇回家主事了。
上任伊始,杨桃珍同志就从抓社区党建入手,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响亮地提出了用一年时间争创全镇“五好班子”的口号,制定了党总支生活会制度、社区工作人员周例会制度、社区居民民主议事制度、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社区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并以身作则、带头执行,社区15名工作人员在她的影响下,一改过去思想懒散、精力分散的陋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中。杨书记带领居支两委成员定期分片走访社区居民,深入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广纳民意。年近古稀的老支书张菊生同志不请自来,到社区出谋划策,壮胆撑腰;老党员王承林、人大代表韩红庆三两天到社区向杨桃珍书记倾吐民意,建言献策。渐渐地社区党总支的战斗力强了、人气旺了、群众的赞许声有了。通过一年的努力,渫阳社区和杨桃珍个人分别获得了全镇“五好班子”、“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光荣称号。2007年度又再获两项殊荣。
一心为公,社区经济快速发展
杨桃珍书记经常说:发展社区经济是开展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发展的基础。为此,她着重从以下三点下功夫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盘活社区固定资产。将社区原有的园艺场、旅社等企业到期重新发包,适度提高承包额;将社区的门面采取公开竞租的方式,每年为社区增收10多万元。
二是抢抓发展机遇,壮大集体经济。2007年上半年,县农资大市场二期工程建设需要拆迁渫阳复合肥厂,杨桃珍同志顾全大局,一方面积极支持工程拆迁;另一方面,不等不靠,抢抓机遇谋求发展;择地重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重新建起了一个年产1万吨的复合肥厂,企业效益翻了一番。
三是挖掘潜力,大力培植后续财源。2007年下半年,县创建指挥部正愁全县水泥销售市场不规范,个体经销商随便租个门面或搭建工棚销售水泥,影响县城文明卫生,拟建一个水泥集中堆码场所,杨桃珍书记得知这一消息后,心里一喜,决定充分利用社区土地资源,借机培植新的企业。今年年初,多方筹资20多万元,征地近10亩,开始动工填埋场地,该工程完工后预计2009年开始每年可创收16万元。今年还计划筹建社区综合大楼,现已在原办公楼旁边新征地7.5亩,已筹资10多万元,填埋场地,待综合楼建成后,将新增门面收入5万元。
杨桃珍同志在发展社区经济的方略上不仅有以上这种擅抓机遇、勤谋发展的灵巧之心,更有一种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纯洁之心。在门面出租、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采取民主决策的手段,公开、公正的办事方式,一心只想提高集体经济收入,没有半点私心杂念;企业发包时提高承包额、门面出租时竞高租金,工程建设核算成本时精打细算,创造了一种无缝可钻、不被腐蚀的工作方法,充分体现了她一心为公的崇高境界。她的爱人是渫阳勤劳纯朴居民,一直都从事苦力货物搬运工,家里的桔园都是起早贪黑挤出时间培管,房子也都是九十年代修建的,家居非常简陋,真正是居民们清正廉洁的村支书。
真心为民,社区居民生活安康
在杨桃珍同志任书记的近几年来,她一直把为民办实事、为民分忧愁作为党总支的工作规划之一,办了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一是解决了社区居组道路年久失修、居民行路难的问题。2006年,她在女儿大学未毕业、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说服了靠种两亩柑桔、养几头猪为职业的丈夫,带头捐款2000多元修路,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干部、党员、居民纷纷捐款,她千方百计争取上级配套资产共筹资150多万元,硬化了夹板峪路。之后,又硬化了池张路、保尔水库路、江家巷、闫家巷等组级公路。三年来共硬化道路10多公里,彻底解决了居民生产、生活的环境。
二是解决了部分居民就业难的问题。在渫阳社区,有失地无业的居民,还有下岗失业的工人;杨桃珍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她带领社区居支两委一班人,一方面到辖区金鹏板材、亿利鬃业、同益诚电子等十多家私营企业为他们企业发展提供尽可能的服务;另一方面争取这些企业老板的支持,先后为300多人谋求了就业岗位。三年来,还利用县政府解决40—50人员就业困难的机会,协同辖区单位、小区安排公益性岗位(交通协管员、卫生保洁员、计生信息员、报刊投递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等,已使1100多名下岗人员重新走上了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矛盾,率先在全县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三是解决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生活疾苦。杨桃珍同志带着基层党组织的关心和媳妇般的温心无微不至地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病残老人侯大妈,70多岁,儿媳在外打工,杨书记不是儿媳胜似儿媳,经常自己掏钱看望老人;周家巷小区低保对象黎运涛在外务工不幸致残,杨书记经常看望还亲自为其争取政策扶持,在解决低保待遇后,又为其在县残联争取了轮椅等康复器具,并开导他树立生活的信心;郭家巷54岁的陈元珍,因病手术3次,子女无业,生活极为困难,杨书记组织捐款1000多元,并为其子女多方奔走,安排就业。
诚心解难,社区矛盾化解为夷
渫阳社区辖区改制破产企业30家,下岗失业人员几千人,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多,社情极其复杂。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是社区党总支书记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县委县政府最关注的大事之一。作为总支书记的杨桃珍虽没有“三头六臂”,但她学会了“弹钢琴”,化解矛盾很有一套。因楚江二完小扩园25户居民搬迁到渫阳,搬迁户新建房屋修了11年,但有关部门没有为他们办好建房手续,居民房屋产权无法律依据,群众意见很大,而且多次到县政府上访;杨书记挨家挨户做工作,到多家部门汇报情况,于2007年12月在没有向居民另收一分钱的前提下为他们办好了手续,有效地消除了矛盾激化。辖区11名下岗志愿兵、6名战退军人的上访问题,杨书记总是用真心真情去感化他们,每逢国庆、春节,她与社区干部一道上门做其思想工作,讲政策、拉家常,稳定他们的思想情绪,打消他们“进京”上访的念头,社区压缩办公开支挤出资金,人均每月支付100元与县镇两级下拔资金配套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涉诉对象向秀丽执意要越级上访,杨桃珍同志多次与之交心,鼓励她学习电脑知识,聘用她为社区工作人员。杨书记还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先后帮教劳改释放人员6人,使他们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三年来,渫阳社区未发生一起民转刑纠纷、未出现一例涉军、涉改、涉法、涉诉越级上访;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群众生活日益小康。
近三年来,在杨桃珍同志任社区党总支书记的任期内,渫阳社区年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五好班子”,先后被授予“全镇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县级“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医疗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平安社区先进单位”,市级“学习型社区”、“社区优秀艺术表演团体”,省级“最充分就业社区”。作为一名基层党总支书记,杨桃珍同志一心为公、勤政为民,用真情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没有丰功伟绩,也没有惊天动地;只有对党的忠心和为民的爱心,她用实际行动和良好的工作业绩履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优秀村支书”荣誉还将激励杨桃珍书记带领下的渫阳人万众一心,建设自己美丽和谐家园而携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