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屈 的 脊 梁—— 记“感动桃源”新闻人物候选人徐美玲
作者:桃源县盘塘镇妇联      发布时间:2010-07-16 09:00:31
     她有着37年的党龄,当了36年的村官。面对接二连三的家庭重创,她强忍悲痛,负重前进;面对交通不便的致富瓶颈,她筹资修路,治穷改貌;面对村民利益与国家建设的冲突,她大局为重,日夜奔忙。她坦荡做人,公正做事,从不为自己牟取一分私利。她说,不管任何时候,我都不能愧对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走进桃源县盘塘镇张家桥村,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他们的好村官、妇代会主任徐美玲——“家里的难事压不垮,村里的难事难不倒”。


 

     1976年,23岁的徐美玲嫁到张家桥村,在与家人幸福地度过了20多个春秋后, 2000年6月的一天,丈夫钟保珍在桔园喷洒农药时不慎跌倒,虽经全力救治,终因严重的脊椎损伤造成终身残废,从此卧床不起。为了给丈夫治病,她四处求医,一家老小的生活全部压在了她柔弱的双肩上。沉重的生活压力没有压垮这位坚强的女性,她一头挑起繁重的家务和农活,一头扎进村里繁忙的工作。


 

     徐美玲不屈不饶的精神赢得了全村百姓对她的拥护,也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2002年,她高票当选为张家桥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可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一直是扼制张家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要致富,先修路。但张家桥村惨淡的经济状况让徐美玲寝食难安。她大力号召全村党员干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还带着村委会成员找到在外工作的张家桥籍人士求助。在她的感召下,远在深圳创业的燕良忠一次性出资10万元,重建了横跨东西的张家桥新桥,抬高了原来易遭水淹的公路路面。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老百姓的踊跃捐资下,徐美玲还牵头硬化了村级公路1.5公里,修建了新的村部。这些倾注了徐美玲全部心血的惠民工程,大大改变了张家桥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打通了张家桥村致富奔小康的通道。



 

     在大事与小事面前,徐美玲总是以大事为重,在大局与小局之间,徐美玲总是以大局为先。在常张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有近两公里的路段经过张家桥村,不仅涉及到4个组300多村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还牵涉到与近邻的架桥镇翰林桥村六个组的土地山林纠纷。在长达三年多的建设过程中,徐美玲挨家挨户的上门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对个别借机发难的群众,她耐心解释,多次上门,有时多则数十次。个别组由于群众意见分歧,徐美玲就带领全体村干部连夜组织群众代表大会,直到村民意见统一为止。在石常高压线路的建设过程中,有七级铁塔横跨张家桥村,全村6个组的山林土地要征用,3户农民的房屋要搬迁,徐美玲同志再次耐心细致的做好群众疏导工作,协助上级部门和企业单位化解了数十次矛盾隐患,使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命运似乎总要考验这位不屈的女子,厄运又一次降临徐美玲的头顶。去年7月,她在惠州务工的小儿子钟吉炎患上了不治之症,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留给了她一个两岁的小孙子和一个二十出头的媳妇!儿子的离去让她饱尝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至痛,她在悲恸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但是一个坚定的信念重新唤起了她生活的勇气——她是家里的顶梁柱和主心骨,瘫痪在床的丈夫离不开她,小孙子和守寡的媳妇更离不开她;她是共产党员,是村干部,全村几百口老小正眼巴巴的望着她!她再次擦干了眼泪,扛起了生活和工作的双重重担!


 

     多年来,徐美玲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奉献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多次的家庭变故让她的经济极其困窘,但她从不为自己谋取一分钱的好处,也从不向组织伸手,就连自己本应享有的村干养老保险金也因无力支付保金而泡汤了,她也从未有半句怨言。


 

     由于年龄关系,在上届选举时,她主动让贤,不再担任村支部书记,但她仍被群众推选为村支两委委员,继续干她的老本行——村妇女主任兼计育专干。她在心底暗暗地告诫自己:在自己的晚年,更要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