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洒脱干练、坚毅自信,干事业不让须眉,忙工作风风火火。
她坚韧执着、铁骨铮铮,守职责铁面无私,拒腐蚀两袖清风。
彭莉,女,1965年10月出生,土家族,中共党员,本科文化。1986年毕业于湖南省人民警察学校,同年7月被分配到龙山县公安局民安派出所工作,1989年调局户政股工作,1996年至2005年5月任户政股股长,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任龙山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办主任,2008年11月任龙山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兼政工室主任。
从警24年来,她率先垂范、清正廉洁,把一腔赤诚奉献给了公安事业。在户政股任股长期间,该股先后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公安基层单位”、 “全省户政基础工程先进集体”、“全州政法系统优质文明服务窗口”、“全州优秀股所队”、“全县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 “全县巾帼文明示范岗”,2003年龙山户政“基础工程”工作名列全省第三名。2009年,任政工室主任期间,该室被州局记集体三等功。个人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户籍民警”、 “全省人民满意民警”、“全省三八红旗手”、“全省巾帼建功标兵”、 “全州优秀政法民警”、“全州首届十大杰出女性”、“县十大杰出女性”、“县十佳巾帼英雄”、“县行业服务明星”、“学雷锋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1991年至2007年连续16年获县人民政府嘉奖。
率先垂范 创新机制结硕果
龙山县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连荆楚而挽巴蜀,是湘鄂渝三省市边区承东接西,南北交汇的门户。历史上称之为“湘鄂川之孔道”,全县总面积3131平方公里,下辖34个乡镇,532个行政村,54.4万人,13万多户。1996年8月,组织上经研究,决定给彭莉压上重担,任命她为县公安局户政股股长。面对一个少数民族集居的人口大县,要对常住人口实现人口现代化、科学化管理,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户政工作的出路在那里,时年刚过而立的彭莉,不惧面前重重困难,毅然受命走马上任。
户政基础工程建设,面广量大,任务繁重,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她经常顶着烈日酷暑,冒着风雪严寒,深入到各派出所、乡镇、村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业务培训和指导。一年深冬,冰雪铺天盖地,车辆无法行驶,她为了获得核查户口后的真实情况,掌握“基础工程”进度,坚持步行3小时登上全县最偏远、海拔最高的山寨--洛塔乡团结村,雪水浸湿了制服,泥巴裹满了裤腿,手脚都已冻僵失去知觉。当看到连白发苍苍的老人和襁褓中的婴儿都已核对登记户口,16周岁以上人员都已验交了照片,并且换发了登录18位公民身份证号的新户口簿时,她疲惫的脸上露出十分欣慰的笑容。工作落实了,可身体却遭受了一次严峻考验,由于受冻着凉引发高烧当晚就住进了医院……
人在医院,心系工作。在住院里,她想到要使户政工作上台阶,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走科技强警之路。
出院后,她想方设法筹措了48万元资金,购置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一批先科技设备,为全县的户政现代化管理奠定了硬件基础。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彭莉慢慢意识到仅拥有先进的科技设备还不行,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于是她带头参加了国防科技大学人口信息微机管理技术学习,后又多次参加省公安厅举办的培训班。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她一有空就泡在机房里,试着安装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学习无底卡制证新工艺、练习各种操作技能。特别是派出所指导职能移交户政以来,她充分利用户政实时网络,查阅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先进的管理机制、管理模式、方法和经验。户政工作本来就很繁杂,彭莉明白光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培养更多的微机操作员,她自编教材,举办了35次培训班,亲自讲课,培训派出所户籍警达185人次,还坚持每周一下到13个基层派出所巡回指导。几年来,她培养了30多位微机操作能手、户政业务骨干,如今他们都已独挡一面,有的还走上负责一方的领导岗位。在她的带领下,龙山户政科技工作一直走在全州甚至全省的前列,取得了“五个率先”:率先实现各派出所人口信息微机前台办公,;率先在全州实现了全县人口信息联网;率先全面开通无底卡制证;率先完成户政“基础工程”工作任务,建成真实、准确、项目齐全的高质量人口信息库;率先建成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实现派出所警务工作现代化管理。
在工作中,彭莉爱动脑子,肯于钻研。为方便群众办证,她上省城、走州府,多方筹措资金14万余元,修建了集办公区、照相室、群众休息室为一体的多功能户政服务中心。为服务中心购置了许多造型别致、四季常青的盆景,配备了空调、桌椅、饮水机、茶杯,添置了照相使用的男女西服、衬衣,备齐了镜子、梳子、眼镜、发卡和橡皮筋等,让群众感到春意盎然,宾至如归。
在搞好为群众服务的同时,她坚持在工作中“严管厚爱”。她率先在全县推广了“一站式”服务,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在她的领导下,户政股的同志们实现了“五无”:无违法乱纪,无贪污受贿,无迟到早退,无不听从指挥,无懒汉思想,成为全局公认的最团结、最能吃苦、最有战斗力的“尖兵”队伍。2003至2005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2004年被州人民政府评为全州政法系统优质文明服务窗口;2005年被县妇联评为巾帼文明示范岗。
清正廉洁 心底无私树形象
古人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从事公安工作20多年来,拒绝请客送礼不计其数,彭莉总是要求自己“权势面前不弯腰、阻力面前不退缩、金钱面前不动心、原则面前不让步”。并对自己约法三章:以身作则,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严格以法办事,不滥交朋友,坚决抵制说情现象;做到廉洁自律,两袖清风。
“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秆,只要你心底无私,办事公正,老百姓就会把你当做知心人。”彭莉深深懂得这个道理。在加强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同时,认真落实各级廉政会议文件精神,带头做到廉洁自律。在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开好支部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坚持每周学习制度,学时事政治,学法律法规,确保队伍政治合格、思想合格。户政股管理着全县五十多万人口,工作所需要的表格、资料、证牌很多。一次,温州市一位老板来龙山县公安局承揽定制门牌,好不容易找到彭莉,请求龙山的门牌由他制作,并信誓旦旦地保证物美价廉,随即递过一份定货合同,彭莉同志打开合同信封,一扎崭新的人民币露了出来。她立即严肃地说:“你的门牌物美价廉是好事,我们信得过,但你用金钱收买的行为却不对,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找错人了。”温州老板只好收起钱,灰溜溜的走了。还有一位与户政有业务往来的老板,见她如此清廉,想送她一套高档服装表示敬意和谢意,她也婉言谢绝了,事后这位老板赞叹到:这样的干部实在好!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是她的追求也是她的真实写照。有人说她没有“人情味”,可她说,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热心为民服务才是真正的“人情”。对于那些不符合政策的对象想找她“帮忙”更改户口的,无论亲朋好友还是关系户,她都坚决不予办理。一次,她老家的一位亲戚找她帮忙改户口参军,被她婉言拒绝,这位亲戚到如今提起她还耿耿于怀。
彭莉走上县公安局政工室主任的岗位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她知道,自己当上了领导,手中有了一定的权力,想找她“办事”的人也越来越多,可这权利是人民给予的,不能用来谋取私利,于是她在案头摆放着这样一道座佑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当政办主任一年时间里,有不少亲友托她帮忙将子女或亲朋给予一些特殊关照,她都不为所动,反而主动考虑提议将那些在基层工作七、八年以上的认真负责的民警调入机关或城关,坚持将青年民警和刚加入公安队伍的民民警放在边远艰苦的基层进行锻练,她为党委提议的这一些举措,深得全体民警信服和称赞。
赤诚奉献 扶危济困暖民心
彭莉任户政股长期间,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从来没有抱怨过一次,她自己也记不清加过多少班,熬过多少个夜。她知道,作为子女、妻子和母亲,自己欠亲人的太多了,她常说自己不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尤其对年事已高的双亲和公婆,很少有时间去照料。每年老人的生日庆宴,常常缺她一个,不是出差就是又下乡去了。记得前年冬天,年迈的母亲病重住院,当时正值人口信息系统的调试运行阶段,她作为股长必须守在旁边观察,白天忙的没有时间去看望老人家,一直忙到半夜加完班,才抽空跑到医院,结果趴在母亲的病床上就睡着了,病中的母亲看着她心痛得的流下了眼泪。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彭莉身患咽炎、胃炎、肝炎等多种疾病,但她从未因多病的身体影响工作,减轻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她始终凭着坚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前年,她因工作过度劳累,又患了肾病综合征,病倒在工作岗位上,这次可真是危险,简直就是与死神擦肩而过,同事们都为体弱的她捏了一把汗。大家前去看望她,她却为了不让大家担心,她总是忍着病痛,强作笑脸,充满歉意地对大家说,只怪自己体质太差,没能很好地坚守工作岗位,给其他同志增添负担了。
她在省城医院住院治疗了两个月,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一定要多休息、多保养,不能劳累,不能受凉,否则肾病容易复发,而再次发病可能导致尿毒症、肾衰竭,后果将不堪设想。可她一回来,不顾大病初愈后的虚弱,把医生的嘱咐放在脑后。为不耽搁工作,体质虚弱的她,小病小痛从不休息,现如今,在她办公桌旁的墙上还留有打点滴挂药瓶的钉子。
在生活上,她从来也不讲究,穿得最多的就是最钟爱的警服,好友们都劝她,女同志,多打扮打扮,好好保养保养。可是每次走到服装店门口时她就又动摇了,最伤朋友们心的是每次走进美容院,服务员给她介绍了老半天的产品后,她又后悔了,提起包就跑。对待自己她的确有点“抠”。彭莉虽然对自己“抠”,但对那些有困难的群众却很大方,总是热心、主动地帮助。龙山二建公司职工姚茂顺因公摔成残废,其爱人户口在农村,是先天性残疾人,长期丧失劳动能力,家中田土荒芜,彭莉同志得知后,主动上门帮助他解决家属农转非的问题,还自己出资给他们购置了生活用品。
坐车碰到没钱买票回家的贫困学生主动掏钱垫上;路上看见走失啼哭的孩子,上前细问安置妥当;下乡上门走访群众时,对特困户慷慨解囊……在她身上,抚贫帮困做好事的例子,是举不胜举。一次下乡途中,偶遇一栋农舍失火,火光冲天,她与同车几个同志跳下车,赶到火灾现场。当时她正胃痛得直不起腰,同事们都劝她在车上休息等待,可她执意要与大家一道加入运水行列,强忍着剧痛,传递一桶桶井水,直到大火扑灭。
情洒警营 全心全意服好务
“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当刑警,可如今我在政工室主任这个岗位,我就一定要为全局民警服好务,做他们最坚强的后盾。”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担任政工室主任以来,心系全局三百多名民警,在工作上注入一个“实”字,在生活上体现一个“情”字。她坚持生活上从优待警,从民警的福利待遇入手,确保了工资、福利、补助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了民警享受公休假、医疗公伤保险,并组织全局民警定期进行体检。同时及时解决民警家庭和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干警的遗孀生活无着落,她急着四处奔波设法帮助获得生活低保;多个民警子女高中入学困难她顶烈日数次请校方免费接纳。一次下乡调查中她了解到里耶派出所一位年轻民警突患心脏病,急需10万元现金动手术的情况后,她号召全局民警为该其捐款,3天内募集到4万多元现金,及时帮助这位民警渡过了难关。当她了解到全局还有许多民警家庭十分困难,经她建议,局党委决定实行党委成员联系帮扶特困民警制度,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全局。同时,倡导各股、所、室、队联系帮助一名困难民警。截止 2009年底,全局有21位已故民警和因公牺牲民警遗属拿到了20000余元的春节慰问金,有10位特困民警通过多方渠道拿到了3000、2000、800元不等的困难补助,30多名家庭困难的民警得到了帮扶。
同时,还注重政治上从优待警。为解决机关机构改革,他跑州府上省厅,解决了里耶、民安两个派出所的正科级级别,3个内设机构的合并升格。为解决民警职级待遇问题,积极协调组织编制部门,加大基层单位机构升格工作力度,2009年,通过多方努力,一次解决了30多名中层骨干及老同志的职级待遇,占当年全县解决干部职级待遇的60%。
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她积极创新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实干出效益、实干出干部”。2008年,经过她调查论证后,报请局领导同意,在推行《民警工作目标管理积分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制定《龙山县公安局民警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把民警个人业务工作、遵纪守法、超额完成任务等工作进行了量化、细化考核,将民警积分与评先评优、提拔使用、学习考察、经济待遇、惩罚相挂钩,实现了考核单位到考核民警个人的重大突破,为民警构建了一个充分展现个人才能的平台,激发了队伍活力,推动了工作全面发展。在《民警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出台后短短4个月时间内,全局民警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各项业务工作突飞猛进:共破案687起,查处治安案件643起,行政拘留数509人,打击处理241人。
为提升警察的公众形象,她倡导典型宣传引路。2007年,由局政工室牵头,加强了与各大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协调,巩固和拓展了公安宣传阵地。在与本地媒体保持良好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畅通其它宣传渠道,先后与湖南经视、湖南卫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取得联系,宣传报道了大量反映龙山公安工作的新闻、专题,推介出了一大批龙山公安先进典型人物,树立起龙山公安良好的形象。经多方准备,报请省厅宣传处同意,与湖南经视《警界》栏目联合制作专题片《传奇向金坤》,将该局副局长向金坤的先进事迹推介到全省,同时,也使龙山公安的知名度得到提升。特别是1月8日至11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播出四集人物专题片《亮剑乌龙山》后,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在民警中更是掀起了一场学模范、赶先进的热潮。2009年,经她的多方协调,全局宣传工作掀起热潮,在国家、省、州、县上稿647条,开创了龙山公安宣传稿件数量最多、级别最高的记录。
对待工作她全力以赴,对待同志她满腔热忱,可对自已的女儿却亏欠许多:女儿从小由保姆陪伴长大,上学是自已照顾自已,完全没有享受到独生子女的宠爱。尤其是调到政工室工作以后,比以前更繁杂、忙碌,常常把女儿一人丢在一旁。一次她又在加班,下晚自习女儿饿了让她自已做饭,结果不小心把锅里的油烧燃了,惊慌失措下溅了一地的火苗,女儿打电话告诉她家里着火了,她听了焦急万分,可又脱不开身,幸好邻居及时赶来扑灭,避免酿成大祸。只好让女儿先叫盒饭吃,她回来再“打扫战场”。等她深夜回到家,见女儿埋头吃着冰冷的盒饭,心疼、内疚的泪水夺眶而出。
她就是这样把挚爱的警察事业当作人生的第一需要,她无悔地选择了警察这一行,也就把公安工作当作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把公安形象看得胜过自己生命。 “当一名合格警察,以警察为荣。”是她的不懈追求。
(龙山县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