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姣云,女,1975年4月生。1997年“双优生”(优秀实习生、优秀毕业生)的她以优异成绩从邵阳师专数学系毕业,1999年获国防科技大学数学系本科文凭。2002年,通过考试、试教等重重检验,以笔试分数第一、试教分数第一的骄人成绩调入一中。6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和2—3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锐意进取,成绩颇丰。她获得的殊荣主要有:所带班连续6年12次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所带高203班曾被评为“武冈市先进基层团组织”,连续6年12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2004年被评为“武冈市优秀教师”,2005年被武冈市人民政府授予“嘉奖”并记三等功,2006年被评为邵阳市“优秀班主任”,2006年荣获武冈一中“首届十佳女教工”称号,2007年再次获校“十佳女教工”称号,2008年被武冈市人民政府授予“2008年度教育教学突出贡献者”称号,并被评为一等奖,获奖金1万元;2008年9月,荣获“武冈市2007—2008学年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称号。
唐姣云同志一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殚精竭虑,无私奉献,恪守师德,为人师表,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宏伟气魄和敢为人先的新时代精神,是名副其实的“巾帼建功”标兵形象。
高考大捷成果篇
“她改写了武冈一中30年的高考史记录。”——武冈一中校长刘力平在全校教工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2008年6月26日晚,高考成绩揭晓。唐姣云老师着实放了一颗大卫星:她所任班主任并任数学课的高三文科210班本一、本二上线人数31人,任教数学的文科211班本一、本二上线18人,2个文科班上线总人数共计48人,超过了原本学生基础好很多的老牌省重点——武冈二中全校文科生的上线人数。她任教的210、211班,高考中,数学单科140分以上的1人,130分以上的16人,120分以上43人,两班数学人平114.5分,远远超出了二中2个文科重点班的成绩,为实现武冈一中上线人数有历史性突破作出了卓越贡献。校长刘力平在第二天随即召开的全校教工大会上,总结了学校今年高考的巨大胜利,特别对唐姣云老师提出了表扬,高度肯定了唐姣云老师取得的巨大成绩,他说:“武冈一中从1978年恢复全国高考以来,还没有哪一届哪个班包括理科班在内,考取过唐姣云老师今年这么好的成绩,她改写了武冈一中高考历史的记录,为一中高考史树立了新的高度!”
事实上,在高考前的邵阳市第1次、2次、3次联考中,唐姣云老师所带的班已初露锋芒,表现出独霸鳌头、无人能比的巨大优势。邵阳市第1次联考,她所带的2个班的数学人平成绩已超出二中同层次班3分,并荣居邵阳市15所省示范性高级中学第1名。第2次联考,她所带班数学成绩再爆新闻,人平分超出武冈二中同层次班8分之多,连二中的数学同行都啧啧赞叹:“你们一中教文科数学的唐老师太厉害了!我们今年赢一中肯定没戏了!”
在2008年8月25日一中教职工思想工作作风整顿动员大会上,市教育局副局长、原一中校长唐军同志深情地表扬了唐姣云老师:“3年前,她所带的初中班参加初中毕业会考,考取一中人数居全校第1名;3年之后,她所带的高三毕业班再次书写了她教育教学的神话传奇!”一中的老师不会忘记,3年前的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她所带的194班、195班数学人平89.86分,超出校平5.2分之多,任班主任的195班,总分700分以上的学生共有22人,总分进入全市前1000名(当年全市共有1.3万人参考)的共有28人,远远超出学校其他7个平行班。当时,她就让一中所有教职员工对她这位不足30岁的年轻女教师刮目相看。
施教有方教学篇 “她是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标兵楷模!”——武冈一中老师们共同的心声 说起唐姣云老师,武冈一中的老师们没有哪个不说她好的,不管是对待自己的工作,还是待人接物,都堪称老师们的楷模。 敬业精神特强,这是她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最大的特点。她夫妻俩都在一中教书,两人都是教学骨干,任务重,压力大。为了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她把父母请到家里,让父母帮她照看好小孩,做家务,自己则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6年来,她没有请过一次假,她没有缺过一次课,从没沾过牌上过赌桌,每年任2个班以上的数学教学并当班主任。清早,她总是第1个跑到学生寝室催促学生起床;晚上,她又总是等到所有学生安睡以后才离开寝室。她就是这样365天如一日地勤奋地付出着,任劳任怨,不叫苦,不喊累,有老师戏谑说她是“工作狂人”、“拼命三郎”。在2003年3月8日的这一天,学校组织全校女教工去参观城步的白云洞,但她放心不下学生,放弃了旅游休闲的好机会,坚持上课。有一个叫张乐瑶的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全校女教工都到外面去参观,我们自由了。可第一节课铃一响,唐老师却抱着厚厚的一叠《数学基训》来了,同学们顿时惊呆了。我真为自己有这样一种自由放纵的思想而感到羞耻,我为拥有这样一位敬业的好老师而感到骄傲!”在教学上,她更是精益求精,为好备好一堂课,她常常要翻阅许多资料,从知识点的传授到例题的精选到练习题的精心设制都体现出她自己的匠心独运。从高二暑假开始,她更是忘我地投入到带领学生冲刺高考的工作中去,几乎每天都是丢下饭碗就奔向教室。她要求学生一周做2套高考题,并收上来,全批全改。到高三第一期,她的学生就练完了2003年至2007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题。到高三第二期,她自己亲自编印多套高考模拟题训练学生,并不是纯粹地拿别人的现题,往往为了出好一套试题要跑遍武冈所有书店,买来各种最新资料,然后再结合学生实际和高考动态进行编写,经常是挑灯夜战到半夜。高三考试特别频繁,每次小考月考,对于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她都要认真抄写在教案本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教案本就是学生的问题积累本。这样一来,上课就做到了有的放矢,颇有成效。 教学得法,教法独特有效是她取得辉煌成绩的最重要保证。她是青年教师,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快。她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高中新课改热潮中,利用利息时间学习了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自费订阅了《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走进新课程》等专业杂志,充分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新教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法,摸索出一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互助、合作、探究、成功”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是:教师提出课题——学生互相帮助合作研究课题——小组推选出代表轮流讲解课题——教师点评学生讲解情况——师生共同归纳明确课题的重点难点。在这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训练下,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等人生必备的能力都得到了空前的锻炼和提高。2003年5月,她运用这种模式参加多媒体教学比武,获校理科组第1名。 抓两头(优生和差生),促中间,是她取得全面丰收的核心武器。她所带的学生常常多达几百人,点多面大,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基础根本比不上老牌重点武冈二中的学生。但是她从不灰心丧气,哪怕是再差的学生,她都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以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斗志投入工作。除了上课之外,她还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课余休息时间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带到家里进行义务个别辅导,纠正作业本的错误,面对面地指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她所教的学生毛祖学,性格内向,自卑心理严重,数学思维能力较差,总是畏惧数学,把学数学当成一项苦差使。她看到这个情况后,经常主动找毛祖学谈心,分析出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是还没有建立起数学思维,没有掌握数学分析的方法,她对症下药,一方面在课堂上多给机会让毛祖学讲课,训练胆量培养自信心,一方面在双休日常把他带到家中单独辅导。两年下来,毛祖学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在2008年的高考中,考取了134分的好成绩,并以总分583分的成绩顺利考上了湘潭大学。对于有数学天赋的拔尖学生,她主要采取理想目标教育和学法指导相结合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天赋潜能,让她们超前学习。周孝金、唐圣舒、阳雄、唐国武、夏理都、杜潇、邓集洪、周艳群、艾林等学生,在她的热心引导下,都表现出了对数学特别浓厚的兴趣。在2003年上期的数学竞赛中,她所教的学生囊括了前三名。在2004年下学期期末统考中,她所带班数学人平超出校平12分之多。在每期的期末统考中,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数学神话。在2008年高考中,她所带过的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共有21人。管理得法育人篇
“唐老师,您是我一生中碰到的最好的老师。”——武冈一中高210班学生周红玉手机短信留言
唐姣云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做得细,做得实,做得卓有成效。这是一中所有老师的共识。和她搭过班的老师感慨地说“上你当班主任的班的课,轻松愉快,成绩又好,学生又非常有礼貌,懂得尊重人,要是有机会,还想和你搭班,上你班的课!” 的确,唐姣云老师当班主任有自己的法宝。她从自己11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了“团队竞赛制”的班级管理模式,提出了“爱”、“勤”、“细”、“实”、“导”、“奖”等“六字”教育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再不听话的学生,再顽皮捣蛋的“双差”学生,通过她的教育,都能改歪归正,重新走上求学正途。 她首创“感恩砺志做人”活动,育人效果良好,成为其他同事纷纷效仿的对象。她深知,只有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才能解决好学习上的问题,正人必先正心。她把每周五的社团活动时间定为“感恩砺志做人”活动时间,并提前安排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媒体等查找相关材料,写成文章,在活动时间交流,达到相互教育的目的。学生相互教育的一句话往往胜过老师在讲台上讲一百句话。她班的邓集旺同学,初中时是个“吵闹王”,前任班主任为了限制他吵,安排他当“班长”这个职务,想以此约束他,但他仍爱吵闹。到了唐老师的班上后,唐老师先摸清他的情况,再不厌其烦地找他谈心,帮他树立理想,帮他培养毅力,同时每找一次就要邓集旺记住这是这期的第几次谈话。月考后,她让每个学生写一份月考总结,放在“砺志教育”活动课上宣读。邓集旺在总结中写道:“这期唐老师找我谈了6次话了,我再也不能让唐老师找我谈第7次话了,否则,我真的就是一个无感情的冷血动物了!”他念到这里,眼泪簌簌地往下流,班上其他许多同学也都感同身受,热泪盈眶,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违反过任何纪律,成绩呈直线上升,从进校时的“吵闹王”转化为班级的“守纪标兵”了,在2008年的高考中,他以总分547分的成绩考上湖南城市学院。她所教的学生懂得感恩,每到教师节等节日,任她班课的老师都要收收到五六十条祝福信息。地理老师银醇文感慨地说:“教书二十年来,最忘不了的就是210班的学生,个个那么知书达礼。” 她吸收现代管理学成果,创造性地构建“团队竞赛制”的班级管理模式。每接手一个新班级,她都要采取“六步走”的方式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一是采取民主方式,竞选演讲再无记名投票产生班长、团支书,然后再由班长、支书组阁成立班委、团支部,在摸清班级情况和收集好学生意见,由班委、支部协作定出班规,制订出加减分细则及确定负责人员。二是充分考虑成绩、表现、男女性别、寄宿通学等情况的均衡,把全班学生分成6个团队,再由各团队成员民主推选出队长,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文体等各方面的考核均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座位也相应调整,全班分3大组9小组,每2个团队构成1大组,然后每2周位置自行前后左右滚动。三是推动“团队队长轮流值周制”,一改传统的只由纪律委员一人管纪律的状况,并由班长、团支书、纪律委员等3人组成考核小组,对每周团队队长的值周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类,“不合格”者扣分到人到团队。四是实行“一天一公布,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的奖优罚劣新举措,每天由宣传委员把前一天班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罚意见汇总并公布在教室后面黑板上,督促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改正缺点;每周一前,学习、纪律、文体、卫生等各负责干部要汇总各方面的情况后交给副班长,副班长总结各团队得分后再交由班长在每周二读报时小结;每月月末评出综合得分最高的团队为“红旗团队”,并给予该团队所有成员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一期中团队综合得分有4次倒数第一的团队队长实行引咎辞职。五是由团支部负责组织每周两次左右的“感恩励志”教育活动,由各团队轮流派人自己找有有关方面的材料上台宣读或演讲,达到互相教育的目的。六是因材施教,采用“目标激励+目标调适”相结合育人法,让学生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写在彩纸上并张贴在后面黑板上,根据学习情况适时调适,力求个个都有目标,人人都有发展。 她班毕业的学生周晶晶在发给唐老师的一条短信中这样写道:“我发现在210班学到的一切成为我现在的财富,好怀念以前的日子,很充实很快乐,可是我再也不能碰到您这样体贴的老师,我不管在哪都会与您联系的!”在2008年上学期市教育局对一中高三教学工作的检查中,唐姣云老师210班的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满意率100%,这是一中历史上非常少有的现象。她的学生张思喆说:“我们的唐老师太伟大了,如果我今后当记者,我一定要把唐老师的事迹报道出去,让天下所有人知道。”考上衡阳师院的学生刘玲在短信中这样评价唐老师:五年里您孜孜不倦的教诲让我深深地感动。博学多才是您的身份象征,平易近人是您生活的写照,爱生如子更是您生命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