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没有气壮山河的豪情壮语,没有惊天感人的丰功伟绩,但她却用爱的故事诠释人生,用爱的真情感动社会。她就是湘乡市中沙镇茅畲村的计生专干——左纯。在中沙镇提起左纯,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肃然起敬。她照顾瘫痪在床的孤寡老人,多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她的贤德孝行传遍了十里八村,妇孺皆知。
一颗善良的心
6年前,瘫痪在床十几年的婆婆在左纯的细心照顾下,带着对家人的无限眷恋和牵挂含笑离开了人世,当时失去亲人的左纯伤痛欲绝。同村的罗龙湘老人,是村上的五保户,当时已经70多岁了,身体不好。村支两委原本打算将其送至镇敬老院颐养天年,但家住同村8组的左纯知道情况后,想起了已经离世的婆婆,想起了一个无儿无女老人的凄惨晚年,一种暖流激荡在心底,慈爱之情油然而生,善良的她做出了一个让周围的人难以理解的举动:将非亲非邻的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居住。一石激起千层浪,她的举动让大家议论纷纷:一些人认为她是贪图老人家的棺材本,带有私心私利,一些人认为她是为了出名……。面对流言蜚语,左纯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解释什么,她以一种淳朴坦荡的心态面对,她只想让老人能安享天伦之乐,安度快乐晚年,至于别人的怀疑,她相信时间能证明一切的。
一种体贴的爱
罗龙湘老人自从净身入户以后,衣食住行都得到了左纯悉心体贴的照料,一切生活用品都是用新的好的,老人的房间收拾得整洁舒适,衣着干净清爽。为了生计,左纯的丈夫常年在煤矿打工,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任落在了她的肩上。刚开始,老人胃口不好,在左纯的精心照料下,老人胃口渐渐好起来了,脸色也红润了许多。由于常年一个人居住,老人的性格极为内向,很少与人交谈,也常发脾气。她耐心地劝导,让丈夫、女儿多与他交谈,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趣事都说给他听,后来,她又鼓励老人走出去,多和村民们拉拉家常、开开玩笑,老人笑声多了,精神好了,每天神采奕奕,但左纯的头上却多了一丝丝的银发,脸上多了一条条的皱纹。
然而,岁月不饶人,2010年2月14日,老人突发脑溢血,被一家人火速送往市人民医院抢救,前后14天,共花去6000多元。现在病情已经得到控制,但年迈的老人却再也没有爬起来了——瘫痪了。这对左纯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过世的婆婆也是这样瘫痪在床十几年,十几年,漫长的十几年。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差点把左纯给压垮,精神上煎熬与经济上的窘迫让她再一次陷入迷茫,但很快,她又勇敢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每天为老人洗衣做饭,洗脚,端屎端尿。她每顿饭和每次中药都要像喂小孩似的,一小勺一小勺地喂她吃饭。有时候,老人咽不下去就会“扑”地喷出来;有时一顿饭下来就得几个小时;老人的脾气变得暴躁,乱叫乱骂,但左纯丝毫没有放弃,始终无怨无悔地精心照料着老人。照顾老人的任务就更重了。由于老人不能动弹,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每每弄脏衣裤床单,旁人都难忍刺鼻的味道,左纯夫妇仍然无怨无悔,无论多脏多累都非常地耐心细致,毫无怨言,老人的被褥被弄得干净清爽,屋里没有半点难闻的味道。劫后余生,罗龙湘老人每当提及此事,无不老泪纵横,万分感激,“没有左纯一家人的细心照顾,我恐怕早就去了,能遇见他们真是前世的造化啊!”
一份浓浓的情
左纯的女儿是一名正在读高中的学生,在女儿的学习上,她没有多操心过。但在女儿的成长方面,她更注重对女儿品德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母亲如何照顾瘫痪在床的奶奶,尽孝道的,而如今,她又目睹了自己的母亲如何照顾孤寡老人,无私地奉献。这种大爱在女儿的心中蔓延、升华,这种爱也值得她一辈子去珍藏、去学习。她说:“我要成为妈妈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
在平常的生活中,左纯的行为感染了女儿,感染了丈夫,感染了家人,更感染了每一个村民。家里不仅仅是左纯本人,女儿对老人如同亲祖父一般,“公公、公公”地把老人家逗得喜笑颜开,丈夫在帮老人换洗衣物时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我想我是无论如何都做不来的,特别感谢我的丈夫”左纯感恩的说道。一家人相处得其乐融融,老人安享天伦之乐。
村民们又开始议论纷纷了,这一次不是怀疑,是一声声的赞美,赞美她的大爱、赞美她的无私、赞美她是老人的“好闺女” ……。曾有村民感叹,左纯照顾了自己瘫痪的婆婆长达11年之久,就是一种值得称赞的孝道,而如今她挑起了照顾非亲非故孤寡老人的重担,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大爱,感受到了这个温暖的世道。正是拥有了一颗善良、孝敬的心,左纯的所作所为,无私奉献,以及在她身上体现出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感动着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