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产业兴
作者:龙山妇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0-07-13 08:49:57

——龙山县王玉秀“五好文明家庭”典型材料

 

龙山县洗车河镇以“宁静中的秀美,秀美中的宁静”扬名在外,这里不但风光独特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而且是全县发展“土家织锦”“豆制品加工系列产品”等特色产业的工业大镇,也是“州级文明村镇”之一。

 

五好文明家庭式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山县洗车河镇洗车村59岁的农民王玉秀用洗车河特有的柔软的豆制品产业把四个家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这个特殊的大家庭是:年近60岁的彭寿富、王玉秀夫妇与三个都各自成家的大儿子彭昌军、二儿子彭昌兵、三儿子彭昌健四个家组成的大家庭。十多年来,三个儿子相续结婚成家,却一直与父母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他们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创建了一个五好文明大家庭。

 

为脱贫致富找出路

 

十几年前,洗车河镇一直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群众生活水平较低。王玉秀一家靠做农活,平时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豆制品加工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王玉秀瞄准这一特色产业商机,决定从事豆制品加工。1998年初冬,他把在外打工的二儿子彭昌兵、三儿子彭昌健叫了回来,三家人一起进行豆制品加工。把豆制品加工成干豆腐和霉豆腐。王玉秀和儿媳妇鲁小琼,三媳妇鲁小燕在龙山县城租房屋,他们推着板车走街串巷的叫卖,同时他们联系了很多摊点代销,销路很好,经过半年生产经营,共生产加工黄豆2万公斤,生产干豆腐、霉豆腐近5万公斤,当年获利润5万元,想不到第一年就盈利,让他们尝到了豆制品加工的甜头。这更加坚定了王玉秀走特色豆制品加工脱贫到富的信心。第二年大儿子彭昌军这一家也加入豆制品加工,王玉秀决定引领三个儿子致富,决心大干一场。这样四个家庭8个劳动力,在每年全部投入到豆制品加工。大家热情高涨,干劲足。2001年,王玉秀家庭的豆制品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生产的豆制品质量是越来越好,销路也更加宽广,客户逐年增加,由当初的请人代销和自己零散推销成了很多食品厂、超市主要供货单位。每个家庭得到的利润也逐年增加。由当初的每年每家可得1.5万元的利润逐步提高到4万元。此间他们在保证四个家庭8个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还请了5民工。

 

为“大家”共富走在一起

 

王玉秀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自己的长处,进行人员分工。王玉秀及二媳妇,三媳妇在县城为客户供货和推销。老伴彭寿富负责儿子、媳妇及孙儿们的生活;大儿子和大媳妇在家制作干豆腐和霉豆腐的配料;二儿子负责大都、花椒、辣椒的采购、运输;三儿子负责大豆的打磨及豆腐的制作;大家各负其责,既分工又合作,朝着共同致富的目标奋斗。

 

王玉秀深知,每个家庭成员在分工上总会有轻有重,而家庭收入却是平均分配,矛盾在所难免,兄弟父母之间谁苦谁累不会计较,如果媳妇他们妯娌之间分工不均就会产生意见,就会造成这个大家庭不和谐。王玉秀召开家庭民族会议,充分采纳儿子媳妇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尽量做到分工合理。大儿子的两个孩子都上初中,为照顾孩子的生活和管理好孩子的学习,王玉秀把大媳妇从县城搞销售派往洗车河从事加工,这样加工管理孩子两不误。王玉秀还经常与儿子媳妇交心谈心,讲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大家要互相体谅、互相帮助,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豆制品加工这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二儿子彭昌兵除提供所有原材料外,还要负责干辣椒的加工。干辣椒变成粉末不适用磨粉机而是用原始的碓来舂,这些干辣椒粉末四处分扬,进入眼睛鼻孔及飘到皮肤上,刺激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呼吸不适,皮肤辛辣难受。他每天都要坚持碓舂三个小时,舂完干辣椒粉后,他双眼通红,眼泪直流,皮肤辣痒,呼吸困难。他也尝试过戴上眼镜和口罩来遮拦,这也不起作用,舂碓是一次重体力活,喘粗气,戴上口罩呼吸更困难。妻子鲁小琼看到丈夫那种难受的样子,担心他长期坚持下去,对身体健康会造成伤害。她几次提出舂干辣椒粉要求大家轮换进行,却被彭昌兵劝住。王玉秀也心疼儿子,她提醒儿子,能不能发明一种用电带动碓舂干辣椒的方法。彭昌兵反复钻研,终于发明了用电带动碓舂锤的方法,效率提高了近10倍。彭昌兵先后采用了用千斤顶压豆腐,封式节能烘烤干豆腐等方法,这些技术改造提高了工作效益,扩大了经营规模。2005年,他们出资8万余元扩建了经营加工场地。出资4万元又添置了一辆运输车。2009年又投入8万元新修了厂房、生产车间,还将安排当地20人就业。2009年冬至2010年春,预计加工大豆60吨,实现产值80万元,销售利润32万元,2009年4月,彭氏豆制品加工厂成功地申办了食品安全QS认证体系,使彭氏豆制品加工步入食品安全生产快车道。

 

为脱贫致富不忘乡亲

 

 王玉秀引领三个儿子共同致富同时,洗车河镇豆制品加工特色产业得到全面发展。目前,全镇共有1000余人从事豆制品加工,加工达1万斤以上的大户就有31户。豆制品系列产品如洗车河霉豆腐、洗车河干豆腐等产品享誉国内外,全镇豆制品加工,农民年收入达900万以上。豆制品加工特色产业的壮大也带动了当地的黄豆、辣椒、花椒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当地农民工创业和就业的机会。

 

当今,来洗车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多。来自河南商丘的23岁小伙子催磊说:“来龙山洗车河打工学习豆制品加工,彭老板一家人对制作特色豆制品产品工艺和技术都悉心传授给了我,明年我回河南,自己也从事豆制品加工,也好脱贫致富奔小康呀。”王玉秀经常告诉家里人,一家富裕不算富,大家富裕才算富,她要求把制作豆制品制作工艺技术传给乡亲们,帮他们脱贫致富。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