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县恒丰粮油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县政协委员邓小菊,从县织布厂下岗工人成为个体户再走向私营企业的道路,十几年整,回顾经历,她能走到现在这一步确实来之不易,经历了多少千辛万苦和多少进与退、成功与失败的磨炼。
一、下岗开店自主就业。
90年代初,工业企业改革的浪潮涌入县织布厂,邓小菊下岗了,且只得到18000元的再就业补助金。下岗后,邓小菊下广东考察了外地的饲料生产企业。转了一圈,收获颇丰。回来后,她邀上弟弟和已下岗的丈夫,用18000元起家,在县城龙泉镇开起了一家饲料店,做起了小老板。她从乡下一家一户收购黄豆下广东去,返程拉一包一包的饲料回店。同时在下乡入户收购黄豆时,结识了许多的养殖户,扩大了饲料的销售,生意就这做起来了。下岗就开店,不等不靠,不怨不恨,自我安排就业,从挡车工一下子就当上了小老板。
二、不懈的追求,紧紧把握商机。
邓小菊是一个手脚闲不住,脑瓜子闲不住的人。等到饲料店开到第三个年头,她发觉黄豆生意季节性太强,新田的量也不大,加之这几年在广东和新田,厂家和农户之间跑来跑去,又发现广东市场上糯米的需求,新田市面上有糯米求供,价格也有空间。看到了就干这是我的一惯风格,于是黄豆淡季她就收购糯米下广东。刚开始购销了几车后,卖是卖出去了,但是只能卖给二道贩子,价格上比广东市场上的少了许多,利润极低。为什么呢?在她的细心观察下,得知自己的糯米不成粒、光泽度没有别人的浸润是加工机械落后造成的。于是四处打探,购一套新的组合米机起码要30多万元,还要专门的厂房设计安装。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她来讲无疑又是一道关卡难题,因为困难就不干那不是邓小菊,她坚信自己一定有办法的。在亲戚朋友、周围熟悉的、甚至生意上的伙伴帮助下筹得了10000多元现金。机遇总是青睐勤奋的人,信息反馈来了。得知隔壁的宁远某粮站有一套还能用的组合米机要处理,于是她及时赶到现场考察并当场拍板交了定金买了下来,第二天就长厂房。恰好在离家住处不远的原县一机厂内还有一栋旧厂房空着,找到一机厂的领导一拍即合,就租下了600多平方米的旧厂房。半个月时间就把米机拉回来安装调试好了,新田县恒丰大米加工厂开业了。
三、企业发展才是硬道理。
办企业是不能预先准备退路的,不进则倒没有退路。邓小菊给自己的厂起了个名字叫“恒丰”恒丰就是恒久不变的追求丰收,就是要时刻把握住企业发展这个永恒的主题,才能获得企业的丰收。2003年国家公布了对全国食品加工行业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政策,她意识到这国家对食品生产行业的一次重大调整,也是对大米生产加工行业的一次挑战。把挑战当做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来把握。在2003年底自行淘汰了老米机,投资30多万元购置了一套产品质量检测设备。厂房也从租用的一机厂的矮、小、旧厂房搬到了自己的、有6000多平方米的新厂区,获得了我县第一批“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工人也从4名增加到多名。大米加工的质和量都得到了一次大的提升,广东市场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为了保住和进一步开拓市场,保证20来个企业员工的工资,保持企业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必须向大米生产加工链条中的各个环节挖掘潜力。一是加强收购工作,多储稻谷,保证有加工足够的原粮,从扩量入手。我先后投资了50多万元新建了一栋高标准仓库,目前总库容已达3000多吨;投资15000元新购一台10吨的地磅称,使收购稻谷方便快捷;投资50000元购置了稻谷皮带输送机减轻交售稻谷堆垛的劳动量等措施。还重点抓了各乡镇,包括周边县的几个乡镇“稻谷收购专业户”,目前已有比较固定的15个专业户。二是开发大米加工中的副产品。把谷壳加工成铳糠,这样既减少了废弃物的堆放又为饲料加工提供了原料,企业也有了副业收入。三是狠抓提高大米的质量,以优质换优价,不合格的稻谷不加工,不合格的大米不出厂,批发销售坦诚相待,追求双赢、多赢。2008年销售大米约2000多吨。合作伙伴反映好,企业利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坚定信念从不放弃。
从开饲料店到今天的恒丰粮油有限公司、永州市的龙头企业;从只有18000元的下岗就业补助金到现在公司近千万元的固定资产;从一个下岗的挡车女工到今天的公司经理所谓的女企业家,其“盛名”背后的酸甜苦辣确实颇多。譬如,一次到益阳调稻谷的两万多元现金(因那时银行现金汇兑没有现在这样方便)被小偷偷走后,无可奈何,当回家的路费从当地的派出所借到后,邓小菊就买来一瓶白酒强迫自己喝醉不去伤心。但是每一次那怕是一点小小的成功那心里甜滋滋的味道总会把伤心和烦恼赶到九霄云外的。这么多年来,遇到再困难的关口,她总是乐观地面对,直的过不去就绕过去,说不定还会欣赏到新的风景;走不过去就爬过去,说不定还会发现新的“大陆”。坚定了要过去的信念最重要,在她的脑海里还就从来未生长过“放弃”的念头。搞企业苦,但苦中有甜;搞企业甜,那甜则滋味绵长,她坚信公司还会有新的更好的发展,
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邓小菊在自己的小康路上迈出了大步,有成功有挫折,有遗憾有惊喜,有无数个难忘的抹不掉的记忆,也正是这些经历,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增长了她的能力、见识,开阔了她的发展眼界。她说,今后的路还很长,她希望把公司的每件事情做好,只要用功了、用心了、付出了、再回头看的时候,会发现那都是人生点点滴滴的黄金,那时她就可以很自豪地说自己无愧于人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企业,也无愧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