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香,一位柔弱女人,在新邵县太芝庙乡扶锡村村民的眼中,却是一棵“大树”,是全村人信赖并依靠的“领头雁”。在她的带领下,村里的256户农户、1026人年人均年纯收入从2004年的580元增长到2009年的5950元,短短六年,增长了10倍,扶锡村由此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富裕村。
争先创优的好手
刘树香当选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两副担子一肩挑,这一挑就是六年。刘树香当任以后明白一个道理:“自家富不起,大家都不服”。现在这年头,村看村,户比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党员看支部。说空话套话没人信,只有自己当好致富示范户,才有带头效应。2004年5月她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农业科技知识,通过养猪年创收入2万元。2005年她又在自家的荒坡上开挖林地,种上54亩板栗树,三年后挂果,现这一项年收入可达5万多元。为了解决本村劳动力就业,她毅然把在外经商的儿子劝回来投资20多万元办起了采石场,让本村20多个富余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刘树香争先创优,村里人自然不甘落后,全村人跟着上,比精明,比勤劳,比致富。几年下来,山坡上瓜果笑,水塘里鱼儿跳,猪圈里肥猪叫,村里村外大变样。在村民你追我赶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中,刘树香开始下决心狠抓支部建设。制定了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的规定,对不足之处当面自我检查、相互批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里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了,劲往一处使了,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富民强村的能手
为了带领全村人集体致富,刘树香使出了全身解数。她带领村支部一班人认真分析村情,上任后使出的第一招就是兴建农贸市场。扶锡村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区位优势明显,集市贸易繁荣。在刘树香的带领下,筹资68万元新建了农贸市场。农贸市场的兴建带动周围23亩土地开发,66户村民集中兴建了现代化的住房,水、电、电视、电话统一入户,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借助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刘树香再次借力发力,发动群众将凡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改种用材林或果木林。几年来,全村共实施退耕还林面积500多亩,荒山造林1000余亩,全村每年得到国家林款补助12.5万多元。这样的“双赢”举措,既绿了荒山,保护生态环境,又鼓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刘树香的第三招很实在也很管用。她根据村里特殊的地理气候特点和土壤无污染优势,鼓励农户发展绿色种植业和养殖业。2007年起,村民家家户户养土鸡、土猪和黄牛,目前已发展土鸡养殖大户40余户,年养殖规模达到8000羽;年出栏土猪500余头。此外,全村200多亩旱地种上了青蒿、尾参、芍药等药材,建立了150余亩香菇种植基地,250余亩板栗基地。特色种养业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为民解忧的帮手
帮民富,解民难。是刘树香不懈的追求。饮水困难一直是扶锡村村民强烈要求解决的难点问题,2009年,刘树香多方争取资金12万元解决了这一问题。2005年该乡遭受特大洪灾后,扶锡村沿龙山河的四座大坝被冲毁,河堤破烂不堪,山塘崩毁,引水渠道淤塞干涸,使农民种田陷入困境。刘树香上任以后,发动全村干群筹资投劳,修复河坝4座、山塘12口,高标准河堤1000余米,引水渠2000余米。使得原本瘫痪的水利灌溉设施得到了全面恢复,确保了280余亩水田旱涝保收。她还多方筹资40万元硬化了全部通组公路,筹资28万元建成了村级活动中心。
刘树香为了村民利益,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哪怕生命危险。2008年3月,一场冰灾导致山林可燃物大量堆积,森林火灾频发,仅20天的时间里附近6个村发生森林火灾13起。每次火灾发生后她都冲在最前面,有一次邻村发生的火灾,她带领村民上山扑火,头发被烧掉了一大把,衣服挂得破烂,还是坚持两天两夜未下火线,渴了喝一口山泉水,饿了啃一口干粮,最后扑灭了山火,保护了2000多亩山林
今年6月24日晚上,刘树香接到乡政府的防汛警报,她冒着路上随时可能被山洪冲走的危险,带头迅速赶往全村地势最低的地方,组织转移村民。在齐腰深的洪水里,她和村委会成员分头挨家挨户搜查着,将一家家未转移的村民迅速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安全地段。洪灾过后,她组织干部群众迅速核实灾情,安抚灾民,组织村民开展生产自救。
几年来,刘树香为集体和村民做的好事不少,为公益事业建设操尽了心,经常自掏腰包为村里跑项目,但从无怨言。针对村里的事务,特别是涉及资金、物资等有关群众利益的事情,她都以公开栏的形式进行公布,力求做到上级放心,村民满意。不用镌顽石,百姓口似碑。2007年她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先后获得过“致富女能手”、“三八红旗手”等各种荣誉称号32项,2009年当选为县最佳村干部,今年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