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清泉村:留守儿童有了“新家
作者:蒋科 兰冰莹      发布时间:2010-06-25 08:32:01

清泉村1680人,150名以上的在校学生,其中留守儿童人数30名左右。自2008年8月正式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出台留守儿童帮扶结对工作方案之后,这里的留守儿童有了“新家”,清泉村因此成为邵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农村留守儿童帮管示范村”。

经调查,清泉村的留守儿童总体上存在五个“缺失”,即亲情上缺失“慰”,生活上缺失“帮”,心理上缺失“疏”,学习上缺失“导”,安全上缺失“护”。五个“缺失”字字告诫家庭,提醒学校,警示社会。在县关工委、县人大联工委、县文明办、团县委、县妇联和县环保协会的联合支持下,清泉村组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各类有益的活动,将帮扶工作一步步推向规范运行轨道,建立了“一会二室三好四有五比”的工作机制;“一会”即成立清泉村关心下一代协会,协会被评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范例,协会会长、村支部书记黄远国被评为邵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二室”即清泉村未成年人综合教育指导室和清泉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督导室,由结对帮管单位即人大、县关工委、县文明办、团县委、县妇联、县环保协会及乡领导指导两室工作,建立走访和帮扶机制,由村义务辅导员和老年人协会人员负责两室日常工作;“三好”即要求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四有”即按国家提出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目标培养下一代;“五比”即比学习、比劳动、比安全、比文明礼貌,比爱护环境,并邀请县综治部门和县环保协会进村办起了青少年相关教育点,每年8月都要按照“五比”成绩进行总结表彰。这一帮关机制为青少年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校青少年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氛围浓厚,学业成绩普遍提高,2009年全村有22人考上大学,5人考进新宁一中。该村的中小学生不再迷恋网吧,青少年尊敬老年人蔚然成风,6年级学生易炳余自觉帮助老年人送谷挑柴,得到全村人的高度赞扬。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