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载妇幼人—记永顺县“十佳优秀卫生工作者”王金玉
作者:永顺县妇联何荣、姚微      发布时间:2010-06-11 18:31:41

人的一生有几个26年?从豆蔻年华、激情飞扬的岁月到人已中年、一身是病,王金玉从事妇幼卫生工作整整26年。她把青春献给了这一片热土,把满腔热血都给了全县的妇女儿童。她以“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为宗旨,拼搏不懈,奋斗不辍,为我县妇幼保健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曾先后被省卫生厅、县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多次被县政府嘉奖,2002年成为中共永顺县第九次党代表,2007年为永顺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2010年6月,被评为“全县十佳优秀卫生工作者”。

 

王金玉,女,46岁,主治医师、中共党员,现任永顺县妇幼保健所副所长。她于1984年从卫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生她养她的家乡万坪镇。在那里,一干就是14年,14年的风风雨雨,磨练了她的意志,坚定了她的信念。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使她从一名满情激情的学生成为了妇幼专家,她用一个“勤”字跑遍了六乡一镇的村村寨寨,督促、协助乡镇妇幼专干调查摸底、整理资料、建立跟踪和管理卡片、处理各种难点问题,使全镇妇幼卫生工作年年走在全县的前列。1994年3月,她被诊断为宫外孕,忍着剧痛,拖着患病的身体,她依然主持完乡镇妇幼专干会,并在上手术台前一天还参加了全县妇幼专干会议。出院后,她放心不下自己的工作,未待身体完全康复,又一头扎进工作堆里。

 

1999年1月,由于工作出色,她调入县妇幼保健所,先后担任保健科科长、副所长。工作岗位和职务改变了,可她勤劳、踏实的工作作风仍然没变,调进县城,走上领导岗位,她依然坚持以身作则,勇挑重担,带领保健科人员常年深入基层。1999年9月,为了规范乡级例会,提高乡级服务能力,她主动承担万福、盐井等边远乡镇的村级保健员培训指导工作,在培训完后回单位的途中,不幸从车内跛出,险些丢失性命。这次惊险并没有吓倒她,在床上没躺几天,没等伤痊愈,臀部还不能坐稳时,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西歧乡进行培训指导。

 

她就是这样,从不叫苦、叫累,一切以工作为重,以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素质为已任,在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降消”项目、妇女病普查普治、孕产妇急救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产科达标创建等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得“降消”项目在我县刚启动,她克服重重困难,每年近一半时间工作在乡村,哪里有高危孕产妇,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把县急救中心和妇保所的电话送到了每一个孕产妇的家中、手里。脑瘫、侏儒、身体残疾等各种高危孕产妇都得到了及时的救助,使一个个高危孕产妇平安地当上了母亲。在她眼里,广大妇女儿童似乎不仅仅是她的服务对象,更胜似她的亲人。当高危孕产妇家庭特别贫困时,为了让她们住院分娩,她不遗余力地帮助她们,为她们向相关部门申请救助,自掏腰包解决她们生活所需。在实施贫困救助政策中,她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从不徇私情,用有限的资金使很多贫困孕产妇得到应有的救助,住院分娩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

 

2008年,我县开始在全县开展妇女病免费普查活动。时间短、任务重,工作量很大,每到一个乡镇,至少要3—4天吃住在乡里。而那时,她的女儿面临高考,高考前一个月,突然腹部不明原因地疼痛,去吉首、上长沙检查、治疗,都是她爱人陪同,女儿最需要母亲时,她却只能把那份牵挂、担忧深深地藏在心里,每天忙不停地为200余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检查,直到万坪片区的妇女病普查结束,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医院陪同女儿。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她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永顺县妇幼保健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6年,被国家定为自治州唯一的国家级“三网”监测县,连续10年排在全州首位,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十一五”规划任务。取得这些成绩,作为主管保健工作的副所长,她功不可没。可她没有满足,我县的妇幼保健工作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很落后,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还不尽人意,她还会以她务实的工作作风,继续为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