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边的“芙蓉”
作者:湘潭市妇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0-05-25 14:46:32

何文中,湖南华菱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钢)炼铁厂设备管理室自动化作业区高级工程师。18年如一日坚守在环境艰苦的生产一线,与同事一道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湘钢四座高炉迈入全国同类型高炉先进行列立下汗马功劳;她的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对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炼铁高炉自动控制技术进步,提高高炉冶炼水平,增加产量、降低消耗作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何文中被评为湖南省女职工“芙蓉百岗明星”,2008年2月入选“湖南省十佳知识型员工”。2008年3月,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

技术创新,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10年前的一个下午,在堪称“男人天地”的湘钢炼铁厂的高炉群下。何文中的腿有些发软。那陡峭的狭窄钢梯晃晃悠悠,高空大风几乎能把人刮走。站在下面,本来就有患有“恐高症”的何文中看得有些“胆战心惊”。但是,为了确认布料设计的技术参考,何文中不得不爬上70多米高的高炉炉顶现场观察,体力不支的她,累得中间要休息好几次。为了以防在钢梯上昏厥过去,她提醒自己决不往下看,抓紧栏杆鼓足勇气向上攀登……此后好多次上下,何文中锻炼了体魄,也锻炼了胆量。

高炉矿石混装技术攻关,外围设备不具备条件,受场地限制也不可能有所改善。思路只有从计算机控制程序上入手,改变原料配备方式。何文中一连三天守在高炉槽下现场观察、采集数据。高炉槽下没有封闭,粉尘大,不需多久,何文中连鼻孔里都是黑灰。

数据采集完成后,何文中又闷头守在控制室做编程和调试,从控制原理到控制参数,都要反复摸索、小心翼翼——万一出了差错,还可能将原有的老程序冲掉,造成大乱子。熬过7个日日夜夜,何文中居然成功了!她为自己提出的方案找到了依据。(从计算机程序设计上对布料器角度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均匀布料的效果。)首钢专家组夸奖说:难度这么大,一个月能拿下来就算不错,小何这个女同志不简单!

挖潜增效的能手

“在湘钢,大家都知道她是挖潜增效的能手。”何文中的同事举了这样一个事例:高炉炼铁用于冶炼还原的焦炭在经过筛分之后,剩下小粒度的称为焦丁,过去一直未能用在高炉冶炼中。若是能够回收加入炉内,对改善炉况会带来明显好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冶炼成本。高炉原来就有用于焦丁回收的设备,但由于控制系统达不到要求,一直就闲在那,成了摆设。在挖潜增效活动中,何文中打起了焦丁的主意。她花半个多月时间把设备的整个控制系统重新做了一遍,使焦丁的计量更加精确、加入更加方便。这一成果后来推广到其他几座高炉,产生了大效益。

多环布料和矿石混装、焦丁回收,使湘钢高炉的入炉焦比和利用系数等技术经济指标实现飞跃性突破,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名列孙山的“等外炉”跻身“红旗炉”,生铁产量大幅上升、消耗明显下降,光是1号高炉每年就可增加效益2000多万元。1999年底,湘钢终于盈利3000万元,2000年达到1亿元,从此进入良性发展轨道。鉴于何文中的出色贡献,2000年,她首次被评为湘钢“三八红旗手”,矿石混装项目获得湘潭市科技进步奖。2002年,何文中被确定为全厂电气专业技术带头人。

攻难克坚的强手

何文中有过一次出国学习的机会。那是2003年,湘钢刚刚引进芬兰罗德洛基高炉专家系统,国内只有少数几家钢厂应用,但都不是很成功。于是,湘钢派何文中去芬兰学习。芬兰靠近北极圈,当时正值夏季极昼,黑夜很短,何文中特别不适应,睡眠严重缺乏。可她一到了实习工厂,总是强迫自己集中精力听外方技术人员讲解,观摩操作。因为节省费用没带翻译,何文中自己掏钱买了支录音笔,白天把专家们的讲解录制下来,晚上回到住地再反复播放揣摩。后来,这套专家系统在指导湘钢高炉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其他钢铁企业纷纷派人来湘钢学习取经。

湘钢3号高炉是从德国引进的二手设备,到湘钢后“水土不服”,一直未能发挥应有能力,成为湘钢扭亏解困进程的重大障碍。1999年,湘钢对这座老大难高炉的炉型和炉顶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由武汉钢铁研究设计总院负责设计和程序编制。临近投产之际才发现,武汉院编制的程序根本走不通,新老设备两大部分无法联锁动作,他们调试多日仍无进展。时间不等人,湘钢紧急决定组织自己的力量重新编制控制程序。何文中与计算机班的男同志们一起在高炉主控室奋战7天7夜,一日三餐吃盒饭,借助在国外学到的思维模式,何文中率领男同志们克服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终于圆满完成任务。3号高炉从此焕发活力,老大难变成效益增长点。这一引进技术国产化的重要创新成果,又一次在国内高炉炼铁界引起关注。

编程扩容的高手

何文中的点滴成绩似乎都和“高炉”有关。“在高炉群下工作过的人,会爱上研究高炉的。”何文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4年,湘钢兴建1800立方米的4号大型高炉,由首钢设计院设计,软件编程和调试为首钢自动化部总承包。离开炉投产只剩下20多天时,才发觉首钢的控制程序不适应湘钢高炉的操作要求。为预防万一,湘钢立即组织人员着手编制控制程序预案,何文中和她的团队首当其冲。她率领计算机班夜以继日,双休日也不休息。因为是秘密准备,不能让承包方有所察觉,何文中连现场都无法靠近,只能根据设备清单掌握其性能要求,再结合以往经验编制程序。然而,她以女人特有的细致周密力求预案万无一失,坚持每个细节必须完美无缺,确保一旦装上去就好使。那天,高炉下午就要开炉上料,到上午8点,首钢方面的控制程序还无法进行设备联动试车,事态急如星火。8点30分,工程指挥部下决心要求首钢人员撤出,湘钢自己上。何文中率领同志们出现在主控室,面色凝重——风险太大了,一点退路都没有。投资近7亿元的高炉,晚投产一天就要损失产值好几百万元。何文中和大家排除杂念,沉着安装软件,静心调试。结果,使用他们的控制程序,所有设备顺利联动运转,高炉按期投产。

2006年,湘钢1号高炉技术改造,扩容为2580立方米大型高炉,完全是由以何文中为首的湘钢技术人员进行软件编程,节省工程投资上千万元,对今后的运行维护也带来相当大的便利。几经历练,湘钢在大型高炉计算机软件编程方面实力强大,处于全国钢铁企业领先地位。而其他钢厂普遍还是外包给专业软件公司。

“一个系统一千万,技术创新出效益。”在湘钢,这朵盛开在高炉边的芙蓉花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誉。

情动于衷:

在中国从全球第一的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在湘钢建设世界一流的宽厚板和线、棒材生产企业的奋斗中,何文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善于学习、不断创新,多次在重大关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她的成长轨迹,为新时代知识女性如何选定人生坐标、在贡献中提升个人价值提供了一个有启示意义的模板。

点评人:湖南华菱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邹依东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