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园地的默默耕耘者
作者:钟琼      发布时间:2010-05-18 18:34:25

   --------盐井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杨书瑜事迹介绍

1979年,杨书瑜成了一名幼儿教师,30多年来,在普通而平凡的幼教工作岗位上, 她勤恳敬业,任劳任怨,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爱园为家,爱生如子,是一名深受孩子喜欢的好阿姨,家长喜欢的好老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幼儿教师属于“三不管”的教师,工作无人问津,工资没地方领,地位属于底层。但杨老师却坚定地认为: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因为我热爱孩子,相信党和政府总有一天会关注我们的。那时她还年轻,有几次跳槽的机会摆在面前,她都毅然放弃了,在幼儿教育这条路上,她的步伐反而越迈越坚实。2002年,她自费参加常德市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很快取得了普通话水平合格证书,她又自费参加湖南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学习,2003年取得了专科文凭,2007年6月获得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级证书。早在1996年10月,她就被澧县教育局聘为“幼儿高级教师”职务。

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杨老师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她常年订阅《早期阅读》、《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等专业书刊杂志,认真阅读,学习借鉴先进教师的教育经验,使自身的工作不断得到启发和提高。她还积极参加英语、舞蹈、绘画等专业特长的学习,虽过不惑之年,却能歌善舞,幼儿英语,幼儿绘画,样样在行。孩子们都喜欢上杨老师的课,她是大家可以交心的好妈妈。她善于借助于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引发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鼓励孩子们从多种渠道中主动探索,了解新奇未知的事物,从而提高孩子的创造意识。同事和家长都一致反映,她所教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创造性和变通性强。

“因为我爱孩子。”正是为了这样一句爱的誓言,成就了杨老师一个又一个爱的传奇。这里有一个关于她和“娃娃”的故事。娃娃是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孩子,脸上成天淌着口水、动作迟钝、不会言语。在和娃娃的接触中,杨老师发现孩子并非一块 “小木头”,有时他也会流露出渴望与人亲近、交往的需求。她用爱包容了孩子,并主动接过了教育的接力棒。三年里,杨老师每天陪着娃娃玩几次专门的游戏,一起说简单的对话,……当看到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她比谁都高兴,会抱抱他、摸摸他的头让娃娃体会她的喜悦;当他有了好的表现时,她会在他有面前竖起大拇指……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娃娃居然也学会了爱。虽然说话不连贯,但只要每次看到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他就拍着小手,用他那最特殊、也最淳朴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喜爱……每当说起这样的爱心故事,她的学生家长们都会如数家珍。

由于工作出色,2007年,她被任命为中心幼儿园园长,从普通教师到领导岗位,她感觉到了肩上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刚接手时,盐井镇中心幼儿园条件十分简陋,没有餐厅,学生开餐没有定所;没有水泥操场,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片泥泞;没有玩具,孩子的娱乐时间基本上就是自由活动。她利用自己的朋友,学生家长等关系,厚着脸皮上下联络,终于争取到资金20多万元,修建了三间两层的教学楼,铺设了水泥操场,购置了部分玩具,带领教师们当油漆工,粉刷墙壁,窗户,当画家,用画笔美化校园,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当花匠,拿起锄头翻地种花种草,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孩子们的乐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盐井镇中学幼儿园于去年跨入了澧县合格幼儿园的行列,良好的办学声誉带来了可观的办学效益,目前,该幼儿园已拥有160名学生的规模。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始终带着遗憾的艺术。但我却始终在努力,努力追求完美。"这是杨老师追求事业的座右铭,为了“完美”,她追求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过。20多年来,她努力探寻理论与实践的切合点,撰写的《重视幼儿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获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成功优秀成果奖,《幼儿的心理教育问题浅谈》等8篇论文在省、市以上教育刊物发表,她先后荣获了镇 “ 优秀教师 ” 、县 “ 优秀保教工作者”、 “先进家庭教育工作者” 等荣誉称号。她辅导的《哇哈哈》等节目在盐井镇中学庆“六一”、庆元旦等文艺汇演比赛中频频获奖。

杨老师以高尚的师德赢得了幼儿和家长的信赖,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得到了领导教师们的好评。她倾注了自己毕生的爱心,为幼儿的成长铺就了一条阳光大道。如今,幼教事业终于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她更加坚定了信心。她说,只要无愧于孩子,无愧于千千万万个家庭,她愿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来回穿梭于寝室与教室之间……。因为她心中有爱,心中有孩子,心中有未来。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