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母亲,谱写爱的篇章
作者:泸溪县妇联 李丽      发布时间:2010-05-13 10:31:23

在泸溪县永兴场乡呈田村,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不幸令人惋惜,她的坚强叫人钦佩,她用母爱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赞歌,用瘦弱的肩膀为自己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1999年,25岁的梁碧琴嫁到呈田村,一年后与丈夫幸福的期待着爱情结晶的诞生。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风云,由于生产过程中处理欠妥当,造成婴儿颅脑出血哭闹不止。虽然到多家医院治疗,却仍不见效果,最后只好抱回家,听天由命。到了孩子出生的第17天,女儿突然不行了。长沙儿童医院再次诊断的结果是:颅内出血合并感染肺炎,陈旧性锁骨骨折。住院部一位年轻大夫看了后,干脆地说,这样的孩子送来干什么,长大了也是傻瓜、残废,不如现在扔掉算了。无奈之下,丈夫再次失望地将孩子抱回了家。这时,孩子已经出生50天,而她们母子相见的时间仅仅有10天。此时,家人才将女儿出生时的灾难、医院诊断的结果及预言情况暗示给她。哭过之后,面对虚弱的女儿,她也不知道哪儿来的信心和力量,她想女儿再傻也是自己的女儿,她没有权力抛弃女儿。从此她日夜守护在女儿的身边。从喂饭到喂药,不敢有半点的差错。也许老天开恩,她女儿再一次奇迹般地活了过来,而且渐渐长胖了,会对着她哭,对着她笑。就这样从医院里出来,又进去,反反复复,女儿在县医院度过了她的一周岁。这时候她知道女儿的生命已经没有危险了,但女儿会是个傻子吗?她不敢想这个预言,但她知道,母亲的心愿是代替不了现实的,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予女儿所能给予的全部母爱。于是从女儿不到三个月开始,她就不停地跟女儿讲话,讲故事,读儿歌,虽然女儿根本就不懂,但她发现女儿喜欢听,听得安安静静,很认真,一点不像傻孩子。这让她高兴极了,信心倍增。自从生下女儿,她早已忘记了自己,每天24小时,从不离开女儿半步。除了吃饭、睡觉,每天都在不停地讲,不停地念。

女儿一天天长大了,虽然不会讲话,但会用眼睛跟她交流了。虽然依然体弱多病,三天两头进医院,从来离不开药瓶子,但她还是比较高兴,比较踏实。然而,灾难并没有离开女儿,它不过是暂时退避三舍而已。孩子周岁了,还不会站立,当时都认为体弱多病,走的晚。两周岁了,还不会走路,双腿发软,睡觉时小腿会不停地抽搐,这时候她再次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带孩子去长沙检查,连续跑了几家医院,结果都是相同的两个字:脑瘫。她们夫妻再次跌入了绝望的深渊。脑瘫,意味着孩子将终生无法正常走路,在中国人的眼里只能是傻子一个。大夫告知,她女儿这种病目前在世界上都是无法治疗的。唯一的办法只能进行康复训练,同时配服一些修复脑细胞的药物,但这些药物都是昂贵的。但是两年来,这个孩子在医院里十进十出,完全是用钱垒大的,本来就贫穷的家更是一贫如洗。她们只有带女儿回了家。那时候,绝望紧紧地抓住了她。看来,女儿不仅智力有问题,肢体也将终生残疾,这就是上苍赐给她的女儿吗?为什么要生下女儿?自己算什么母亲呢?女儿的灾难是人为造成的,她将终生愧对女儿啊!真是叫天不灵,呼地不应。也许是绝望的打击过于沉重,也许是两年来过度的疲劳,她的身体一下子垮掉了,住进了医院。

亲人邻居们轮番劝慰她,痛定思痛,她想到了丈夫,丈夫比自己更不幸,生了个残女儿,又要照顾自己这个病号,家里地里全靠丈夫自己,又要同时伺候两个病人,丈夫的苦向谁诉说,自己不应当再给丈夫增加负担和压力了,必须振作精神。为了给女儿治病,她与丈夫决定外出打工,并将女儿带在身边,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女儿。她与丈夫订了2条计划,第一,要自己教女儿学走路,既然她能扶着东西站立,就有会走的希望。第二,及早教女儿讲话、读书。丈夫做了一副夹板,套在女儿的腿上、脚上,双手扶着女儿学走路,她照常每天给女儿读儿歌、讲故事,一年以后女儿三周岁时能用脚尖走路了,尽管几步一摔跤,但毕竟能走了。同时,女儿不仅会讲话,也能背儿歌、讲故事。她把故事讲给女儿听,然后让女儿讲给自己听,最后有意识地让女儿讲给邻居听,这使女儿听书的兴趣越来越浓。看起来也活泼可爱,看不出像傻子。这样她们坚持到了女儿七、八岁,订的两项计划基本都实现了。当然,她们母子的付出也是可想而知的。女儿浑身上下从来都是伤痕累累。最可高兴的是女儿不算傻,已经懂事了,看到邻居的孩子活蹦乱跳地去上学,女儿急了,跟母亲又哭又闹,逼母亲为自己治好腿,她要上学读书。她不能告诉女儿这是不治之症。只能跟女儿说:妈妈没钱,妈妈也有病,怎能带你去治病。女儿哭着说:妈妈,我有办法,我们去找大姨吧,大姨有办法。这哪儿像一个脑瘫女儿讲的话,她的心像揪出来似的痛。她知道女儿的残疾是不可更改的。女儿哪里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将在痛苦中度过。后来,她们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到处打听信息,长沙、武汉都去过,北京也先后去过两次,但医疗费的昂贵加上结果的难以预料,她们不得不放弃了。

女儿一天天长大了,但依然体弱多病。从乡下来到城里,孩子的自卑心理又常常显露出来。这时候她感到,她不能只教女儿学文化,必须通过运动锻炼女儿的体质。女儿的肢体已经残了,脑袋也不灵光,但自己不能让女儿的灵魂残疾。于是她买来足球让女儿踢,用各种方法锻炼女儿。她试着让女儿学骑自行车,千百次的摔倒后,女儿竟然学会了,这真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为了培养女儿的品格和意志,为了让女儿的精神世界充实而快乐,她引导女儿读小说,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三国演义》、《红楼梦》,从国内的到国外的名著,凡是能借到的,只要有时间,她都鼓励女儿读,女儿一直到现在都特别喜欢读小说。在女儿的品格上,她用苛刻的方式要求,比一般的母亲严厉多了。没有她的准许,绝不许要别人的东西、吃人家的饭,即使是自己的亲姨亲姑都不行。她要女儿明白,靠别人的同情怜悯不能生活一辈子,唯有自立自强,自己挣饭自己吃,没有其她的路可走。

如今,梁碧琴的女儿10岁了,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最爱做的事就是看书。梁碧霞把全部的爱给了这个残疾的女儿,10年来,她没买过衣服,没买过鞋,都是穿别人送来的。但是她最舍得给女儿买书,家中没钱买新书,就常去旧物市场买最便宜的旧书看。

有人问梁碧霞,这样付出值不值得,梁碧霞说,我是她的妈妈,这就值得。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