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语教学及管理,是我校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虽然有了点经验,但还是喜忧参半,但我们有责任把这份遗产继承下来!”对山九年制学校教导主任谌录刚如是说。
土家族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称为“毕几杀”(pi2tbi1sa3),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为湘、鄂、渝、黔土家人所习用。随着文化、教育、经济、交通的不断发展,土家族与汉文化的关系日愈密切,导致使用土家语的地区和人数逐渐缩减。现永顺地区只有勺哈、对山、大坝、泽家、列夕、王村等乡镇土家族聚居的村寨约50000余人使用土家语或懂得土家语。这对保护和传承土家文化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凭着强烈的民族意识,2008年来,对山九年制学校领导经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决定把“开好土家语课程,办好三语教学实验班”纳入学校重要工作范畴。
对土家语开班开课的尝试。根据“既有利土家语的传承,又有利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的原则,开班之初学校召开了几次专题会,对初次上报给州、县民委(局)的《对山乡土家语教学实施方案》反复研讨,修改了其中一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内容,结合学校土家语保护工作处于“传承性”教学这一特点,从可行性、持续性和有效性进行论证,重新审定出台了更符合该校实际的方案《土家语教学三年规划》,把初定的“从1至9年级均开设土家语课”改定为2、3年级和初中1年级3个班为土家语教学实验班,学制为1年;把“请土家语专家”改定为“就近聘社会教员”,确定了每周教学时数。
对土家语实验教学常规管理的尝试。学校把土家语作为语言课程的一门学科,采用的课本是中国民族语言专家、吉首大学教授叶德书先生编写的《土家·汉双语读本》,教学常规同其他基础学科一样,同要求、同检查、同评价,不同的是,其他教学常规检查由教务处完成,而土家语教学常规的督查由教务处和校长共同进行。
对土家语教学研究的尝试。一是实验教学走上正规后,围绕教学评价问题展开讨论,确定了“考查加检测”的教学评价模式,考查学生学习土家语兴趣、态度;检测学生掌握土家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效果。二是一年来共组织了三次土家语教学经验交流课,专职教师、社会教员和学生进行交流。三是为方便学生学习,学校组织专人精编“土家日常用语30句”发给学生和老师,随时进行拼读和对话。四是为推动土家语教学工作,在县民族事务局和乡文化站的支持下,现已把土家民间艺术活动纳入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学校土家文化的内涵。
土家语教学效果很好,教导主任谌录刚作了比较:“我们的学生在实验班开办前无一人会说土家语,会读土家文。通过一年教学,低年级实验班学生大部分能准确拼读土家文句,能口诵多条土家日常用语、农谚、俗语、民间歌谣。高年级实验班学生大部分能流畅地诵读土家故事,部分学生能组织文句进行简单的问答交流。经考查和检测、各实验班学生学习合格率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