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耒阳市南阳镇排山村支部书记周满华
“衡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耒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阳镇先进党支部”…… 走进耒阳市南阳镇排山村村级活动中心,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些挂在墙上的荣誉称号。排山村,这个曾经无人知晓的偏僻落后小山村,在村支书周满华的带领下,村里不但修通了高标准的水泥路,村民还喝上了自来水,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呈现新起色,一跃成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村。周满华“巾帼不让须眉”、敢于撑起“半边天”的美名就这样在村民中广泛传颂。
女支书“当家”,大手笔搞建设
2004年,周满华被选为排山村支部书记,成为南阳镇2个女支书之一。排山村资源贫乏 、交通闭塞,是南阳镇的大穷村。自挑起“重担”的那刻起,周满华就下定决心,要想方设法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
许多年来,排山村许多地方连条像样的人行路都没有,经济也极度落后。为了修一条“致富路”,周满华先后赴北京、长沙、韶关筹资修路资金。为了工作,她舍弃小家利益,家里涨洪水,一池塘鱼被大水冲走,而她却还在为筹款劳碌奔波。克服重重困难后,村里终于筹得50万元,修建村、组公路10余公里,全村16个小组都通上了公路,修路总里程居全镇第一。如今路修通了,老百姓的生活圈子也大了,赶集进城已成了极为平常的事情,有些农民还从城里进货,做起了小生意。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了。
2009年12月,刚上任的镇党委书记刘洪全和镇长王清元来到排山村调研走访,看到该村的公路建设做得这么好,既感慨又高兴,称赞周满华“很厉害、很能干”。
解决了“行路难”问题,周满华又把心思放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上。在工程建设期间,遭到一些非受益村民的反对阻工,周满华了解情况后,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不懈努力,得到了非受益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短短两个月时间,全村7个小组、1200余人喝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在2008年的冰冻雨雪灾害中,排山村的电力设施遭到了极大破坏,抢修任务重、困难大。为了尽快恢复供电,周满华组织其他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协助电力部门人员,争分夺秒进行抢修。不到10天时间,200余根电杆重新被架起,4个变压器恢复使用,老百姓在最短时间内用上了电,该村也成了全镇抢修最快的一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