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道姑和她的九个孩子
众所周知,出家人一般是没有小孩的。但南岳深山里有一位道姑不但有小孩,而且有九个小孩!
南天门祖师殿是南岳衡山一座有名的道观,这里是上望祝融峰,下观林海云烟的绝佳地段。作为祖师殿的当家,曾明清道长在这个人间天堂般的地方生活了15年。6年前,一个念头的闪现打破了她平静的清修,这还得从来祖师殿修行的云游道长说起。
道长们在云游过程中不时会遇到一些被狠心的父母丢弃的婴儿和无家可归的孤儿,听到此处,每个人都会生出怜悯之心,曾道长也不例外。在怜悯之余,曾道长更关心他们的去向,在得知这些孩子们没有良好的照料时,她无法入眠,脑海里闪现的都是这些可怜孩子的身影。作为一个道长,一个出家人,人世间的人情冷暖早已与她无关,可是她想到出家人应以慈悲为怀,以普度众生为己任,于是她毅然作出了收养弃婴与孤儿的决定。从此,道长们在外出云游时访到有这样的弃婴与孤儿,都把他们送往祖师殿曾道长处。2005年,一位云游道长领着两个小女孩飘然而至,她们都是来自贵州贫苦山区的孤儿,一个7岁,一个刚满5岁。曾道长把她们安顿在衡阳东岳观里,并把他们送到一墙之隔的东方红小学上学。假期里,孩子们则回到南岳祖师殿,晚上和曾道长挤在一张床上,听道长讲故事;早上起来和道长一起做早课,诵读道家经典。曾道长教导孩子们叫她为师傅,并要求他们形成独立自主的良好生活习惯,在道观里他们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吃饭不剩一粒米,不浪费一粒粮食。之后的几年里,几个孩子陆续被送到了祖师殿,有的尚在襁褓之中,有的身患疾病。由于道观里照顾不便,曾道长将几个月大的婴儿寄养在好心肠的居士家里,大一点的孩子自己照顾。孩子们体弱多病,曾道长经常要为他们熬制汤药,调理病情。遇到孩子晚上突发高烧,山上又没有医疗所,只有到山下去看医生。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个孩子又突发高烧不退,这可把曾道长急坏了,道长当即决定护送孩子下山看病。道友们不肯道长去,毕竟道长自己年纪也大了。可是道长不放心,坚持要去。在寒冷的冬天的晚上,几个道长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上路了。一路上,汗水沁湿了道长的衣服。下得山来,道长的腰累得直不起来,自己也病倒在医院里……
随着孩子们的逐渐长大,最令曾道长关心的是孩子们的教育情况,她最大的愿望是孩子们长大以后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2009年,出于生活照顾上的方便,也为了让他们更接受更好的教育,曾道长把6个孩子接回南岳上学。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南岳的楚星学校愿意接收6个孩子入学,并免除了他们的学杂费。记者从孩子们所在的班主任老师那里了解到,在学校,她们学习刻苦,勤学好问,老大李凡(化名)的英语由于晚学了一个学期,学习起来很吃力,经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同学的帮助,现在她的英语水平是全班最好的。在生活上,她们从小就养成了爱惜粮食,不挑吃穿,生活俭朴的良好习惯,经常受到老师们的表扬,并教导同学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学校在得知六个孩子都是孤儿的情况下,通过组织 “校园美食节”“感恩节”等活动募捐了若干现金,为这些特别的姐弟们购置了防寒的棉衣,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同学们的温暖和温情。
到目前为止,曾道长一共收养了9个孩子,其中6个正在读小学, 2个在读幼儿园,一个在外地寄养。道观里条件有限,床位比较紧张,孩子们只有分别和道长们挤在一张床上。收养这么多的小孩,孩子们的日常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经费日趋紧张,道长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让一个孩子挨饿受冻。一些社会爱心人也纷纷为孩子们捐钱捐物,为他们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对于自己这些年来含辛茹苦地养育这9个孩子,曾道长总是谦逊地说:“自己做的很有限,我也从来没想过他们回报我什么,这只是为社会做些有益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曾道长倍感欣慰的是,孩子懂得了感恩,懂得了来自妈妈的爱。在老大李凡(化名)的作文中,她这样写道:“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孤儿,我们本没有家,没有父母,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天底下最善良好的人,一位和蔼可亲的道长,是她让我们远离饥饿,远离孤独,远离病痛……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妈妈,我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