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 营造“留守儿童”阳光天地
      发布时间:2010-04-23 09:00:50

“爸爸妈妈,看到你们真高兴!今天上午学校组织我们到郊外参加了植树活动,我与同学合作一起种了3棵树,挺开心的……”日前,怀化市洪江区东方红小学六年级学生朱苑箐在学校通过网络视频,愉快地与远在青岛打工的父母亲进行聊天。

东方红小学有留守儿童200多名,为让留守儿童在安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成长,学校开设了亲情电话专线,并在电脑室装上摄像头,方便孩子与远方的父母联系。

这是怀化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

创建温暖的“家”

作为劳务输出大市的怀化,目前全市有16万多名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约占全市少年儿童总数的39%。

留守儿童的问题,给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从2008年起,各级党委、政府把更多的关爱投向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全市13个县(市、区)把这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通盘考虑,重点安排。市县乡三级均建立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全市教育部门和大多数中小学校还建立了留守少年儿童教育管理小组。乡(镇)基层村委会牵头,组织学校、家庭、村委会三方签订《留守少年儿童管理责任书》,很快建起一个“三位一体”的留守少年儿童动态管理网络。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入园难、上学难的问题,通道侗族自治县一方面以乡镇为主体,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建设,新建幼儿园由原来的3所增加到25所,幼儿教育覆盖全县各乡镇;另一方面以原有学校为主体,改进寄宿制教育,先后投入资金160多万元,在江口、县溪等7个乡镇开办低龄寄宿制教育,对有困难的留守孩子给予伙食补贴。近两年来,怀化各级政府通过多方筹资,在全市农村建成寄宿制学校250多所,78%的乡镇实现了“一乡一园”,留守少年儿童教育管理得到明显改善。

在溆浦县观音阁镇葛家冲村,退休教师、村关协专职副会长何本福所办的“留守少年儿童之家”被誉为“少儿乐园”。“留守少年儿童之家”配置了桌椅、书刊和文体育器材,供留守孩子双休日、节假日学习、玩耍,购置娱乐器材和电视影碟机,配上教育学习光碟、革命传统教育光碟、娱乐游戏光碟,供孩子们观看、游戏。目前,溆浦已聘请358位“五老”担任校外辅导员,建起“乐园”式“留守少年儿童之家”30多个。

打开心灵之窗

有些留守少年儿童对成长进步缺乏信心。针对这一情况,怀化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努力创建特色鲜明、参与性强的留守少年儿童展示平台。会同县炮团、王家坪等乡镇9所中心小学,建立留守少年儿童“我能行”志愿小分队。学校组织队员帮班上同学解困,帮爷爷奶奶干家务,为敬老院老人们打扫卫生。他们在践行活动中开展竞赛,比谁干得多,比谁干得好,看“谁能行”,看谁最棒,充分展示自我,从中学会快乐、学会自强、学会感恩,从而变得性格开朗,爱学习、乐助人。麻阳苗族自治县板栗树中学组织留守孩子开展试当“小家长”活动,让孩子在“家长”舞台上表演自己的管理才艺和负责精神,展示家长风范,从中感受家长责任,学会做事做人。活动别出心裁,校园出现了争当“小家长”的情景。

各县(市、区)基层还认真履行中小学校、家庭、村委会三方签订《留守少年儿童教育管理责任书》的职责,选聘“家长助理”。中小学校以班主任、任课老师和离退休老师为主,选聘校内家长助理,负责留守少年儿童在校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及行为习惯养成;校外家长助理,则从村里选聘同留守孩子有亲情、友情、邻里情的村干部、党员、“五老”担当,负责管好留守孩子双休日、节假日校外生活和安全监护。校内和校外“家长助理”组成的“双助理”,达到了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管理更到位,效果也更好。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立了一支上10万人的“家长助理”队伍。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