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剑生,祖籍福建,今年46岁。21岁开始参加工作,25岁自己开始做生意,27岁自己开始做生意,现是永佳建材经营部法人,裕景陶瓷郴州总代理,总部设在我市同新市场,且在南塔市场、燕泉市场均有销售网点,公司共有工作人员30多人,其中有15人是郴州本地的下岗失业人员。经商十来年中,将自己的十来个亲戚和老乡都带到郴州从事建材生意,目前他们也发展良好,为郴州市建设和人员就业贡献力量。
我是25岁人士了妻子黎李锦英,我俩结婚二十年了,几十年来相濡以沫,长期以来经营着我们共同的事业和家庭,从打工到自己做小生意到后来赶上国家好政策,逐步做强做大,一直到成立自己的经营部,经历过酸甜苦辣,才有了今天在建材行业中的一席之地。
生活中,我们本着夫妻恩爱、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自结婚以来,我们很少吵架,只为小孩的成长和学习发生过一些争论,因为我们懂得互相尊重,也深知夫妻吵架劳命伤财,更知道将有限的时间放在无限的事业中去,我们从打江山开始,一家人包括父母5人挤在不足20平方的出租房内,从吃馒头咸菜,从风里来雨里去的为人送货,我们彼此都在关心对方,互相鼓励和安慰,正是我们的吃苦耐劳,才能在当时的困难环境中赚取了经商的资本,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我的父母如今已经有70多岁了他们生活的很幸福,我认为主要是能让他们对我放心,他们身体健康了,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经营事业。现在我们全家人都住在一起,老少一堂,其乐融融,邻居都羡慕我们,说我父母儿孙满堂好夫妻,说我事业有成好财运。
这一点,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妻子,是她的无私精神在支持我的事业,支持这我的这个大家庭,正是有了这个聪明贤惠的妻子,我的事业才会有飞速发展,我的家庭才会和睦相处,我的同行才会和我相继患难,我的兄弟姐妹才会如影相随和我一起致富,左邻右舍才会相处融洽。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今天,我们能有如今这么快乐幸福的生活,是在她的一根主心轴的带动下,全家像一个和睦的大熔炉,将大家的心融合在一起,相助相继,其乐融融。
对老人方面,我记忆最深的是:2008年初的冰灾,天气寒冷,老人因严重感冒,我们立即去汽车把她送往亿元,是侄女陈凤日夜精心服侍,打针、买药。全家人都轮番对她的无微不至关心和照顾让她很快的恢复了健康,如今老人身体好了,能喝少量的酒,生活也能自理了。全家人在晴天时候陪她去散步或走人家,经常和老人叨家常,给老人讲故事、说笑话,逗得老人开怀大笑。老人逢人便夸家人好 ,是家人让她活的开心、舒心,才有这么高寿。
在下一代的培养方面,我们只生育了一个小孩,我们认为小孩不一定要多,更重要的是培养好,让他成为有用之材,小孩从小到大,没让我们操太多心,虽说读书成绩不是很好,但他一直在努力,这就够了,因为我知道人无完人,都有各自的长处。现在他也二十二岁了,读书毕业后在协助我经商,成了我的好帮手。他热爱工作、关心员工、乐于助人,多次为社会和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捐款,很受生意上朋友的赏识,这一点我很开心,如今对他的期望是好好做事,好好做人,再就是好好的成个家,给我生个健康的下一代。
对待生意同行方面,我们是宁愿多百个朋友,不愿树一个仇人。所以做人要低调,对人要大方,生意一个人做不完,将一些自己做不赢的事分给别人做,别人反过来也会同样的对自己。这样,大家都能够在和谐中经商,既是生意场上的伙伴,也是生活中的朋友。逢年过节,我们福建的老乡们都会在一起聚聚,相互祝福。兄弟和老乡们都夸我头带的好,跟着我来到郴州买了房,赚了钱,而且还很开心。但是我认为我只是做了我的本分,关键还是大家一帮人都好,本质好、素质高,也是我的福分。
如今,我及当年一起过来的老乡、亲戚大部分在郴州安家落户了,生活上,生意场上基本稳定下来了,生活条件也基本上好了,有时觉得我们能有今天,与国家的政策是离不开的,与社会上各界朋友的关怀是离不开的。今天我们是富了,但还有许多和我们当初创业时面临困难的人还不少,还有许多人生活中有困难,我们也应该去关心他们,奉献我们的一份薄力,让他们感觉一份温暖,我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家人、亲戚和老乡的支持。
2004年,郴州教育局首届“同新助学”活动中,我捐赠10000元为贫困学子献爱心,到现在每年还在资助。
2006年,为郴州遭受洪灾的灾民捐款3000元。
2007年,为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与政府部门联手,举办为期一周的“裕景杯”歌唱晚会。
2008年,为汶川同胞捐款5000元,老父亲还专门捐款200元。
2008年,为向构筑和谐社会出把力,和北湖街道办事处领导共同举办“裕景杯”和美运动会。
还有是帮助小区内的一些高龄老人,组织员工逢年过节给他们送去祝福、送去一些生活用品,因为我付出的是一小部分,对他们需要关心的却是暖人心的大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