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期的女性,肩负着工作与家庭的两副重担。她以满腔热情对待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作为一位妻子,她用自己的爱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她不愧为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敬老爱幼的好儿媳、好女儿;作为一名母亲,她和其它女人一样,用无私的母爱,细心呵护着孩子,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感染着孩子,为他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他一步步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践行着生存的价值。她既有传统母亲的慈蔼、善良,又具有现代母亲的理性和自强,她就是北湖区安监局党组书记谭志云同志。
一、奋发向上 做“四自”新女性
插队落户三年整,她正好赶上1979年第一批乡镇计生专干招考的时光,她有幸地被录取了,她战胜了年轻姑娘从事计生工作怕丑、尴尬,甚至于难堪的被动局面,克服了乡下工作艰辛和劳累的困难,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工作……
1984年10月,她产后被照顾夫妻关系而调到了郴城工作。满假后,她到了新单位从事办公室工作,承担文秘、妇女、工会、共青团等任务,各种材料、检查、活动接连不断,她除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也只能加班加点来完成工作任务。当初,婆婆不理解,认为孩子小,工作没必要这么干,并说要去找她的领导论理,她耐心向婆婆解释、沟通,还请出公公和丈夫劝说,婆婆终于理解了,但心疼儿媳太辛苦,并主动提出晚上由她来照看孩子,儿媳满脸笑容摇摇头说“谢谢妈!”
1998年6月,她调到了区煤炭石墨管理局工作,步入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生涯,单位刚成立不久,办公地点是租来的,党组安排她除分管党务、办公室、综治、妇女等工作外,重点是找地建“窝”。她找遍了郴城的大街小巷及临城的每个角落,终于从九处地筛选出一处最中意的廉价地作为建房用地。于是,购地、规划、报建、兴建等等一系列的协调工作接连不断。当她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里,14岁的儿子在家就会将她拖到沙发旁示座,并例茶送水,尔后端来一碗满满的、夹好菜的饭送到母亲手中,母亲欣慰地笑了。
11个春秋的安全生产工作,使她学会了“弹钢琴”。每逢雨季特别是暴雨来临,她总会与同事们下到基层查看防范安全措施或电话查问安全情况,特别是夜间的大雨她会入寝难眠。她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是“说就说清、办就办好,干就干成!”。她的做人之道是“坦坦荡荡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她的处事风格是:“坚持原则,以身作则,坦诚相待、以理服人”。
二、尊老爱幼 做明智的母亲
她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她们双方均为老大,婆婆是公公满15年警令带出来的家属,没有文化,只能在机关服务队工作,次子与丈夫相隔4岁,还有一弟一妹在上学,家庭条件不太好。婚后,她对公婆敬如父母,对丈夫的弟妹亲如同胞弟妹,丈夫的工资仍然交给婆婆支配(直到老三参加工作)。91年她赴深圳学习考察,想起曾听人说过,戴纯金耳环对老人的眼睛有好处,于是,她自己什么都没买,给婆婆却带回来了一对金耳环,还有就是慰问自己父母的食品、外甥侄子们的衣裳和玩具,与儿子的见面礼却是带他去郴州新华书店选他喜欢的书,母亲问儿子有什么想法吗?儿子认真地回答:“妈妈去好远的地方,不能带太多的东西,太辛苦了,我最喜欢的礼物是书”。
从儿子小时起,每逢过年过节或四位老人的生日,她都会带着孩子给老人们送钱送物,儿子便会祝贺一番,每逢家里有好吃的菜,若没外人,儿子总会住母亲碗里夹他认为最好吃的菜,她从不拒绝,总是笑着道“谢谢!” 目的是让儿子养成尊敬长辈的好习惯。
1999年,公公患了脑血栓,2000年公公病情加重,瘫痪卧床,从此陪护、喂饭、寻医都是她利用休息时间常要做的事,2005年6月公公不幸去逝,她主动与丈夫商量“我们回家陪妈去住些日子吧!”在外地上学前来吊丧的儿子立即称好。
三、以德育人 做明理的母亲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越来越重要,有了知识,有了能力不管走到天涯海角,面对的都是蓝天。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应从小培养的,帮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达学习开阔视野,进而感悟到生活的美好,也许比单纯地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更积极、更有效、更符合孩子心理成长规律。儿子九岁那年,母亲开始自修,晚上母子俩各自学习,并现身说法,告诉儿子人活到老学到老及学海无边的道理。平时要求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孩子人格的完善和培养上,做到对孩子既严格又体贴,把心灵塑造提升到第一位,让孩子成为一个会思考、善处事的人,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责任心,引导孩子诚信正直,什么是真、善、美,对待老师、家长要有感恩之心;对待同学要有乐于帮助之心;对待弱老要有保护之心。每当老师发动捐款捐物,他从不落后,大学四年中,他主动帮助同寝室的一位同届同系同学,衣服共穿,零花钱、餐票及学习用具等等儿子从不吝啬。每学年开学,儿子都会主动联同寝室或其他要好的同学为他资助部分学费,如今这位同学在深圳一家广告公司任设计师。
为使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习惯培养同步,她给予儿子自由、驰骋的空间,激发儿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常教导儿子“凡古之成大器者,必有与众不同的思维和见解。”从儿子识字起,她根据儿子不同年龄阶段订阅了不同时期的画册、《少年智力开发报》、《科幻》、《奥秘》、《环球时报》等刊物。从儿子5岁开始,她每逢周日都会用自行车托着儿子上少年宫参加绘画或书法学习班,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直至小学四年级。为使儿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她从儿子七周岁开始,每年暑假都会自费带着儿子外出旅行一次,她对儿子的要求是每到一个景点或每遇到一件事情,当晚就必须写出观后感或日记,且不能记“流水帐”,直至儿子13岁才结束这一活动。
四、勤俭持家 做明白的母亲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对这个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一些人和事也有了自己的思想,周未夫妻俩偶尔会带上儿子上影院观看一些科幻或革命传统片,并给他讲一些伟人是如何艰苦奋斗的故事,在他的潜意识中形成一种“勤俭节约”的理念,夫妻俩花钱从不大手大脚,慢慢地通过思想意识的教育和实际行为的强化,儿子也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当长辈们带他上街游玩时,准备给他买玩具或者是零食,他总是坚持只要一样或一个,从不多要。
2003年儿子高考了,专业必须得到所报考的院校参加考试,父母均因工作忙而不能陪同前往,于是儿子与一同学结伴而行,先后去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长沙等院校参加考试,且大多数院校专业成绩均合格,全国统考本科文化也超了线,然而儿子固执地坚持要全部填写本省综合院校的自愿,坚决不填专业美院,直到湖南师大艺术设计系开学报名后他才肯说出原委:本省综合院校年学费不超过壹万元,而专业美院最少得高出一倍的价位,我们家则集资购房,父母压力太大。
2007年,儿子就要大学毕业了,院校准备举行毕业作品设计大赛,同学们一个个康慨地准备参赛作品原材料,有的花上百余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儿子认为这不在于材质的昂贵,而在于设计的理念,于是他大胆地创作,仅用一元钱买了一大把一次性竹筷设计的作品,竟获得了全校一等奖。毕业后,儿子刚到家便找到父母非常认真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我们国家的游戏空间潜力很大,且大学里目前还没有这种教材,如果父母不急着需要我去攒钱的话,我想自学一年,再到上海交大游戏前沿参加一期短期学习班,然后再去应聘,学习班费用作我先借父母的”。父母对视笑着点了下头,表示赞同他的意见。
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显得异常关键,她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从小给儿子买一些励志方面的书,引导他在“逆境”中做到不慌不乱,自信乐观,看他在困难面前如何应对,并做到小到大逐渐深入,绝不轻视孩子生活中面临的一些小事情、小烦恼。让孩子在小事中体会到父母之爱,从内心深处有安全感。同时,鼓励儿子多做“思考题”、“附加题”,引导他敢于攻关破难的习惯,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攻克困难,使孩子懂得一个人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很重要,在前进的路上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志者不会被困难吓倒,应以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战胜困难。
母爱是一种胜于一切的感情,是一种甘心付出,蜡炬成灰的思想境界,她的儿子现在在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任游戏原画设计师,她为儿子今天取得的成绩而开心、自豪。同时,她将继续去努力、去付出、去践行“母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