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孝顺婆健康 尊老爱幼家和谐
作者:苏仙区妇联      发布时间:2010-04-15 12:51:55

记坳上镇李启艳一家

 

郴州市苏仙区坳上镇水塘村有这么一家人被四里八乡说称赞:由于媳妇们孝顺,大病卧床十三年的婆婆战胜病魔顽强地再次站了起来,并满心甜蜜地为享受天伦之乐。她们就是72岁的婆婆李启艳、儿媳杨见蓉、陈春燕、王玲妹、王桂红。

干农活,李启艳是女铁人。1938年生于坳上镇苏木头村的李启艳,于1958年与她心目中崇拜的现役军人曹兴海结为伉俪。在六十年代初期,为让丈夫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岗位上安心工作,她以农村女青年坚毅倔强的精神,在家独自一人担当起赡养父母、培育儿女的重任。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两个儿女的她,不但不缺集体工,还要挤时间为修盖自家的破旧的老房到三里外的瓦窑上每天挑回一担瓦,一连挑了3个多月,肩膀的血泡把衣服粘得紧紧的。1965年,丈夫响应国家大办农业的口号退伍还乡。起初一两年农活不熟,生产队分到各个劳力的劳动任务,她总是把丈夫的脏活累活揽在自己身上。在队上,她是唯独一个八分工的女强劳力。

做家务,李启艳是一把手。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后,她家是村里最闻名的户:栏里保持母猪8头,肉猪20余头;家里鸡鸭成群,田里烤烟、蔬菜长势喜人,年产粮食二万余斤,每年上交国家五千余斤;她家在80年代就是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因为贡献突出,她曾多次被各级政府评为“劳动模范”、“勤劳致富女能手”、“双学双比女能手”等荣誉称号。

教育子女李启艳也是一个好母亲。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媳妇们也成了村青年妇女中的养殖、种植能手。在家的两个媳妇继承了婆婆的优良传统,各自从事特色种植、养殖,年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她们的辛勤汗水换来的是家庭的和睦、家业的兴旺,使家人品味到劳动致富的甜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3年,年近六旬的坚强女人病倒了,在医院治疗一个多月仍不能坐立,医生会诊确诊除腰间盘突出外,还有严重的风湿类风湿,是很难治愈的顽症,建议出院。听到不能治愈的消息后,老人非常绝望,她想从床上滚下来了结自己,以免日后拖累家庭,拖累儿媳,无奈自己全身半点动弹不了,整日以泪洗面。儿媳们最了解自己的婆婆:她是一个体贴别人,最不愿意给添麻烦的人。 

孝顺的长媳妇杨见蓉、二媳妇陈春燕也都是被人称颂的贤慧善良、善解人意的好媳妇。俩位媳妇一边为婆婆擦泪,一边耐心开导说:“你老人家是为抚育我们、为撑持这个家病倒的,侍奉您是我们应尽之责;医院一时治不了,我们回家慢慢想办法。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兄弟姊妹也都很团结,完全有能力赡养您;您老辛苦了一辈子就在家好好休息,放宽心思养病,您的健康长寿就是我们的福气!”

安慰好婆婆后,俩位媳妇盘算如何把婆婆安顿好的具体事来。大儿媳杨见蓉知道婆婆生体不好怕冷将要长期卧床养病,被子必须要软要厚,她急忙把自己结婚的被子拿来给婆婆盖;二媳妇陈春燕明白,婆婆卧床就得靠我们照料,婆婆原来卧室在老屋里,既不光亮、惹蚊子,又与我们隔了巷,照料老人不方便,不如将婆婆的床安置在我家新房的客厅里。两人合计好后各自回家忙了起来,等到婆婆从医院回来,看到明亮的住房、宽大的床架、干净的铺盖,还有一台25寸的新彩电,感动得热泪盈眶。

婆婆卧床牵动着儿媳的心,在大儿媳杨见蓉的带动下,她们白天轮番着料理老人:给老人准备可口饭菜,一日三餐喂得细心,洗脸擦澡还有清水漱口、端屎倒尿不用说,每隔1-2个小时为老人翻动身体,每天晚上在老人的床前陪着说话、谈心、按摩、打爽身粉,经常勤洗勤晒老人的衣被;在寒冷天气,烧木碳和煤火怕老人中毒,她们轮流给老人暖被。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李启艳身上怎么也找不到这句话的影子。十三年了,在两儿媳的悉心照料下,老人身上没有生褥疮,床上、身上没脏物,房里没有半点异味。后来,王玲妹、王桂红相继成了老人的第三、四媳妇后,由于有了两位大嫂的好榜样,也非常孝敬老人。她们虽然在外工作,每星期都会带着孩子抽空回乡下老家看望婆婆,给婆婆说些新闻,为婆婆买药,买滋补品,还至真至诚地说:“妈,您在家安心养病,我们虽然在外工作,但我们也会用嫂嫂的那片心待您。你放宽心,只要对你的病有用,再贵的药我们也会为您买,我们给你钱不要省着,凡是对您身体有益的尽管吩咐哥嫂去买着吃,您的康复就是我们最大的希望!您健康是我们做子女最大的福气!”

儿媳们真诚孝顺的心感动着婆婆,同时,也让婆婆树立起了与病魔抗争的信心。两手掌变成了鸡爪,腿脚干瘦硬直,其疼痛可想而知,但老人从未叫一声疼;吃药打针,老人从不皱一下眉。卧床到第十二个年头,老人感觉疼痛减轻,于是开始了在床上自我锻炼,先练抬腿,后练转身。到2006年,这位倔强的老人竟然立身站了起来,在媳妇杨见蓉、陈燕的搀扶下,迈出了卧床十三年的第一步。

“李启艳老人又能走路了,还能做饭做菜抱孙子”,这话像春风一样在四里八乡迅速传开了,她们的左邻右舍清楚地知道这里饱含着杨见蓉、陈燕的多少艰辛;不知道地人们持怀疑“七十岁的人了,卧床十三年了,难道还能站得起来?”也有人说:她老人家大难不死,是好人好报的结果。然而,就是因为有这几个好儿媳,老人与媳妇们战胜了病魔----重新站起来了!!

老人与媳妇们“勤劳、端正、开朗、贤淑”的良好品质和她们家庭“互敬互谅、团结互助、家风淳正、尊老爱幼、携手致富,邻里和谐” 优良传统正在影响着、改善着周边的村民。

 

郴州市苏仙区妇女联合会

2010年4月15日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