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南学院基础医学课部药理教研室,有一个平凡的教师,她叫喻泽兰。可是她却用非凡的毅力,在逆境中扛起家庭和事业的两面旗帜。2006年,喻泽兰一家被郴州市创建办评为“五好文明家庭”,2009年,喻泽兰被评为“第七届湖南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2010年初,喻泽兰家庭又被省妇联推荐参加“第七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评选。
风雨同舟,夫妻共度患难
出生于1953年的喻泽兰有一个温馨的家。丈夫曹希武是郴州市化工局退休干部,结婚20多年来,夫妻相敬如宾,感情笃深,女儿湖南师大毕业后分配到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工作。然而,曹希武的一场重病打破了家庭的宁静,给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妻带来了生死考验。2003年,患有高血压的曹希武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急送医院抢救。当时,女儿还在外地读书,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这个瘦弱而又坚强的女性,使她坚定一个信念,不能让丈夫倒下。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丈夫的病情稍有好转。病中的他虽不能言语,不能动弹,但眼角的泪花却是对妻子最大的安慰。然而,住院后不久,丈夫再次出现颅内出血,病情迅速恶化,转入了ICU病房。而此时的喻泽兰,彻底放弃了已经准备一年的职称英语考试,在紧张、焦虑和不安的煎熬中,全心全意在医院守着。在丈夫进入ICU病室的几天里,有2个同为脑溢血的病人因抢救无效而离世,让她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她虔诚地为丈夫祈祷,希望出现奇迹。也许是妻子的诚心感动了上苍,第七天,丈夫有了知觉。医院破例让喻泽兰进重症病房探访丈夫。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和妻子的细心照料下,曹希武度过了危险期,留下“右半身失去知觉”的后遗症。出院时,医生嘱咐要用井水熬中药辅助治疗,喻泽兰只好每隔2-3天到几公里以外的郊区去取井水回家熬药。曹希武不愿接受“生活不能自理”的现实,心理有些焦躁不安。喻泽兰教授工作之余,给爱人读读书报,讲讲国内外时事,让他消除寂寞,开阔心胸,慢慢地接受现实。她每天给爱人擦洗、敷药、按摩,帮助他做康复训练,不断地变换花样为丈夫补充营养。天气晴好时,搀扶着爱人出门晒晒太阳,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曹希武也渐渐体谅妻子的苦心,自觉地做身体康复训炼。在家里,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他也能尽最大的努力减轻妻子的负担。
爱岗敬业,巾帼独领风骚
喻泽兰有许多头衔:湘南学院教授、药理教研室主任、湖南省教育厅“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药理学”带头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药理学”负责人、郴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等等。在学校,身材瘦小的喻泽兰是以“能吃苦、做事霸蛮、不计个人得失”出了名的。家庭的压力没有压垮她的意志,她仍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去从事她所喜爱的事业。仅2006-2008年,喻泽兰共完成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等课程1194个总课时,学生满意率为95.4%。几年来,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获湖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2项。作为药理学教研室主任,她重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重视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2006年,省教育厅“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开始申报,经学校推荐,药理学科代表湘南学院与省内其他高校优势学科参与竞争。作为一所新升格的本科院校,要成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难度大,困难多,也毫无经验借鉴,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喻泽兰作为学科带头人,力挫群雄,药理学科以绝对优势获选省教育厅“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随后,她再接再厉,带领教研室人员成功申报了省级精品课程。几滴汗水,几成收获。喻泽兰教授主持完成的CAI课件《肾上腺受体激动药》曾获湖南省高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2004年,她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的“荷叶中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血脂异常的调脂效果研究”获郴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被学校奖励记“二等功”。2007年, 喻泽兰被授予郴州市“优秀教师”称号并记三等功,2009年,被湘南学院评为“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