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甘同味 相濡以沫
作者:北湖区妇联      发布时间:2010-04-02 11:07:47


 

——记北湖区月峰瑶族乡十寺村离任村干部陈彩秀夫妻

 

“风雨中,我们已携手走过了46年,我们还将携手期待更加美好的明天”。

陈彩秀,女,汉族,生于1939年8月,现年70岁,中共党员;邓圣先,男,汉族,生于1929年11月,现年80岁,中共党员。二人夫妻恩爱,和睦相处46年,尽心照料不弃不舍;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携手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十里八乡的乡邻们都很羡慕他们……

陈彩秀曾是郴州市北湖区月峰瑶族乡十寺村的农村基层干部,1966年至1993年先后担任月峰乡十寺村妇女主任、村副支书、村支书,于1971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邓圣先1951--1954年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被分配到月峰乡中心完小当老师, 1971年至1979年任保和乡中心完小校长,1979年任月峰瑶族乡中心完小校长,1984年退休,1960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俩人于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时候相遇,一见钟情,而后开始了三年的爱情长跑,婚后夫妻恩爱,生活甜蜜,先后生下三儿一女。如今儿女都已成家,两个老人与小儿、小儿媳、孙子一起生活,老爱幼、小尊老,和睦相处共同生活。

夫妻二人在生活中是恩爱有加,与邻里关系那是亲如一家人,在工作中也是先进模范,任劳任怨,亲和力十足,曾多次被单位评选为“五一先进工作者”和“区劳动模范”。陈彩秀还连续担任三届郴县、北湖区人大代表,是整个月峰瑶族乡优秀妇女的代表人物。

夫妻二人本想着退休后,儿女大了可以享享清福,可1985年刚退休的丈夫邓圣先患了糖尿病、肾结石,引发高血压中风,生命危在旦夕。经全力抢救,命虽保住,但医生说恐怕以后行走很困难,这对陈彩秀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二人正在计划着美好的晚年生活,却出现这种变故。虽然医生说了以后想行走很困难,但是陈彩秀毫不放弃,走访各大医院、寻求民间神医、请教专家教授,不管什么办法,但求一试。此后9年时间,陈彩秀每天煎药喂水、扶起躺下,天气好点就扶着丈夫出门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更是坚持为丈夫按摩,每次几个小时,每个关节每块肌肉都要按到,9年来从未间断过。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不同。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1994年,陈彩秀的小儿子邓志勇修车时左腿被炸断,生命垂危。经历再一次的打击,陈彩秀没有被打倒,又一次带着儿子走访各大医院、寻求民间神医、请教专家教授。为了给儿子治伤、接假肢花了十几万,用光了家中所有省吃俭用的积蓄还欠下亲戚朋友一大笔钱。

不管冬天有多长,它总会过去。苍天不负有心人,奇迹发生了,邓圣先经过妻子陈彩秀9年来不间断的努力,终于能慢慢站起来了,还能缓慢地行走。两人的小儿子邓志勇已装上了假肢,每年用上一千多元的药物就能得到控制了,现在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夫妻二人教子有方,四个儿女现都已成家立业,大儿子邓志清在郴州市交警支队车管科任副科长,大儿媳谢应玲任北湖区农业局副局长;二儿子邓志红在福建漳州飞行师某团任团政委;女儿邓志兰在北湖区华塘镇任计生专干;小儿子邓志勇虽然身残,但志坚,现在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曾经看到许多恋人卿卿我我,更看到过许多年轻的伉俪山盟海誓,都说白头偕老,佳偶天成,但又有多少劳燕分飞,能同甘不能共苦,能共苦却不能同甘。

但陈彩秀、邓圣先夫妇就认我们由衷地体会到了什么是恩爱夫妻:那就是相互的扶持,相互依赖,相互关爱,相互帮助……更重要的是同甘苦,共患难!

真是“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恩爱苦也甜!”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