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康凤,女,1952年出生,大专文化, 1973年参加工作,1975年入党,先后担任衡南县妇联主任、县委宣传部长、县纪委书记,1998年至今任衡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为湖南省十一届人大代表、衡阳市十三届人大代表。在各个岗位上,她都能认真履行职责,大胆开展工作,用自己的干劲、执着、热情,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华章。近年来,她领导下的衡南县人大常委会获得了“衡阳市文明单位”、“衡南县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县直机关最满意服务单位”、“基层最喜爱的部门”等多种荣誉,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市先进人大工作者、市优秀人大代表,2010年更喜获湖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一、积极进取,大胆开拓,创新人大工作卓有成效
自担任衡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以来,她带领一班人积极行使决定权、监督权和人事任免权,做到了“有为、有位、有威”,使衡南人大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许多单项工作走在了全市甚至全省的前列。
——抓重大事项审议决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有新成效。2005年,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衡南实际,她主持制定了《衡南县人大常委会关心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重大事项的规定》,在衡阳市县级人大常委会中率先推出这项制度。2009年,为了促进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衡南县人大常委会在衡阳市又第一个推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处理办法》。通过这些举措,较好地解决了地方人大常委会过去常常出现的审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实的问题,为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起到了较好地促进作用。几年来,衡南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自己出台的规定办法,先后就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等40余个重大事项进行了审议,作出决议决定20余个,有力地推动了衡南县域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如2006年8月,根据县人民政府的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咸塘行政区划调整事项,她带领县人大常委会一班人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作出了从我县划出两个行政村用于建设武广高铁衡阳站的科学决定,既支持了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又维护了百万衡南人民的利益,更为衡南的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抓监督工作,在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上取得新突破。石康凤常说,人大要想有位、有威,必须有所作为。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主持衡南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期间,衡南人大监督理念更加科学、监督方式更加多样,监督效果更加显著。一是开展执法检查,确保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先后组织开展全县性执法大检查30余次,听取和审议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报告100余次,就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审议意见500余条,一一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整改。如2000年,在《工会法》执法检查活动,督促全县企事业单位全部建立健全了工会组织。二是开展代表评议活动,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分别在2000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共对10名副县长、80名局长进行了述职评议。共提出述职意见600余条,促使政府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对700余个问题作了整改,提高了其依法行政水平。如2004年,在县建设局长述职评议中,顺应民意依法免去了不称职的局长职务,增强全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群众意识。三是加强司法监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促进公正司法,她主持制定了《关于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办案责任追究监督办法》,并带领人大常委会通过群众来信来访等渠道,加强对具体案件的事后监督。十年来,共督促司法机关纠正错案100余件,督促有关部门处分违法办案人员26名;督促法院执行案件40余件,执行标的600余万元,帮助企事业单位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抓人事任免工作,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有新作为。为了做到党的领导与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的有机结合,为党和人民选好干部、用好干部,在她的推动下,衡南县人大常委会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免程序上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一是实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察法律素质。先后有8个考试不合格的人员被暂缓任命。二是实行任前考察了解,听取基层部门意见,注重听取群众意见。三是实行任前询问,让组成人员直接感受拟任人员应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四是颁发任命证书,同时注重任后监督,推出了对任命命人员的届中了解、书面述职等新举措,从而增强了任命人员的人大意识、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
二、排忧解难,乐于奉献,群众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石康凤同志出生于衡南县近尾洲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又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的,她对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群众的疾苦了然于心。作为一名女领导干部,她用自己特有的细心、知心、贴心、关心回报着群众对他的厚爱与支持。
----关注企业职工。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针对我县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职工生活困难的现状,石康凤多次建议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国有企业实行改制。1998年,我县原物资公司破产改制受阻,公司负责人在多方反映未果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求助于县人大常委会。石康凤组织县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员认真研究了《破产法》和相关政策,积极向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反映,争取上级领导支持。通过协调,终于使这个公司被依法破产,甩掉债务6000余万元,公司职工也得到了妥善安置。2003年,石康凤在原衡南县萤石矿联点时,针对该矿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现实,又鼓励支持该公司在全县工业系统率先进行破产改制成功。使这个老矿重新焕发生机,近年上交国家税收屡创新高, 2009年,在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下仍上缴税收1650万元,实现了为国家增税、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良好局面。物资公司和萤石矿改制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全县71个国有、集体企业先后改制,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关心困难群众。石康凤很重视信访工作。她认为“信访是送上门的民情,搞好信访就是直接为老百姓办实事。”在担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后,她通过采取配备专职信访员、完善信访制度、领导轮流接访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人大信访工作。并以身作则,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用自己的真情行动,化解了一个个来访者心中的困苦和疑惑。鸡笼镇刘德贵的儿子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多罚了8000元。刘曾上访中央、省、市、县公安机关,均未得到很好处理。由于总在上访,家务没人干,农活没人做,家中一贫如洗。石康凤知道情况后,热情接待了他,认真听取其诉说,到相关单位详细了解其情况,最后亲自督促有关部门帮他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问题,使该案最终得到了公正处理。石康凤也很重视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2004年,她发现有些地方农村五保老人由于不能及时领到供养金,导致生活困难后,一方面组织省人大代表捐款10余万元,进行重点走访慰问;另一方面,又召开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县五保户供养工作汇报,向县政府发交办函,敦促政府改变了五保户供养经费的拨付方式,使全县5000多户五保户都能及时足额领取供养金。2009年,她又组织县人大常委会再次听取和审议民政救灾救济工作,建议县人民政府将五保户供养标准从每年的1000元提高到1200元,以保障全县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此外,她还多次在省、市人大会上提建议,呼吁政府进一步健全农村贫困群众救助制度。
----关爱妇女儿童。曾干过13年妇女工作的石康凤,对妇女事业特别关注,为保护和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她是尽心尽力。如在县人大常委会每年开展的“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中,她督促相关部门对全县的育龄妇女开展免费生殖健康普查;她带领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为保障妇女的政治权、文化教育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财产权、婚姻家庭权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2年,她调查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衡南有不少孤儿辍学外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建议县委县政府出台制度,让县直机关单位对口资助这些孤儿入学。她的意见引起了重视,县委县政府于当年组织86个县直机关单位对口资全县386名孤儿上学,并跟踪负责到让这批孩子顺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为止。在这次活动中,她个人还选择了联系点栗江镇一个名叫王帅的孩子作为资助对象,每年开学之际,她都会准时给孩子送去学费和基本生活费,有时还利用下村闲暇之际,去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她的帮助和关心下,目前,小王帅已完成小学学业,而且并没有因为父母双亡对生活过度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