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溆浦 大山有群“妈妈”老师
      发布时间:2010-03-24 10:43:43

2010年1月25日凌晨2点,溆浦县北斗溪乡学校,8岁的梁涛哭醒了。

住在学生寝室的许俊安老师发现小家伙尿床了,赶紧将其带到办公室,许老师从两个热水瓶里倒出热水,帮梁涛洗了个澡,并换上干净衣服,不停地安慰小家伙。

梁涛的爸爸妈妈都在广东打工,平时爷爷奶奶带,也就是常说的留守儿童。在溆浦县北斗溪乡学校,从小二到初三共463人,像梁涛这样的留守儿童有395人,占了85.3%。老师帮学生擦屁股洗澡,成为常事。老师值周员同住学生寝室,半夜巡查给学生盖被子,成了一项基本制度。这些措施让这个贫困边远山区的小学,连续16年被评为溆浦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贫困边远山区的“留守学校”

北斗溪乡离溆浦县城70公里,交通、信息闭塞,办学条件极差。因新生孩子少,各村小2年级以上孩子都集中到乡学校上学。最远的学生20多里路,为了方便和安全,2~9年级学生统一在学校寄宿。学生年龄结构不均,小的8岁,大的17岁,人数又多,老师却只有24人。这些隔代教育带大的孩子娇生惯养,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有次,向喜连老师听到学生梁绪佳说的一句话,吓了一跳。“家里反正没人管我,没人关心我想什么。”11岁的6年级学生,说出的话如此低落老成。梁绪佳的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他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年纪大了,管教顽皮孙子力不从心,又常宠爱过度。久而久之,梁绪佳养成独来独往的性格,很叛逆。还有孩子寄住亲戚家,如3年级的阳文华。由于爸妈感情不和离异,法庭把小文华判给爸爸,但爸爸又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年岁已高,不得已寄住在姑姑家,加上家庭破碎带来的阴影,造就了他孤僻的性格。“爸妈都离婚了,他们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照顾我。”这些学生较少感受到爱和家的温暖。在调查中得知,由于缺乏管教和约束,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表现自由散漫,时间观念差,经常迟到、旷课,沉迷于网吧和游戏厅,有些甚至成为日不进校、夜不归宿的“浪子”。由此引发的心理病症,如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等,成了乡村学校教育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实施值周员陪睡负责制

给远离亲情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这是学校领导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大量调查和征求家长意见后,学校去年率先实行值周员陪睡负责制。也就是晚上8点30后,值周的老师也睡在寝室,男女寝室各一名。值周老师的床铺位于门口的位置,夜里还得每隔一两个小时巡视一次,带年龄小的孩子上厕所。家长把七、八岁的小孩刚送到学校时,都很担心,怕不安全。但这一制度实施后,彻底消除了家长们的顾虑。二年级张君宝的父亲张贻喜还专程到学校表示感谢,“我把孩子交给他们很放心,我可以专心在外打工”。这种在偏僻山村寄宿制学校进行的探索,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有望在全县推广。学校还被授予“留守儿童管理”先进单位,留守儿童管理经验现场会也特别选在该校召开。

给学生擦屁股洗澡洗衣服


 

学校订的规矩是,做学生学习上的老师,生活上的父母。特别是低年级的班主任,安排上尽可能以女老师为主,她们像母亲一样给小孩子洗澡、洗衣服、洗碗甚至擦屁股,耐心教给他们生活常识。有许多次,学生拉肚子、梦里小便弄脏了裤子、被子,老师校长一起洗。

8岁的罗会、9岁的刘艳华,在采访时被问起这些事,害羞地躲到了妈妈老师的后面。11岁的金昊已经读5年级了,自己还记得读2年级时的丑事,上完厕所不会擦,每次都是老师来,一边擦一边教。现在,他有时还会帮其他孩子擦屁股。 从孩子和孩子爷爷奶奶嘴里知道这些。不少家长从深圳、江浙等地打来电话表示感谢老师。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有每个家长的电话,经常跟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学校还开展爱心感恩教育,教他们如何孝敬爷爷奶奶。一系列的措施,使学生进来后,留得住,学得好,吃得开心,玩得痛快,没有流失现象,也无责任安全事故发生。家长在外务工安心,代理家长监护舒心。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