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角别有天地----浏阳市高坪镇株树桥村先进事迹 江敏敏
作者:熊志山      发布时间:2010-03-24 09:31:55

拐角别有天地 我叫江敏敏,家住浏阳市株树桥村,九零年高中毕业拜师学中医,三年来汤头歌决倒背如流,出诊查病样样都通,毕业时恰逢村卫生室实施承包,可由于家境贫寒连几千元的承包费都拿不出,看着父母难为伤心的模样,我选择了外出打工,想到改行放弃付出多年心血和努力的医学事业说心里话我心如刀割。

93年9月时值劳动局协助深圳市联兴电子厂招工,于是我毅然报名参加了考试,当时七百多人考试只录取170人,而我有幸被录取了,到厂方后再次通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拨,我被分到了写字楼人事科。签订了三年合同,三年时间里我利用人事科不要加班,报读了深圳大学经营管理夜校学习班。带着掌握到的人事管理、经营管理的经验、以及几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想到自己创业。

96年10月我果断放弃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辞工与同事北上到武汉经营服装生意,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时于汉正街利济路口最繁华路段花6000多元的高价租得一门面,做来料加工兼自做服饰批发生意,我们到深圳中英街进一种布头是按称重量买卖的,价格便宜且花色面料繁多,加上聘请上等的设计师,半年来我们尽赚二十多万,自认为还算精明的我们了解市场动向却忽略了武汉的生意人,自有古话“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所有设计的服装款式花色半年后全部被人复制,价格比我们低2-3个百分点,在我们找不到策略超越同行的情况下,一年后,98年5月生意兴隆的“江氏服饰店”就此隐退汉正街,销声匿迹。后来才找到失败的原因,他们了解到我们进货渠道后团购进货,价格更低,复制别人的东西他们少了设计、制板等高额费用,作为地主的生意人很快就利用他们的智慧,手段以及团队精神挤跨了我们。

原以为就此成为富婆的我们,只能携着打满补丁的生意经静坐思过。后来总结经验我们失败重要的原因还有是我们缺乏行业技术,自己不懂技术,聘请设计师的费用以及设计款式的更新速度也是我们不能起死回生的一个重要瓶颈,自问:要是我们其中有人懂设计,我们也不会走的这么惨不忍睹!

生意虽然惨败,但也使我视野开阔了,见识增长了,内心的观念更新了,更让我懂得技术的重要性。98年9月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浏阳河畔,进入一家大型的服务行业当经理,凭借自己多年的人事管理经验,我如鱼得水,企业效益直线上升,两年时间增开了两家分店,得到老板赏识的同时我也看到了此行业的发展前景,它就是我们的朝阳产业第三产业之一:美容美发行业。2000年辞职重返深圳,开始了我的学艺之路,怀着一份做事业做大不如做精的信念,我选择了美容方面较难的技术活——三绣技术,所谓三绣即绣眉、绣唇、绣眼线,是在人脸上做文章的活,它技术含量很高。为了技术更加精湛,一年内我往返于深圳、上海、北京三个城市的几所美容名校,吸取了各自的技术精髓。2001年8月8日,倾我所有资金在浏阳市北正北路,拥有了自己的专业美容院,为了怀念我的服装店,店子取名叫“江氏美容院”,为了体现行业文化,招牌下挂着一条标语:“江氏只贴心女人”,店内的标语是:“新的技术是江氏的根本,好的口碑是江氏的生命”。我每年要花两万多用在技术提升和新技术培训上。

凭着扎实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口碑,我的事业终于扎根于这生养我的美丽土地上,为了拓展事业,我开始招收学员,手把手教她们,几年来我解决了上百人的就业,我的技术也更进一步的得到了发挥。2004年在浏阳市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业纹绣工作室,东南西北四乡的好多镇上都有我的技术加盟店,省城都有好多慕名而来的客人,年收入突破了十万元。

事业已步入正轨,2007年党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在政府和各部门领导关心和支持下,我和弟弟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环境在自己家乡株树桥村合资创办了“敏德肉牛繁殖场”,由此解决了家乡多人的就业问题,大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养殖业。为农民朋友添增了一条致富之路。

今天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大会,聍听领导的鼓励,并且任由我倾诉一路上的苦与乐,在此由衷的感谢政府领导及村领导对我的关心与重视。在此我也祝福我的同仁朋友,作为一届农民子弟,在危难中我们做到奋发图强,在安逸中我们依然要自强不息!让我们在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下,创造另一番新天地,让我们的生命之花绽放!生命之花怒放!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