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辛苦只为民—记新宁县山镇水源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兼妇女主任李春香
作者:陈昌进      发布时间:2010-03-23 10:25:59

 既有着女性的温柔细腻,又不乏男人的执著刚强,更有着为村里脱贫致富、扎实苦干的精神。她就是山镇水源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兼妇女主任李春香。

1958年,李春香出生在山镇水源村,这是山镇最为偏远的山区村。全村共有110户,452人,耕地面积551亩,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群众生活贫困。1976年,18岁的她从新宁卫校毕业回家从事“赤脚医生”的职业,也就在那一年,她当选上了村妇女主任。从此,她一心扑在基层干部的岗位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1986年当选村主任,1997年当选村支部书记,2008年当选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直到今天,村里群众都说,“确实是干实事的好支书,她为我们办了很多实事,如果没有她,就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的生活。”

1988年,李春香刚当选村主任一年多,为尽快找准路子,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她与村支部书记李祖雄一起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利用村里山地荒地面积多这一实际,聘请林业站技术人员指导设计,在全村打了一场植树造林战役。她自己主动垫资8000余元,为群众购买杉苗数万株,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全村共荒山造林二千余亩。现如今,这些杉苗已长成茂密的树林,全村老百姓光凭销售杉树一项平均每家就增加收入3万余元。全村通过杉树出售和楠竹销售加工实现了脱贫致富。

以前,水源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生活照明一直依靠本村一台两千瓦的小发电机,每晚发电2、3个小时照明,群众生活极不方便。为解决群众用电问题,1995年,李春香与村支部书记李祖雄多次找领导、找电力公司,请求领导帮助解决这一难题,相关领导被他们的执着深深打动,同意为该村立项架设高压线路。县电力公司12月进场施工,当时已天降大雪,村、支两委一班人每天早上6点天刚亮就出工,带领群埋电杆、架电线,晚上又到各组安排第二天10余人的出工,并协调线路占地纠纷,每天忙到凌晨3、4点才回家。通过10多天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过年前两天完成了高压电线路通电,全村群众从此过上光明的生活,而李春香却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家里。

1997年,李春香当选村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为水源村的出路寻良方,立志要通过5年努力,实现村内通程控电话和通公路。那时,这“两通”可是全村人民最大的心愿,部分群众有畏难情绪,说根本不可能实现,而李春香却信心加倍。1999年,她数十次跑县电信局找领导,先后十余次找联村县领导,请求将水源村纳入程控电话安装村的圈子里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批准了这一要求。通过电信局实地勘察,通讯线路长达10余公里,共需电杆100余根,造价很大,加之交通不便,光电杆、电缆运输就是大问题。在这关键时刻,李春香主动带领村男女老少,8人抬一根电杆,20人抬一捆电缆,4天时间,将所有电杆和电缆全部运送到位。经过一个月的辛勤努力,村里终于架通了程控电话。

村里通了电和电话之后,李春香又开始着手修建入村公路的工作。2003年,乘着“村村通公路”项目的东风,她开始带领群众修建通村公路,当时,县交通局勘测,公路全长8公里多,共计需要集资70余万元,全村人平需集资1200余元,当时对于群众来说,开异是个天文数字。但李春香并不放弃,她一边带领公路指挥部成员白天进村入户深入做工作,动员大家集资;一边在外联系募捐资金,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顺利集资40余万元。公路开工后,李春香亲自担任指挥长,不管天晴下雨,天天蹲守在工地上,组织民工肩挑手提,安排机械施工,每天光上下走路就近40余公里,鞋子磨破了5、6双。晚上她还要到各家各户收集资款,处理矛盾纠纷。就这样,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拉通了近8公里的通村公路,也实现了全村组组通公路的目标。

在村里,李春香还兼容村计生专干,她把妇女同志当亲人,为她们排忧解难,经常为她们讲授计划生育知识,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带领她们种植药材致富。10多年来,水源村一直保持着计划生育“一类村”的称号。

水源村在2006年到200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县文明建设先进村”,李春香也连续10余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干部”、“优秀村干部”,连续两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村里人都说,我们有一位这么好的“领头雁”,何尝不能过上小康生活。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