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竞风流,人生写华章——衡阳华南出版装璜彩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爱平
作者:衡阳市妇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0-03-11 09:36:41

 在祁东,在衡阳企业界,有一个平凡的女性,她自强不息、艰苦拼搏的奋斗精神;她大胆创业、勇于创新的传奇经历;她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慈善之举……,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三八”红旗手。她——就是衡阳华南出版装璜彩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爱平。

1965年出生的李爱平,文静姣美,柔弱得象个大家闺秀,可就是这样一位弱女子,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现已成为拥有固定资产2200万元的民营企业家。她创办的公司年产值2800万元,年上交税收160余万元,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286人。近几年来,公司多次被省市有关部门和祁东县委、县政府授予“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优秀民营企业”,“纳税先进单位”,“新闻出版物合格企业”等荣誉。她本人先后当选为全国杰出创业女性、湖南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衡阳市十一届人大代表,衡阳市第二届“十大杰出女性”,省、市“优秀企业家”,市“巾帼建功标兵”,模范共产党员。祁东县第九、十届党代表。她奋斗的历程,成功的业绩,令人由衷地钦佩。

一、工作不怕苦,她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时代女性风采

1982年高中毕业后,李爱平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招工进了祁东皮革厂。当时的皮革厂,生产比较红火,但由于生产出来的皮箱档次较低,款式陈旧,技术含量不高,只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所以,推销就成了一道难题。许多男同志都不愿外出风餐露宿、遭人白眼去搞推销,于是厂领导找到了进厂不久的李爱平。李爱平哪知其中的艰辛,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二话没说,干起了推销业务。

第一次出差是到衡阳市各县乡去推销皮箱,预计时间是4天,谁知整整一个礼拜仍杳无音信。家里急了,厂里也急了,一个姑娘家单枪匹马,万一出了事,怎么得了。于是打电话到各县四处寻找。直到第八天,厂里的电话响了,话筒里传来了李爱平的声音,还说所带皮箱已全部销完,现带着巨款在某镇供销社旅社,请厂里火速派人来接。自此,李爱平和推销结上了缘,一干就是六年,成了厂里响当当的推销明星。

皮革开发公司下属有一个城关印刷厂,1988年纸紧张,印刷厂等米下锅,无法开工,厂领导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接连派了几位同志外出进货,都无功而返。于是厂领导将目光转向了李爱平。李爱平二话没说,打点好行囊,只身来到了零陵造纸厂,找经营厂长、供应科长,找仓库保管员,采取“泡蘑菇”的战术,硬是批了5吨纸回来。李爱平出名了,可伴随而来的是风言风雨。有些人说李爱平是靠“美人计”来搞供销业务,也有一些好心人规劝她:一个女孩子经常在外跑,将来找对象都很困难,劝她及早回头。对此,李爱平淡然一笑。

九十年代初,在市场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全县的乡镇企业面临困境,李爱平所在的祁东县皮革开发公司也是如此,于是她向领导建议实行优化组合,并主动牵头负责,成了集产、供、销于一身的“顾命大臣”。她早上6点不到就到厂里软化皮革,对100多种化工原料和20多道工序进行处理。特别有道叫卷钴的关键环节,更是马虎不得,下午6:30将猪皮放进去,早上6点半取出,足足要12个小时,稍微多时或少时都会造成产品不合格,都将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李爱平豁出去了,每天休息不到3个小时,白天处理完皮革,晚上又去调货,渴了就饮自带的白开水,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那段时间,李爱平瘦了10多斤。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称赞。

二、下岗不失志,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胆略勇做市场经济弄潮人

1995年 ,李爱平所在的公司由于设备落后,管理不善,负债累累,已濒临倒闭。李爱平下岗了。面对困境,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出路问题,而是与她面临同样困境的职工姐妹们,她不顾个人风险和工作的艰难,带领30多位下岗女职工,大胆承包了公司下属的城关印刷厂,而且承包金额每年高达10万元。而厂房和设备不足25万元。承包后,自筹资金80万元,对该厂进行全面改造,增添了新的设备,大胆使用人才,外树形象,内炼素质,强化管理,通过不懈的努力,业务不断扩大,企业终于起死回生,60多位退休工人的退休工资有了着落,同时安排下岗职工40多人,当年向国家上交税金11万元,向单位上交承包款10万元。

李爱平承包城关印刷厂前后5年,不仅稳稳地保住了工人们的饭碗,还累计向国家交纳了100余万元的税款,企业呈现生机。到2000年,承包期已满,何去何从,必须作出痛苦的抉择。早在1988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李爱平就转了干,按政策,5年后可调出企业单位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事实上,像她这样务实、肯干又有能力的人,许多单位也愿意接收。一次,有一个单位表明了接收李爱平的意向,厂里的工人们听到了风声,都立马围住了她,许多姐妹们拉住她的手说:“不要走,你不能走啊!你走了,吃皇粮了,我们怎么办呢?”望着昔日患难与共的兄弟姐妹,望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李爱平犹豫了,是啊,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吃不吃皇粮,调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本人也许轻松些,但职工们怎么办?那些原来就下了岗的职工,将面临第二次下岗。于是她与丈夫商量,决定与下岗职工同甘共苦。为了更新设备、引进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她提出企业改制的新思路,建议把印刷厂变成股份制企业。可是职工没有钱,同时也有方方面面的考虑,迟迟不愿入股,在这种情况下,李爱平陷入了沉思中,她深知自己的“家底”只有那么厚,办企业如果稍有闪失,不仅自己血本无归。而且会连累年迈的父母和并不宽裕的亲人们。然而,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道路,那前面就是万丈深渊,就是地雷阵,也应义无反顾。她用自己的全部家产担保,同时向亲友借了六个房产证向银行贷款,并通过其他融资渠道,先后筹集资金500多万元,于2000年重新组建洪桥印刷厂。为了尽快采购到配套设备,过小年时,别人都返回家过年了,她却出差在上海、广州,当她赶回祁东时,已是鞭炮声声、万家灯火,许多家庭坐在桌前吃团年饭了。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李爱平精心调理和全体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李爱平不仅把原城关印刷厂的职工接纳了,而且解决社会上包括原县国营祁东印刷厂的下岗职工160多人。2003年上交国家利税近50万元,省、市、县领导多次到该厂视察指导工作,对她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都认为一个女同志把一个企业办得这么红火,真不容易。

三、成功不自满,她以更加远大的抱负追求新的发展目标

李爱平成功了,可她从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她清醒地认识到,创办企业使自己增长了才干,增强了管理能力,增添了资本存量,如果仅满足于此,那只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要想有所作为,应借此平台,展翅高飞,把企业做大做强,她在工作中逐渐认识到:要把企业做强做大,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社会多作贡献,作为企业老板必须具有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决策才能。自己只念过高中,对企业管理只有粗浅的体会,没有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她觉得自己要有一个学习的机会和提高的过程。1998年10月,省乡镇企业局组织全省优秀企业家去中央党校学习,李爱平作为衡阳市的选送代表,有幸听到了中央党校教授们的讲课,通过2个月的集中学习,她学到了很多知识。回来后,她又报考了湖南省委党校,被录取在经济管理专业学习,经过三年刻苦努力,她接受了系统的基础理论教育,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现已成为一名经济师。

企业的兴旺,人才是关键。为了把企业做强做大,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拥有自己的份额,她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引进人才。李爱平深深感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她求才若渴,只要是印刷方面的技术人员,不惜登门拜访、重金聘请。许多人冲着李爱平对事业的那一份执着、冲着她礼贤下士的诚意来到了该厂。现已引进高级技师5人,大学生6人,专科生10余人。二是加强管理。在人事管理上,她实行“竞争上岗制”,她将全厂分成“管理”、“生产”、“营销”三大块10多个重点岗位,每个重点岗位都定了用人用工指标、生产经营工作目标和两个文明建设指标,然后,公开竞标,能者就位。在劳动管理上,实行“岗位责任制”,每个岗位都定了“责任目标”和“责任效益”,定期进行责任考核。在费用管理上,推行了“费用包干制”。在技术管理上,推行了“多轮驱动制”。在工资管理上,推行了“绩效挂钩制”,拉开了工资和福利档次,对企业贡献大的员工月薪高达1000—2000元,一般的员工月薪500—800元;在质量管理上,李爱平视企业产品质量为生命,她说,企业的好坏,质量是关键,因此,她推行了严格的“连环把关制”,从制版设计、排版,到印制、装订,再到修边、包装,环环严把质量关,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下道工序,不准包装,不准出厂。三是拓展空间。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实现更高更远的发展目标,李爱平与丈夫及众员工商议决定把洪桥印刷厂更名为衡阳华南出版装璜彩印有限公司。并取得了新闻出版物许可证,成为省新闻出版印刷定点企业。2003年5月经省新闻出版局检查验收,该公司被评为衡阳市新闻出版物合格企业,现在该公司已正式承印了省新闻出版局、出版社相当一部分业务,如教育出版社、少儿出版社印刷业务等,并已取得了湖南省非税收入票据印刷资格。2006年已正式承印了湖南省非税收入票据印刷业务,还承印了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的业务。

四、致富不忘本,她以满腔的爱心回报社会

李爱平出名了,她的事迹还感动了于来山、黄建国、李友志等省领导。但她很谦虚,她说:“风筝飞得高,是靠了线的牵引,自己能够成功,是靠党的政策好”。下一步,她准备筹资1000万元,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现在已在衡阳市白沙工业园区征地50多亩,准备将厂房再度扩大,招聘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再增加一条塑胶彩色包装线,争取安置500名左右的下岗工人再就业。李爱平富裕后,她以满腔的热情回报社会,甘为社会多作贡献。近几年来,她每年主动向国家纳税60多万元,企业接纳安置下岗职工286人,去年被衡阳市定为再就业基地。2006年我县发生洪涝灾害,李爱平同志义不容辞捐款5万元,2008年文川大地震捐资10万余元,为受害群众建设美好家园作出一份贡献。

回报社会、奉献爱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更离不开员工的齐心协力。为企业员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为了回报社会,她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几年来,公司累计捐资80万余元,支持乡村公路建设,支助贫困学生上学和支持禁毒委员会的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