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当留守儿童的守望者---花垣县吉卫镇腊乙村村民田金珍
作者:省妇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0-03-10 20:49:11
湖南省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100周年大会典型发言材料
(2010年3月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姐妹们: 大家好!我叫田金珍,是花垣县吉卫镇腊乙村农民。今天,能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之一,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心情十分激动,这说明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受重视。关注留守儿童,缘于我收破烂的经历。2001年,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我不仅干农活,而且挤时间走村串户收破烂。有一次,在一栋破房子里,看到一个大约十来岁、头发蓬乱的小男孩,坐在床上一堆烂棉被里做作业。原来他的父母去广东打工,已经三年没回家了。20多天后,下了一场大雪,我心里放不下这个孩子,就冒雪走了15里路去看他,老师说他离校出走了。又有一次,碰到一个叫龙燕的小姑娘。她告诉我,三岁那年,妈妈出去打工之前,和她在门前种了一棵桃树,妈妈说:“我不在家的时候,你要给桃树浇水,等桃树长大了,我就回家。”妈妈走后,小龙燕天天给桃树浇水,浇了一年又一年,桃树终于长大了,开出了非常漂亮的花,可是妈妈还是没回来。还有一次,我在吉卫看到一群人在围观,我挤进去发现是两个女孩,一个七八岁,已晕倒在地上,一个十一二岁,正蹲在一边哭。我喊醒小女孩,她叫龙荷兰,妈妈在很小的时候就跟别人走了,爸爸出去打工一直没回来,她们与8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因为太想爸爸了,听说爸爸在矿山,两姊妹就瞒着大人走了100多里,上矿山找爸爸,没找到,回来的路上,又累又饿就晕倒了。这些可怜的孩子和他们可怜的故事,就一直埋在我心里,我能用什么办法帮助他们呢?赶集时,看见有人在卖苗歌碟,我突然想到,如果把这些孩子的遭遇拍成短片,做成碟子,不就有更多的人了解他们了吗?拍电视短片谈何容易,但我暗地里做了一个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决定——自己当编导!我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就用自己的语言,用女儿的作业本,整整写了5本。写成以后连名字也不会取,《千里寻母记》还是后来摄影师取的。2003年6月19日,我瞒着丈夫卖掉了家里的两头肥猪,换得2000元钱。我大女儿龙冬梅自告奋勇演姐姐,请母亲同我一起收破烂的龙乾勇演弟弟。电视剧终于开拍了。地点选在龙潭矿山。剧本别人都看不懂,我就自己当导演,边拍边讲怎么做;没人会化妆,我就自己弄;没有化妆品,就用锅灰代替;没有钱,我们就从家里带吃的上山;没有地方住,我们就搭在矿山打工的老乡家睡……我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视剧的拍摄中。起初不理解的丈夫,挑着铁锅、大米和菜来了,摄影师也被深深打动,没收我一分工钱。电视剧第一次播放是在我们村里,那天来了好多人,有的是来凑热闹的,也有的是来看笑话的。但最后,所有在场的人都哭了,被千里寻母的剧情所打动。一曲爱的呼唤很快就在湖南、贵州、重庆边区的苗族群众中流传开了。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电视剧,我出钱把《千里寻母记》录成了300个碟子,在赶集时发给村民们,又寄给在外面打工的家长。许多打工的家长看了后,纷纷回到了儿女身边,长年在广东、浙江等地打工没回家的,也抽空回来看望老人和小孩……看到这些,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感觉到自己做的是对的,自己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因为拍《千里寻母记》,很多媒体开始来采访我,有《边城视听报》、《今日女报》、湖南卫视《乡村发现》、中央电视台《讲述》和《半边天》栏目,还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和深圳卫视《大爱无疆》栏目做客。有人说,我出名了,肯定有了很多钱,还坐飞机、上电视……这些风言风语,我很不好受,其实在我心里,我一点也不希望有《千里寻母记》的存在,更不想出这样的名。但是,我很庆幸自己做了这一件事。因为《千里寻母记》,我与《中国母亲网》走到了一起,与那些关心留守儿童和农村苦孩子的许多母亲走到了一起,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点事。通过她们,我已经为吉卫、补抽等15名留守儿童找到了资助人。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北京做完《实话实说》节目回来的火车上,一对陌生夫妇认出了我,他们拿出500元钱硬塞在我手中,回到家后,我用那500元钱资助了排吾乡两个留守儿童,我代表孩子感谢他们。在《实话实说》节目中,我认识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叶敬忠教授。叶教授告诉我,目前,除了把留守儿童接到父母打工的地方就近入学外,中国在近一段时间内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只能靠孩子们自强自立。叶教授的话,对我很有启发。我们村里的小学,有70多个留守儿童,2006年寒假,我和学校商量后办了一个“留守儿童自强班”。自强班的任务主要是辅导孩子们做功课,鼓励他们自强自立,教他们做人做事,帮他们纠正一些不良习惯。让我感到高兴和意外的是,每年寒暑假都会有一批志愿者来到这里担任补习老师,这帮了我们很大的忙。现在,留守儿童已引起社会的特别关注。在我县,已率先实施“两免一补”,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已落实了15000名留守孩子的代理家长;有2100名外出打工家长在相关政策的感召下回乡创业。每当我看到以前的留守儿童重新围绕在父母身边,看到他们脸上甜甜的笑容,我就感到特别欣慰。我坚信,只要大家行动起来,人人献出一点爱,留守儿童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