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100周年大会典型发言材料
(2010年3月6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现场可能有好些朋友认识我,我是卢光琇,今年71岁。古稀之年的我今天站在这里与各位年轻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缘于对妇联、对广大妇女同胞的深厚感情。1988年,当我的首例试管女婴诞生时,由于过度的劳累,我病倒了。是妇联,将第一个全国荣誉——全国三八红旗手颁给了病床上的我。今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是世界妇女的重大节日,省妇联请我在纪念大会上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27年前,当我放弃做了17年的外科医生,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人类生殖工程研究时,我只是想完成父亲终生的心愿。今天,我发现,生殖遗传学才是我毕生挚爱的事业,人类干细胞研究是值得我用生命去浇灌的花蕾。我父亲卢惠霖20年代末留学归国,最大的心愿就是发展中国的遗传学。然而穷其一生,老人始终没能获得一个施展所长的平台。他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为父亲争口气”成了我最初的动力。正是这种动力,才让我这个40岁的外科医生毅然舍弃旧业从“童子功”开始苦练,白手起家创建我国第一个试管婴儿实验室,50多岁4次出国学习以求技术攻关,面对各种阻力、压力时能够咬牙坚持。做冷冻精子实验,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精子来源问题。组里有3个男老师,本来他们捐一点就可以用来做实验,但那个谈“精”色变的年代,大家都不肯,实验不得不停了下来。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不得不想别的办法。我请了一个在采煤场当厂长的高中同学帮忙,同学马上找厂里的工人说定了。没想到由于走漏了风声,第二天取精子时,整个煤场沸沸扬扬像过大年,工人们敲打着饭碗脸盆高喊“献精啰,献精啰,某某要献精啰”。那些原来已经说好的工人碍于面子,死活不答应。回到家里,丈夫知道了事情经过,为了支持我的事业,第一个捐献了精子,实验这才得以起步。1981年,也就是改行后的第三年,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人类冷冻精子库。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试管婴儿研究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我大受鼓舞,暗暗发誓:“就是拼掉生命,也一定要做成试管婴儿!”此后,我基本吃住在实验室。有一次为了连续观察胚胎的体外发育,我在实验室里整整呆了三天三夜,胃痛得倒在地上。为了试管婴儿,我不再有时间顾家,大小事情都扔给了丈夫;为了试管婴儿,我在实验室里埋头做实验,甚至不知道学校在评职称,同学中除了我都升了副教授。天道酬勤。1988年6月5日,我省首例试管婴儿顺利诞生。2天后,国内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又来到了人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我“孕育”的试管婴儿却花了整整8年时间。此后,我将先进的生殖技术与遗传工程相结合,又发展了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等一系列衍生技术,试管婴儿成功率提高到50%。2008年,我们采用降调节超常方案,将试管婴儿成功率提高到65%。由于该方案采用的是国产药,费用至少降低了1万元。上个世纪90年代初,转基因技术还处于科技前沿。可实验发现,直接将转基因技术应用于临床,将产生一些不可预料的新疾病。怎么解决这一问题,1994年,我将目光转向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和治疗性克隆。我们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终于在1996年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批共6只克隆小鼠,比克隆羊多莉还早了一年。1999年,首次成功构建了人类体细胞治疗性克隆胚技术。2001年成功分离、培养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建立了国内第一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进而建立了有245系的干细胞库,为根治糖尿病、帕金森症等常见难治性疾病打下了基础。担任省政协副主席和民主党派九三学社领导的经历让我有得有失。失的是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我的研究能够进展更快。得的是提高了我对国家科技改革敏锐的洞察力,提高了统筹管理的能力,走上了产学研一体化之路。2000年,我们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委干细胞研究的重大项目资助。2004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我们组建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注入2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投资需1个多亿,绝大部分资金要自筹。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无数次招商引资。但现代社会太有诱惑,太多的企业急功近利,他们不愿投资这种收益遥远的事业。我们必须寻找有远见、有造福人类理想的合作伙伴。2009年,湖南高新投出资1000万元入股,拉开了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化运营的序幕。如今,坐落在长沙河西高科技园区的“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大楼已落成。我们在干细胞领域也有重大突破。我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胚胎干细胞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完全纯合的人类孤雌干细胞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克隆胚,美国华尔街报作了标题为《当西方还在纠缠于论理争论时,中国已经在干细胞领域遥遥领先》的整版报导,英国泰晤士报也作了题为《中国领跑人类克隆研究》的报导。如今,71岁的我仍然能一年365天工作不辍,仍然可以通宵加班只睡3个小时,仍然可以每周三天按时开专家门诊,仍然可以一肩挑起三个单位、五个领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而精力充沛。这要归功于我爱好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我曾是省女子篮球队队员并参加了第一次全国运动会。这更要归功于父亲对我的言传身教。父亲一生光明磊落,治学严谨。他告诫我,要“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今天,我仍然以这样一种轻松、畅快的境界幸福地生活、工作着。因此,笑在其中,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