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山县人民医院提起穆芳英的名字,没有人不为她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责任感和对工作的认真劲所折服,也没有人不为她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的为病人无限关怀,无私奉献的品行而赞叹,她脚踏实地,坚忍不拔,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儿科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平凡的事业诠释了一名儿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
穆芳英同志现为龙山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1990年从衡阳医学院毕业以来,一直在医院儿科临床第一线工作,在20年的工作生涯中她走出一串闪光的足迹,多次荣获单位和县级“先进工作者”“行业服务明星”等光荣称号,2007年被当选为县、州两级人大代表,深受广大职工和患者的信任和爱戴,在成绩和荣誉后面,穆芳英同志付出的是无数热情和勇气,倾注了极大的身心和汗水。
作这一名儿科医生,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及精湛的医技,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使自己的技术得到提高,几乎每天都在病房中渡过,有危重疑难病人,更是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时刻观测病人的情况,不断调整抢救治疗方案,2002年在周边县市首次诊断了一例“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 97年以来,龙山县不断出现了一些病例,他们的症状同“病脑”相似,头部CT表现为“基底节对称性低密度灶”,开始死亡率极高,后来经她全面分析,查阅大量的医学文献,总结经验教训,确诊这类病是因缺乏维生素而引进的“脑型脚气病”,并大胆使用维生素B1治疗,使死亡率大大降低,受到了同事及家属的一至好评;今年5月,她收治了一名“呼吸暂停综合症”患儿,先后呼吸暂停达50多次,那段时间她几乎日日夜夜都在科室。经过她的精心救治,十多天后病人转危为安,病愈出院,穆芳英主任总是与病人、科室24小时联系通畅,有时深夜接到病人家属的电话,穆芳英都是毫无怨言的赶到病床前,她常说“最严重的病,医生都不能放弃治疗,只有让病人看到医生有信心,病人才会有信心。”
无论除夕或者是春节、中秋或者端午,多少个节假日,她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她是母亲、她是妻子,医生的职责使她不得不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丈夫因工出差翻车受伤住院她没有陪他,女儿的学习与成长、家务操持的责任全部落在了丈夫的身上,女儿得了肝炎住院的日子,年迈的母亲跟她讲应该抽点时间多陪陪女儿,但是她说科室满是幼小的生命等待她救治,在她的脑海里病人就是她的亲人。一连几天她都没有去看女儿。后来当她来到女儿的床前,她眼里满含着泪水,她知道那泪水是对女儿和丈夫的谦疚。
穆芳英主任看病,不分贫穷贵贱,不论亲疏远近总是用心编织一叶叶方舟。有一位住苗市凤溪彭姓新生儿,患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肺炎,病情十分危重,因其母妊高症行剖宫产住院治疗,几乎用尽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其父母出于无奈,准备放弃对新生儿的抢救,穆主任得知这一消息,迅速发动全科同志为其捐款捐物,并亲自为其献血200毫升,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了炎症,止住了出血,使母子均平平安安地病愈出院。家属深受感动,请来了当地电视台,将这一事迹在全县范围内广为宣传。穆主任常说:“有些患者及家属对看病的信心几乎是处于崩溃边缘,在和他们交流时笑得和蔼一点,把病情讲解得清楚一点,耐心一点,病人有什么困难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一点,这些对我个人而言,只不过是多花了一点时间和精力而已,对病人而言,挽回的是健康和生命。只要病人有一线希望,我们做医生的决不能放弃”。所有被她医治过的患者都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和震憾。
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是农村病人,今年8月,一例经她确诊为“组织细胞增多症X”的患者,其父母不相信并偷偷带患者跑到省城大医院检查,当他得知两地诊断完全一样时,其父激动地说:“我们那里也有这样的好医生,这确实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啊!”然后又回到了龙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直到治愈出院,比到省城治疗少花费4000元。穆芳英同志从不接受病人的红包,还绞尽脑汁的为病人节省医药费,她严格要求科室的医生,能不检查的项目,决不给病人检查,能用便宜国产药,坚决不用昂贵的进口药。尽量让病人住院时间短,早日出院。她常常对科室的医生说:“我们给病人省钱,把这钱放在治病的刀刃上,就是延长病人的生命”。
在当今这个经济浪潮不断涌动的社会,人民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地区之间的待遇差别越来越大,造就了许多的优秀人才流向大城市,龙山县人民医院近几年来先后有十多位获得高级职称的医生流向了省、州和外省。这些人才的流失,对龙山县人民医院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对贫穷的龙山是一种损失。由于她医术精湛,2008年她被调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任儿科主任,在那段日子里许多她曾经医治过的病人家属打来电话,话语中尽是挽惜和无奈。“你走了我们的小孩怎么办,你回来吧”。同事来长沙送病人告知她“你走后我们那里的儿科转走了十多位病人。穆老师,你还是回去吧”。夜深人尽的时候,这些话常常一遍又一遍在她脑海里出现,使她彻夜难眠,心里常常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她知道那是生她养她而又缺医少药的故乡在牵挂她、呼唤她。于是她毅然放弃了长沙优惠的待遇和舒适的环境,回到了她的故乡——龙山,回到了培养她多年的县人民医院。她常说她舍不得这里的病人,舍不得纯朴的乡里乡亲。
“党和人民培养了我,病人把生命的希望交给我,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不辜负这沉甸甸的希望”,穆主任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非典期间,还是手足口疫情时期,或者狂犬病例出现,穆芳英同志作为专家治疗组的成员、人大代表,人民信任她,她总是奋不顾身战斗在第一线,无论多累多困,疫情就是命令,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她的身影。20年来穆芳英同志把自己的青春倾注在龙山的医疗事业上,这20年她在临床方面共诊断、治疗、抢救出院病人50000余例,治愈好转率达98%,在出色的完成临床治疗工作的同时,穆芳英同志还承担着繁重的带教学习教学任务,多年来立足于医院完成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教授学生,为人师表,遵循医学科学规律,讲究方式方法,注重实习和进修人员的基础素质,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被多次评为“优秀带教老师”,多年来通过不断实践和在上级医院进修,她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在省、州医学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其中《小儿经皮肤吸收有机磷中毒13例误诊分析》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上发表,同时在《中医儿科杂志》、《重庆医学》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通过自己幸勤劳动,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多次被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受到县政府嘉奖,2008年穆芳英同志被当选为州、县两级人大代表,近年来,在她的带领下,龙山县儿科的业务有了迅速的发展,经济指标从以前的年总收入80余万元,增至200多万元,社会效益反应良好,成为院内重点专科,在周边县市影响深远。
这就是穆芳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奉献,无怨无悔,努力突现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