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县妇联“三重厚礼”赠驻莞女农民工
作者:嘉禾县妇联      发布时间:2010-01-29 21:28:32

每逢佳节倍思亲。嘉禾县妇联情系在东莞的3.5万女农民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嘉禾县妇联在嘉禾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来华率领下,携手县民歌艺术团和县总工会等部门组成的慰问团驱车千里,在驻地政府的支持配合下,为驻莞嘉禾籍女农民工送上“三重厚礼”。

乡情浓郁的文艺演出

乡情是一种依恋,是一片难以割舍的情感田园。你在他乡还好吗?元月22日至25日,嘉禾民歌艺术团来到嘉禾籍流动人口农民工聚集地:东莞市常平镇、大朗镇、樟木头镇和石龙、园洲(惠州)交界地,在驻地的文化广场为农民工兄弟献上了4台精彩的文艺演出。喝一杯倒缸酒,唱一曲伴嫁歌。晚会节目有歌颂盛世的欢乐舞曲,有原生态的嘉禾民歌;有幽默诙谐的小品,有动人心弦的演唱。歌舞《欢聚一堂》《共创辉煌》《喜歌堂》把观众带入欢乐的海洋;民歌《赶麻雀》、《亲亲故乡人》、《半升绿豆》、《嘉禾从远古走来》、《娘知女儿一片心》、《嘉禾我可爱的故乡》仿佛让人回到故乡的怀抱;《喇叭催姐早出嫁》让人感受民俗的魅力。每台精彩纷呈,散发浓厚的乡音乡情,展示亲切淳朴的艺术魅力,现场观众台台爆满。一位来东莞多年的嘉禾妇女老乡说:“太精彩了,太感动了,这是我到东莞30年来的第一次,家乡的领导没有忘记我们在东莞的女农民工,这次千里迢迢来演出仿佛让我们回到了亲人的怀抱。”一场场具有浓郁乡情乡音特色的慰问演出使在东莞的农民工浓烈的思乡之情在虎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得以慰藉。嘉禾县妇联和艺术团负责人表示,艺术团的最大心愿就是为老乡们增添更多的节日气氛,也向她样传递一个信息:无论他们身在何处,家乡人民永远与农民工心连心。

雪中送炭的访贫问苦

嘉禾在莞8万农民工中有约3.5万妇女,有一小部分人因病因灾仍处于贫困或特困状态之中。在外贫困农民工牵动着县委、县政府县妇联领导的心。新年到了,他们是否吃得饱?是否穿得暖?县领导无不记挂。元月23日,嘉禾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来华,来到在大朗务工的嘉禾籍农民工李知元家中,当李县长得知李知元妻子因皮肤烧伤不能劳动,还需大量医疗费,自己靠打两份工养家糊口时,李县长深情地给李知元送上慰问金,动情地说:“老乡,县委、县政府很关心你们在外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得知您生活困难,我们特意来看您来了,希望您多保重自己身体,树立信心,有什么困难我们跟您一起想办法,共度难关。相信通过努力一定会过得更好!”。几天时间里,领导们深入到东莞常平、大朗、樟木头、石龙、谢岗等农民工聚集地,对一部分因患严重疾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因意外灾害受伤致残或失去双亲的孤儿、遵纪守法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53户嘉禾籍贫困农民工家庭和生活较困难的嘉禾驻东莞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会员进行走访慰问,这次走访共计发放慰问金2.65元。在送去慰问金的同时,也送去了家乡党和政府及妇联的问候和关怀。

内容翔实的维权指南

授之以鱼不如授以渔。慰问团为了宣传务工常识,普及法律知识,在嘉禾籍流动人口聚集地派发了500本由县妇联和总工会编印的《农民工维权手册》。该手册对维权机构的领导机构和网络设置、与驻地政府部门的互动格局有明确的提示和规范。既有劳动法律知识,又有就业指导常识;既有维权服务热线电话,又有帮扶网络机构名单;既有驻地政府部门的联系方式,又有家乡机构的帮助电话。可谓一册在手,维权不愁。来自龙潭镇的老李语言功能有障碍,一次被人非法打伤,并被诬陷为“小偷”,通过《农民工维权手册》老李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维权知识,通过维权热线老李联系到嘉禾县驻东莞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老李获得帮助,最终得以恢复名誉,并获得医药费等赔偿款6000元。为更好服务在外农民工,维护驻地稳定,还聘请律师免费为嘉禾籍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免费为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担任法律顾问,免费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仅2009年,该维权中心提供各种咨询服务3500余人次,帮助解决各种生活困难25余件,帮助就业120人,调处纠纷15件,提供法律援助10起,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