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靖州县妇儿工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怀化市妇儿工委的精心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国六十周年大庆为契机,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全面实施《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为主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加强领导,优化妇女儿童生存环境
为了切实解决实施《两个规划》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妇女儿童生存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县委、县政府切实把妇女儿童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一是今年5月13日,县常委会议会专题听取了妇女儿童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解决《两个规划》重点难点问题的具体意见。二是县政府于6月召开了全县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全县各乡镇人民政府(管委会)分管领导、妇儿工委专干、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联络员共11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2005年来我县《两个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通报了指标达标情况,对各乡镇(管委会)、成员单位的工作进行了总结评比,将《两个规划》涉及的56项重点指标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对2010年未能达标的12项难点指标进行了形势分析,并明确了具体责任分解与落实,研究解决的对策措施。三是今年11月30日,由县政府办牵头,召开了县妇儿工委副主任联席会议,研究制订了《妇儿工委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年终检查工作方案。全县共组成4个检查小组,分别由政府办、财政、教育、卫生部门的妇儿工委副主任任组长,抽调2个成员单位工作人员为成员,于 12月1日-4日对全县16个乡镇(管委会)及34个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进行了妇儿工委工作目标责任制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评比情况。
二、各司其责,全力推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如期达标
一年来,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充分履行各自工作职责,认真对照年初目标管理责任制, 尤其是中期监测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强化各自的工作任务,共同推动《两个规划》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如县委组织部门不断加大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今年共提拔妇女干部22人,其中正科级6人,副科级16人;跨单位交流、换岗位交流女科级干部18人;培训女入党积极分子279名,新发展女党员82名;在县委党校举办4期干部教育主体培训班,培训女干部51名;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选派1名女干部到省委党校、12名女干部到市委党校学习。目前全县21个政府工作部门中,有12个领导班子已配备女领导干部,党政机关中担任党政一把手的女干部14名,全县共有女乡镇长2名,女党委书记1名。县人事局在公开招考公务员时认真贯彻男女平等的原则,杜绝性别歧视。在今年公开招考的56名工作人员有27名为女性,公开招考的10名公务员中有5名是女性。教育局继续巩固“普九”成果。全县3-6岁儿童入园率达98.01%,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小学巩固率99.9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1.84%。县扶贫办扶持农村妇女大力开展了产业开发,扶持种植杨梅的妇女专业户80余户。县水利局投资709万元,完成11处农村安全供水工程,解决了7000名贫困妇女家庭饮用水困难。县司法局为贫困妇女提供免费法律援助30余起,发放法律知识宣传扑克牌2万余份。县广电局加大了对妇女儿童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市以上电视台播放有关妇女儿童的的电视新闻8篇。县公安局加大了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案件的打击力度。统计局加强了重点数据监测统计培训,6月上旬在县人武部对乡镇(管委会)妇儿工委专干、成员单位联络员共50人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点监测统计数据业务培训。县民政局将农村特困妇女优先纳入农村低保,加入农村医疗合作,共救济461户实行计划生育节育措施后后遗症的两女户和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妇女,救济资金达9.7万元。县工商、质监、妇联、文化、科协、团委等部门5月集中开展了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整治网吧活动。县环保、林业、水利、建设、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积极协配合,建成了我县污水处理场和垃圾处理场。县劳动、民宗、残联、计生等部门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妇女儿童的活动。目前,全县已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妇儿工委协调,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拓宽载体,真切关爱弱势妇女儿童
1、继续开展关爱高危贫困孕产妇活动。今年,在副县长、县妇儿工委主任杨桂兰的带领下,深入到全县16个乡镇(管委会)走访慰问了41名高危贫困孕产妇,为她们送到了救助款2万余元。
2、进一步关注贫困弱势儿童群体。一是对全县0-14岁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开展了“心希望计划”免费普查活动。共摸底患儿76名,检出25名。二是开展了以“同在蓝天下,共沐爱心阳光”为主题的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活动。组织妇联、县关工委、教育局、团县委等单位在“六一”和中秋期间共同走访慰问全县400余名贫困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节日礼物和学习用品,县妇联还组织了杨春兰等10名爱心妈妈与乐群小学10名特困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对子,长期开展帮扶活动;三是为贫困患病儿童肖水清、谢超靖向全县发出捐款倡议书,共募捐资金15000余元;四是为杨凤元、彭俊等13名贫困女童争取来自深圳热心人士的助学款2万余元,让贫困弱势儿童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3、切实关爱农村基层离职妇女干部。通过调查摸底,对全县连续工作15年或累计工作20年的且年满55周岁的76名农村离任村妇代会主任建档建卡,积极向县委常委汇报,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以靖办发[2009]7号《关于印发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离任村妇代会主任定期生活补助发放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她们争取了定期生活补助。
四、夯实基础,加强妇儿工委能力建设
一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继续加强妇儿工委办公室建设,完善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乡镇(管委会)妇儿工委及各成员单位及时调整和充实分管领导、专(兼)职人员,文件资料做到有专人管理,有专门档案。
二是深入调研,加强指导。乡镇(管委会)妇儿工委和县妇儿工委及各成员单位广泛开展了有关妇女儿童工作的调研,共撰写涉及妇女儿童与政治、经济、教育、卫生等方面的调研报告、信息材料70余份。如县妇联撰写了《靖州县妇女维权现状及思考》、县委组织部《靖州县女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查与思考》、县卫生局撰写了《靖州县儿童健康问题调研报告》、县公安局撰写了《靖州县拐卖妇女犯罪的现状及对策》、县残联撰写了《靖州县精神病患者的调查报告》、县劳动局撰写了《靖州县灵活就业女性现状调研》等等。一年来,我县共在省、市级媒体发表反映我县妇女儿童工作的电视新闻报道、调研报告、领导讲话、信息报道共计30多篇。
三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为提高乡镇(管委会)妇儿工委专干和各成员单位联络员的业务素质,组织了13名基层工作者到市委党校妇干班学习培训,既增长了她们的知识,又开阔了她们的眼界,使基层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四是特色工作。全县共建立17个妇女儿童发展事业基地,3个县级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乡镇、31个乡镇级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村。
一年来,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县《两个规划》实施进展顺利,妇女儿童事业有了较大进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妇女儿童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城乡妇女儿童发展不均衡,妇女参政水平偏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不容忽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基层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不够等等,这些都还需要各级政府和各成员单位共同努力,齐加改进。 2010年是《两个规划》终期检查年,我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两个规划》的实施为主线,以促进妇女儿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为重点,以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为根本,研究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大协调力度,合力攻坚,推动有关部门狠抓落实,推动《两个规划》目标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