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为民,民必理解;真心为民,民必拥护”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折射出竹市镇杉木村党支部书记谢录红那颗一心为民火热的心。谢录红,女,现年52岁,杉木村党支部书记。谢录红同志自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能主动学习党在现阶段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党委、政府的决定,勤政为民,恪尽职守,认真履行村党支部书记职责,能团结和带领村委、支委一班人,勤奋努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村风民风有了较大改观。
杉木村是竹市镇的大村,该村在她的引导和带领下,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镇的前列。
一、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增强村级班子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上任伊始,谢录红就着力思考杉木村的发展大计,狠抓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教育,突出重点,在提高班子执行政策水平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入手,并针对个别党员认识不清,方向不明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认真分析、个别谈话,帮助他们在认识上找差距,在行动上找原因,使支部全体党员在耐心细致的工作中受到教育。“欲正人,先正已”,想要把杉木村搞好搞活,头等大事就是要先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调动起领导班子成员创事业的积极性。同时,她及时向镇党委进行汇报,并多次和有关人员谈话沟通,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经过努力,村里情况很快趋于正常。通过这一事件的考验,班子成员更团结,关系更协调、干劲更充足。
为了提高无职党员“上岗”能力,谢书记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议事制度等渠道,增强农村无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在抓好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突出抓好中青年党员实用技术的培训,优先在党员中扶持和发展重点专业户、科技示范户,让他们成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充分发挥党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各自然村深入开展“党员定岗定责为民服务”活动,为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载体,引导无职党员成为“发展经济的领航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科学技术的辅导员、勤劳致富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进一步带动党风、民风的根本好转,促进整个农村的稳定与发展。
除此之外,谢录红还注重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的作风建设。几年来,凡是重大决策都要召开联户代表会议、群众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讨论,实行村务公开。支部成员洁身自爱、廉洁自律,坚持与腐败现象作斗争,做到了不吃、不拿、不卡、不要,保持支部班子的纯洁,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搞好民主制度监督,推进民主制度建设
完善村务工作制度,搞好建章立制工作是加强村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村两委会缺少会议纪录,许多会议决定得不到落实的情况,他首先理顺会议制度,明确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并要求重要的村务工作必须经村两委会讨论,实行民主决策。接着,根据上级下发的村务工作规则,她又结合该村实际,帮助细化、完善各项村务工作规章制度,内容包括日常村务工作管理、财务管理、民主决策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为深化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规范村干部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有利于新村发展,正确引导村民用好选举权,她会同上级部门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参加了选举的每个环节,保证了选举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一心为民办实事
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从不轻易承诺,而一旦作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实现。几年来,谢录红始终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把为民办实事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1、筹划建好了村级活动中心。依托村级活动场所,把各种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联合起来,整合优势资源、畅通销售渠道、构建信息网络,积极指导和引领农民致富 在村级阵地设立信息栏、广播站,及时传达有关政策和传递相关信息。将监测到的水稻病虫害预测及防治措施等情况通过村级信息栏、广播站及时转达,使农户在最佳时期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提高了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效果。
2、配合上级做好了“竹城路”与“沪昆高速路”的征地与补偿工作。“竹城路”与“沪昆高速路”在杉木村路段的征地类型比较复杂,有鱼池、培苗场、水渠、水稻地,需要拆迁的建筑物也比较多,征地拆迁任务重、时间紧。谢录红带领班子成员对沿途红线内的地上附着物和涉及着的征地户进行了调查、核实,把握征地户、养殖户的实际面积。积极宣传进“两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有关补偿标准,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从思想上、行动上来支持“两路”的建设;并且积极做好有关的补偿工作,按照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处理好有关征地拆迁补偿;及时化解一些矛盾,对群众提出的一些要求,认真分析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的状态。
3、开展便民服务,进一步落实党员承诺制、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在谢书记的带领下杉木村开展了村干部全程代理制的便民服务活动,把村民需要办理的事情交由村干部到乡政府集中办理,简化了程序,缩短了办事时间,方便了群众,拉近了干群关系,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
4、排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谢书记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群众看到村干部尽心在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
5、积极响应党的方针政策,关注村民的生产生活。谢书记深入百姓家中对困难户、老人进行摸底,发放补助资金,积极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群众利益无小事,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不论事情大小,只要政策允许,他都尽心尽责地去解决。如帮助村民落实招工、困难户的补助、联系农业新技术等。
四、致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把杉木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谢录红十分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有计划地对村民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国家、爱集体”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特别是今年结合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把“四爱”教育继续引向深入,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政治思想素质,涌现出大批好人好事。在思想教育中,她还注意发挥党员的骨干、桥梁作用,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村党支部除抓紧普及教育外,还重视成人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她还坚持对村民进行普法教育,开展自管自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形成学法、讲法、守法的良好风气。同时,督促村委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防范、教育、调解、管理等措施落实到户。近几年来,杉木村没有出现刑事案件和重大事故。此外,还与村委会一同牵头,共青团、妇女、民兵组织配合,成立了村计生协会、移风易俗理事会和治安联防队等群众组织,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为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党支部在村里办起了农民科技培训学校,聘请有关技术人员,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以农村远程教育播放、科技知识电视录像等形式,定期向群众传输农业技术,课按季节走,让科技走在前。为带领群众致富,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党员干部率先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每个干部学习一种农业技能,积极开展奔小康农业知识竞赛活动,引导党员发挥表率作用。
如今,漫步在杉木村的街道上,两边是一排排相连的两层楼房,马路宽阔,村容整洁,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弥漫着泥土气息的空气中回荡。
在以谢书记为中心的党支部带领下,杉木村党支部连续被洞口县、竹市镇授予“优秀党支部”光荣称号。2008年,她本人也被洞口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5年、2006年、2008年连续被竹市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2004年被评为优秀人大代表。通过全体村干部的共同努力,杉木村各项工作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群众对村干部和党员的满意度也逐步提高。谢录红同志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群众的信任,是党员乃至全体干部的楷模。
谢录红同志就是这样一位深得群众敬佩的村支书,是群众喜爱的领头雁,所做的工作看似平凡,也是一位党员干部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这位村支书能长年累月这样长期地坚持下来,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名符其实的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