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以来,居住在炎陵县船行乡长旺村高山上的王石牛夫妇辛勤劳作,饱尝酸甜苦辣,除了生儿育女,还赡养、服侍着双方父母辈和祖父母辈共6位多病老人。
每餐为百岁外婆单独做菜
11月17日下午,记者一行徒步1个多小时到达长旺村麻子坳组时,这里已是一片冰天雪地,王石牛家低矮的土坯房里却显得非常温暖。
厅屋火盆烧得正旺,王石牛74岁的岳母一边烤火一边看着电视。里屋另一位老人,是王石牛妻子谢玉桃的外婆,早在1974年,孤身一人的她就跟了王石牛一家生活;今年100岁的她已瘫痪10年,长年卧床,解大小便都要人照顾,偶尔走走得两个人搀扶。
谢玉桃从里屋端着盆子出来。她刚刚为大便失禁的外婆换了衣裤、擦了身子。外婆正坐在床沿靠着厚厚的棉被休息,脚下一个火盆,怀里还搁一个取暖用的小火笼。“天寒地冻的,不能让老人冻着。”谢玉桃一边说着,一边拿了外婆的脏衣服去洗。
因为山上冰冻,王石牛当天没能出去干活。他拿了些自晒的干豆角用水浸泡好,“等下还得为外婆炒菜”。——早在1988年,外婆在原本患病的基础上又患上了哮喘和风湿性胃肠炎,从此一怕身子着凉,二怕吃新鲜蔬菜和汤菜,三怕吃动物油,就这样,王石牛夫妇每餐都得为外婆单独炒菜,“用山茶油炒干菜,加一些瘦肉”。
夫妇一年收入,不够老人治病
麻子坳组位处高山,交通极为不便,如果不是连续天晴,摩托车都上去不了,种粮成本高,产量却很低,所以林木经营收入成了村民们主要的经济来源。
王石牛夫妇男主外、女主内,每天起早贪黑,一年辛劳下来却只有4000多元的纯收入,这点钱还不够家里两位老人治病。幸好儿女都已长大成家,在外打工常寄些钱来贴补王石牛夫妇。
几位老人中,不仅外婆身体不好,王石牛岳母也患有“痨病”、风湿病多年。因为山路崎岖,除非病重,平时就请村里医生上门出诊,“一个星期至少来一次,一年下来医疗费用大约要5000元,虽然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因为没到乡卫生院就诊,一分也不能报销”。
如今,石牛夫妇也已年近花甲,都患上“地方病”——风湿,一家的医疗费用仍在逐年增长,多年的“建房梦”一直不能实现。
35年共赡养6位老人
家有病老,谢玉桃一天也走不开。去年5月,儿媳在广州生小孩时,谢玉桃都不能前去照料儿媳、抱抱小孙子。今年正月,孙子患病在县人民医院住院,这时玉桃的外婆在家里从床上摔下受伤,正在医院的玉桃只好把照料孙子的任务托付给他人,赶回家为外婆请医拿药。
35年来,除了上述两位老人,王石牛夫妇还赡养过王石牛的父亲、母亲、祖父和谢玉桃的父亲,直至他们终老。这几位已经过世的老人生前也各自患病,尤其是石牛的父亲,其于1990年开始双目失明,又患严重风湿病,一度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年不能动弹。为照料父亲,石牛夫妇呕心沥血,还欠下沉重债务。
“奉养老人,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吃点苦也是应该的!”石牛憨厚地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