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娥是攸县菜花坪镇竹美村有名的困难户,她没有能力为自家邻居——残疾五保户胡德元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接济,但是她一直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他,诸如挑水、搞卫生、洗衣服、买菜等,二十多年如一日。
默默做好事20多年
今年72岁的胡德元是残疾人,12岁就开始拄拐棍,至今腿不能行,脖子不能弯,连摇头都很困难。他当五保户也有二十几年了,住在一栋土坯房里,两间小屋子,门前长满杂草。
屋内,饭桌、电饭煲、水缸甚至便桶,都放在离床不远处,胡德元老人可以摸索着自己做饭、如厕,有时洗洗衣服,但前提条件是——米、菜得摆在桌上,水缸里有水,便桶也要有人倒。而这些工作,就全靠邻居陈春娥来做。
“每天挑两担水上去,帮胡叔扫扫地、剪指甲、换衣裤,有时也帮他洗头发、洗衣服,油盐米菜都是我从集上捎回来的。”陈春娥告诉记者, “最难的是帮他换裤子,他身子不灵便,我力气又小,搬他不动,换一次裤子要折腾好久。”
胡德元对此感激不尽。他说,陈春娥是自己每天唯一能见到的、还可以说上几句话的人。 “非亲非故的,真的很难为她了。我有时身上生疮,气味不好闻,她一点都不嫌弃。”
自认 “做的都是些平常事”,今年56岁的陈春娥从不在外头宣扬,好事做了这么多年,几乎没被村里人察觉。直到去年,新一届的村干到胡德元家慰问时,她的事迹才通过胡德元亲口讲出来,令在场的人惊讶、感动不已。
“自家也穷,帮不了更多”
在竹美村,最差的房子就是胡德元的土坯房,其次就数陈春娥家了:两层红砖房只建了半截,十几年了一直没再往上砌,水泥板屋顶没有盖瓦,夏天热得厉害,逢下雨又漏。好在不久前,得益于“安居工程”拨款,她才可以在屋顶加砌山墙、盖上瓦片,从此风雨无忧。
村委会刘秘书告诉记者,陈春娥一生贫寒,家运不济。
原来,陈春娥丈夫一直靠卖苦力赚钱养家,却患了哮喘,于8年前过世。唯一一个女儿在家招婿,女婿在外头打工时又受工伤,一只眼睛失明,他拿着几万元补偿款回家养了一大群鸭子,竟又遇上禽瘟,鸭子死得一只不剩。陈春娥自己身体也不好,患心脏病多年,有几次干农活时还晕倒在田里。
“自家都这么难,还乐于帮助五保户邻居,二十几年不间断,真是很伟大!”说起陈春娥,刘秘书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但陈春娥只是淡淡地解释自己的行为:胡德元是邻居,我不帮他谁帮他?只是咱自家也穷,没办法帮上更多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