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陈步高,他正在家门前的大坪里陪大舅子何国平晒太阳,手中剥着橘子,并把橘瓣上的经络细细地撕掉,再喂给何国平吃。他刚从菜地里回来,高卷着裤脚,破旧的解放鞋上溅满了泥点。
何国平患类风湿近50年了,前几年又脑梗塞中风,身体严重变形,即使拄着拐杖,都需要人搀扶才能慢慢移动。
见到记者,邻居们都围拢了过来夸赞陈步高。“这样的好女婿真的少,他只做事不做声,岳父、岳母、大舅子,自己家还有个娘,都靠他照顾。他还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呢。”
陈步高的家位于朱亭镇凤凰村,他是上门女婿,1978年,25岁的他走进了何家。
【为家人甘愿付出】
陈步高话不多,低着头憨憨地笑着,眼角的皱纹在黝黑的皮肤上蔓延。
他的老家在砖桥乡,还有2个弟弟。10岁那年,因为家中困难,他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自己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活;25岁时,考虑到弟弟们以后还要建房娶亲,家中负担不起,他选择了做上门女婿。
何家3个孩子,妻子是老幺、二姐已出嫁,为什么要招郎?就是希望能有人终生照顾从16岁起就被类风湿折磨的大哥。这些情况,在结婚前,陈步高都是知晓的。对于自己为家人的种种付出,他觉得“这也没什么,都是一家人”。
【乐于助人、勤劳能干】
白天下地劳作、时常需要打点零工补贴家用,哪家盖房子、哪家有红白喜事、哪里需要搬搬抬抬,陈步高总是非常积极。“我没读什么书,所以只能干点体力活,做惯了也不觉得累了。家里困难,日子总要过的。”
对于他的乐于助人、勤劳能干,邻居直竖大拇指,“需要帮忙的时候,他随喊随到,从不含糊。”到了何家的第十个年头,岳父中风瘫痪、岳母也已是花甲之年、大舅子何国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对于陈步高的历练,确实有些不寻常。白天,要为大舅子清理马桶,为岳父翻身、清洗因为失禁弄脏的衣裤,分别为两人擦脸、擦澡、喂饭;晚上,即使白天干活已经累得两腿发软,他也不能睡个安稳觉,岳父、大舅子是不是要喝水、上厕所?他总要分别到两人房里去看一看、问一问。“在何家,他确实付出得太多了。”因为毕竟男女有别,在照顾父兄的问题上,妻子一直觉得特别对不住陈步高,“冷了要加衣、饭菜要煮烂,这些事情他比我还细心,真的就像老黄牛一般。这些年,我因为风湿、两腿经常痛,他越发不让我干了。”
【胃药当成止痛药】
陈步高患有胃病,不是一年两年了。严重时,还引发便血。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对家人避重就轻,买来的胃药被他当成止痛药,总要等到疼痛难当的关头才吃,因为他舍不得。
1990年,岳父去世了,生活还在继续。关于岳母的安置问题,邻居们有些议论纷纷,“她是个续弦、又没生养,何家条件这么困难,难道还要一直养着她?”为了缓解岳母的伤心,陈步高特意把自己的母亲接过来,与岳母做伴。他不声不响地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大家,也感动了大家。如今已经80高龄的岳母说起女婿,眼泛泪花。“我没有别的靠山,这辈子就是跟他吃住,他真是个天下难得的好人。”“我病了40多年,没有结婚,没有出过家门,拖累了他一世,反而还要他常常安慰我、宽我的心。这辈子我没办法报答他了,只希望他以后能享到儿孙的福,该让他歇歇了。”坐在台阶上的何国平虽然残疾,但头脑却非常清醒,他说,对于陈步高的感激,不是用一个“谢”字可以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