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我像80岁吗?”李爷爷对着镜头摆造型,因为有4个体贴的好女儿,两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快20年了,病危通知都下了好几回,几个老熟人都以为我已经‘去了’。没想到,我还能看着外孙、外孙女得奖、考大学……”天元区邮政小区的程娭毑病了18年,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住在医院,可昨天采访时,记者却发现她的热情开朗扑面而来。
“程娭毑有福气,养了4个好女儿,又和气又能干、个个孝敬老人。”街坊们都羡慕程娭毑和李爷爷夫妇(分别71岁、80岁)。
久病18年 女儿是贴身“护士”
早晨,程娭毑还没起床,三女儿湘践就上门来了,买了包子、豆浆,提着一大篮子菜,一阵风似地放下,又赶着上班去了。大女儿湘任“长驻”父母家,成了晚上陪床监护的贴身“护士”,“监督”着二老吃完,根据他们的饭量决定注射胰岛素的多少。开水倒好、老人需要的书本、喜欢的零食准备好,才安心去单位。
据了解,早在1991年,程娭毑和李爷爷的身体相继出现状况。程娭毑是高血压引发中风、脑梗塞。“最长的一次,两个月躺在床上,嘴都歪了、眼睛根本看不见,只晓得床前有黑影晃来晃去,人也不认识了,大小便失禁……”程娭毑描述着自己的状况,“其实这样的情况,后来也搞过好几回,每次都觉得自己差不多要去了。”
李爷爷呢?糖尿病,每天两次注射胰岛素不说,皮肤瘙痒、溃烂,初期每天要用药水清洗,从2007年开始,并发尿毒症,每周要进行2次血透,每次5小时,家属必须在场。随时准备伺候大小便或者喂食补充能量。
4个女儿全天候命,就像“110”
李家4姐妹均在株洲市工作,为了方便照顾父母,他们都选择把家安在河西。“那真像是110出警,一喊都来了。”李爷爷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4妹湘果很爽朗,“4姐妹反正每天都来打个招呼,送点饭菜,看看爸妈需要什么。每周搞一次家庭聚会,天气好就带老人出去走走,老人最怕心灵上的寂寞,这样能让他们感觉充实、高兴。”
“前段时间,老头子半夜突然喘气不赢、全身没了知觉,湘践第一个赶到,怕时间来不及,她背起爸爸就往楼下冲,直奔医院去了。”说起女儿们的孝心,程娭毑眼角直泛泪花。
冰灾的时候更艰苦,李爷爷在一医院住院29天,病情危急、血透已经加到了每周4次。湘任晚上陪床、白天送饭。“想想那时,天寒地冻,我提着饭菜,脚上套着3双厚袜子还缠着麻绳,一溜一溜的,记不清楚摔了多少次。的士根本拦不到,那真叫一个苦,但一想到医院的父亲还在盼着我,浑身就有了力量……”
在3个妹妹心中,吃苦耐劳的大姐是孝敬父母的榜样。
全家形成敬老爱老风尚
记不清有多少次,爸爸妈妈同时住院,4个女儿全家总动员,女婿、孙辈们对待两位老人同样孝敬有加。大女儿不得空,大外孙女随时候补,送饭、喂饭不在话下,清洗脏衣服也毫无怨言;二女儿的儿子,如今已是18岁的时尚大小伙了,这些年来,爷爷奶奶的指甲都是他剪、耳朵也由他掏。面对记者,他赶紧躲了。“问我妈我姨咯,她们做得更好。”
老人患病后常常没有胃口,变着花样满足老人成了女儿们每天的必修课。酸甜咸辣,一日三餐,4姐妹细心地张罗着,从不要老人操心;蜂王浆、养生精、螺旋藻……什么保健品好就买什么;健康杂志、医药产品成了4姐妹最关注的信息,想方设法让父母增强体质、缓解病痛。
在老人身体状况好些的时候,女儿们轮流带他们出门散心、旅游,北京、海南、泰国……
“4个姑娘性格好,硬是我们家的‘四朵金花’咧!我们再麻烦、再啰嗦都不发脾气。”一说起女儿们的孝顺,两位老人就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