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尽洗显真情——冷水滩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宁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作者:冷水滩区妇联      发布时间:2009-09-30 09:32:03

 

“为妇女事业工作是美丽的,为姐妹奉献着是快乐的,冷水滩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宁同志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用自己长达二十多年的执着追求,完美的诠释出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李宁,女,汉族,1960年出生,大学文化,1978年4月参加工作,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永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冷水滩区委第五届、六届候补委员,第六届、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6年2月,正值豆蔻年华,年仅26岁的她,满怀憧憬跨进了妇联的大门,一干就是23个年头。23年来,她把全部的精力和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她所钟爱的妇联事业上,用青春之笔,蘸满浓浓的情愫,无怨无悔地谱写着人生理想的篇章,被广大妇女群众形象的称之为姐妹的知心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自2001年新一届妇联领导班子产生以来,李宁同志作为班长,在注重发挥自己在妇联工作时间长、情况熟悉、经验丰富等优势的同时不被老模式、旧方法所束缚,从开拓思路、健全机制入手,以建一流班子、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带领一班人干事创业, 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一、正确定位,在服务大局中确定干事创业的准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李宁主席从全区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交汇点上对妇女工作进行了准确定位,确立了五个一的总体工作思路,围绕实现一个目标,即促进两性和谐发展;抓住一个重点,即招商引资;建好一个阵地,即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健全一套机制,即社会化妇女维权机制;铸造一个品牌,即具有特色的字号品牌,做到服务大局有新作为,促进妇女发展有新思路,维护妇女权益有新举措,加强自身建设有新成效,努力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在她的带领下,全区各级妇联干部从实际出发想实招、干实事,协调各方力量,借船出海,借力运作,努力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从而实现构筑妇联工作群众化、社会化的工作格局。

二、解放思想,在学习创新中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

她常说,作为妇女干部,现在社会发展变化这么快,我们工作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得多学习,勤思考,创新方法,扎实工作,让妇女工作不断推陈出新”。李主席喜欢学习,她的大部分业余时间被用来“充电”。在她的潜移默化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终身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家从以前的“要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由她倡导的在全区妇联系统开展的以“五学五比”、“五个一”(读一本好书、记一本好笔记、写一篇好论文或调查报告、学一门外语、掌握一门现代化办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创学习型妇联组织、学习型妇联干部活动已作为典型向全区党政群团机关进行推广学习。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发展的需要,2006年7月,她专门参加了由全国妇联主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县区妇联主席培训班。她还大力鼓励妇联干部参加学历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在经费特别紧张的情况下,筹集了近2万元,先后组织12人次参加加省、市妇联的培训和在职学历教育。率先将妇联干部培训工作纳入了全区干部培训的整体规划,妇联系统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达90%,全区312个村的村妇女主任、30个社区妇代会主任以及年青女干部都基本实现了一次以上的轮训,妇联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底气足了,大家干事创业的信心也就更足了。

三、突出特色,在引领妇女发展中抓住干事创业的重心

为激发广大妇女干事创业、参与发展的热情,李宁主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为广大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一)抓“巾帼创新业”,增强妇女经济竞争力在农村,以“双学双比”活动为重点,通过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不断增强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四年来,共举办各类种养培训班 50余期,培训妇女2万余人,女种养大户50多户,培育“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100余人,创建“巾帼示范村”20个;在城镇,广泛开展以“岗位建功,岗位成才”为主题的“巾帼建功”活动,引导妇女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全区累计有187人荣获全国、省、市、县“巾帼建功标兵”、“巾帼创业明星”、“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创建了10多个全国、省、市巾帼文明岗。2002年,她亲力亲为,创办起了全市首家集妇女培训、就业指导及安置于一体的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并以此为龙头,建立起劳务转移服务站、街道就业指导中心、社区家政服务点48个,形成了“城乡互动,三级联创,资源共享”的服务网络,五年来,中心累计开办各类劳动技能培训班125期,培训妇女12000余人次,帮助2千多名妇女找到了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劳动力15800人,有效地推动了城乡妇女就业与再就业,区妇联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区就业与再就业先进单位。

(二)抓职能发挥,积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在她的积极建议和协调下,冷水滩区在全市最早实行城镇女职工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制度,建立和完善了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制度、陪审员制度、司法援助制度、信访责任制和首问制,推动有关部门成立了反家庭暴力投诉点,由她亲自过问和处理的大要案件就多达20余起,切实有效地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2008年,百般无奈的仁湾镇黄甸村唐宝玉声泪俱下地找到了妇联。李宁主席不厌其烦地亲自找相关领导多次汇报,与政法委、司法局、法院、信访局、民政局等多个部门多方协调,为其子争取赔偿金奔走相告。“你与她无亲无故,这样去帮她,连我都蛮感动了”,卢副区长如是说。在李主席的坚持下,楞是帮助他(唐宝玉之子郭爱义)获得了烧伤赔偿金18万元。李主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心里始终想着妇女姐妹们,心里总是惦记着怎样为妇女群众多办点实事好事。几年来先后资助80多名贫困女童重返校园,慰问走访了贫困妇女儿童200余人。

(三)抓组织协调,构建社会化的妇女工作局格。通过李主席的积极汇报和争取,区委区政府将两法两纲的实施纳入了全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确保了妇儿工委有编、有经费、有办公场地,建起了全市首家县(区)级妇儿活动阵地,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妇女联谊会组织和个体协会妇女组织,妇联组织在各界妇女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不断增强。在培养选拔女干部上,她甘当“人梯”,总是竭尽全力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女干部,而自己在妇联干了一辈子却无半句毫无怨言,就在她担任主席期间,从区妇联交流和提拔出去的干部就多达7人,目前全区19个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都保证100%的配备了12名女干部,越来越多的女干部在李主席的举荐下走向重要岗位和领导岗位。

四、打造“妇”字品牌,在实体建设中树立干事创业的雄心

按照“以实力求活力,以活力求发展”的思路,李主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实力求活力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创业容易,守业难”,为将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做大做强,通过采取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跟踪管理,拓宽服务领域等措施,中心发展愈来愈壮大,现巾帼家政服务中心从业人员达72人,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3年7月,原机关幼儿园和妇儿活动中心被确定为全区第一批产权交易项目。一时间,教师去向、债务纠纷、补偿安置、产权移交等诸多问题需要处理。制定方案、安抚情绪、招商引资,每一项工作李宁主席都亲自协调处理。在她的多方联系下,该地块以740万元的高价成功拍卖,并在原址引进近2亿元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不但盘活了国有资产,而且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近几年来,通过李主席的多方争取,跑部进厅,项目引进,妇联逐步走出了以前的困境,不仅建起了妇女培训基地,而且全面更新了办公设备,2005年还添置了一辆价值16万元的北京现代车,每年用于建整扶贫,资助贫困、春蕾基金的资金都在2万元以上,这些都得到了同志和领导们的肯定,同时在工作当中也树立起了妇联自己的“妇”字品牌。

寒来暑往,23年铅华尽洗,在妇联这个旁人看来没什么出息的“清水衙门”,李宁主席竭心尽力,尽职尽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融入到为妇女儿童事业奔走呼吁默默奉献上,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辛酸的眼泪,她乐此不彼,无怨无悔。“一份春耕,一份收获”。她,一位心系妇女群众的妇联主席,一名甘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优秀女干部,在金灿灿的光荣榜上,李宁的名字后面,一次又一次冠上了区优秀共产党员、区先进工作者,市妇联系统先进个人,省维权贡献奖等荣誉。在她带班的这几年里,区妇联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2004年被评为全省妇联系统先进单位,200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连续八年被省妇联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七年荣获市妇联目标管理特等奖,以及区委目标管理考核优胜单位、“一提高三促进”活动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等荣誉。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