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第十中学地处绥宁县偏远落后的山区,地广人稀,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这里村小多,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村民们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优质教育,有的想方设法把孩子寄养在县城或乡(镇)亲戚家,有的在县城或中心小学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因孩子无人照管而无法外出,有的干脆携子女外出打工。为了脱贫致富,众多的年轻父母纷纷外出,造成大批留守儿童的形成。留守儿童们或隔代抚养,或寄养在亲友家,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与教育,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同志关于“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现象,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快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的指示精神,绥宁县十中急家长之所急,率先在我县创办了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从根本上解决了留守儿童家长的后顾之忧。
宣传引导效果佳
创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是一个新鲜事物。起初村组干部不理解,部分群众有疑惑,低龄儿童家长不放心。但当地素有党政重教、部门支教、群众助教的好传统,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暑假,该校一抓会议布置,即开好三个会:党政领导班子会、乡村干部会、全体教师会,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方案。二抓宣传造势,即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意识,大力宣传我县教育强县的思路和布局调整规划。三是乡村干部与教师一起走村入户,耐心说服,详尽介绍学校关爱照顾留守儿童的具体做法,使所有留守儿童家长都高高兴兴地在创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征求意见书上签了字。由于宣传工作力度大,2006年下期,该校按《绥宁县教育布局调整规划》,根据“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实行布局调整,成功撤掉了所在乡所有的村小,办成了九年一贯完全保育制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学校开学工作顺利,留守儿童入学率达100%。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办学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硬件建设上台阶
为办好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该校采取向上面“争”,从下面“挤”,向社会募捐等办法,先后投入二百多万元,修建了1000平房米的学生公寓两栋,6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一栋。每个寝室均配有高标准的洗漱间、卫生间、铁床与统一的床上用品,每间教室均装有电风扇和彩色电视机。装备电脑室二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学校硬件建设跃上了一个新的台价。
内部管理上档次
为了解除留守儿童家长的后顾之忧,该校狠抓学校内部管理,制定了《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制度》、《留守儿童监护制度》、《低龄儿童保育制度》等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执行。做到了让留守儿童家长“四个放心”:思想方面放心、学习方面放心、生活方面放心、安全方面放心。
该校成立了由校领导、政教处、班主任、家长委员会组成的德育工作小组,齐抓共管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观;教育他们自觉远离毒品,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安排有心理咨询教师,负责帮助因父母离异、丧父丧母等特殊原因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走出心理误区,促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杜绝了儿童打架斗殴、打牌赌博、吸烟酗酒、上网打电游等不良现象发生。
该校狠抓常规教学工作。教师注重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培养他们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教室里,经常播放动画片、科教片、娱乐节目;各功能室,音乐、美术、文学、小发明等兴趣小组活动有声有色;活动区,各种文体竞赛活动丰富多彩。和谐、愉快的校园生活,消除了孩子们想家的念头,去掉了孩子们厌学的情绪,学习风气日益浓厚,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九年级毕业会考,综合排名连续三年进入全县前三强。
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不光要抓质量,更重要的是当好留守儿童的“干爹干妈”。对低龄儿童,该校安排了专职保育员陪吃陪睡,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在生活上,该校严把食品采购关、贮存关、消毒关、加工关,做到饭菜得,口味好,保证了食品卫生安全,保证了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双休日,学校安排人员专门为不回家的留守儿童服务,正常安排餐宿,还组织他们自学、参加自己喜爱的文体活动。对家庭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学校依照“两免一补”政策减免了他们的课本费、学杂费,还用民族助学金、帮困金、社会捐助款、师生捐助款等多方面多渠道筹集到的助学金对他们进行生活补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确保了特困留守儿童不辍学,使他们享受到了平等的义务教育。
对于留守儿童,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安全。为了让孩子家长彻底放心,该校成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各部门、各班主任、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共同监护机制。学校对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了摸底调查,建立了有家长姓名、家庭住址、家长去向、家庭经济状况、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的《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学校接受留守儿童家长的委托,将所有留守儿童责任到人,代替留守儿童家长对留守儿童进行监护。学生生小病,有校医处理;学生病情严重,责任人定会亲自送孩子上医院,陪护打针吃药,直到痊愈为止;双休日,严格按接送制度进行接送;每到星期天晚上,责任人按时与家长联系,汇报孩子一周的思想、学习、生活、安全等情况。许多家长都特别感激地对责任老师说,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孩子的父母,胜似孩子的父母,有你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我们家长在外打工安心。
留守儿童在绥宁十中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得到了胜似父母的亲情,他们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不久的将来,一只只金凤凰就会从这偏远落后的小山沟里腾飞。绥宁十中全体教师正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崇高的爱心,更精湛的教学投入到山区留守儿童教育事业,用自己的青春描绘山区新农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