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长铺镇第三小学优秀教师陈小玲,在家里是个好媳妇,受到婆家父母、丈夫、姊妹和小孩的交口称赞,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好评。
陈小玲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好媳妇,闪光点就是她事事、处处、天天坚持敬爱父母、热爱丈夫、关爱女儿,建设起了一个和谐、幸福、美满的好家庭。
一、 敬爱父母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难以处理,但陈小玲处理得很好。她把婆家的父母和娘家的父母放在同等位置上,一视同仁地加以敬爱。她对公婆的敬爱集中体现在对公婆生活的照顾、身体的关心和身心的愉快上。为了让公婆生活过得好点,她坚持周周送水果,月月送副食品。她的小家庭单独食宿,但学校分购的猪肉,总是送给公婆吃,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她怕公婆冻着,给公婆买了棉衣、羊毛衣、绒大衣;怕他们热着,给家里安装了空调,而自己的小家庭却没有安装。她几乎每天都要到家里检查公婆吃得怎样,睡得怎样,缺少什么。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更倾注全力关心。她要他们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少干重活,有好几年,她都陪公婆散步。婆婆脚痛病常常发作,一旦发作,就卧床不起,她陪着婆婆打针服药,操持家务,让婆婆安心养病。2005年,公公腰脊骨积水,疼痛万分,她知道后,急电丈夫驱车送到医院,紧急治疗。公公治疗期间,她一有空,就守着公公。作为学校的一名骨干教师,教学任务重,在坚持教学的情况下,她尽最大能力照顾着公公,给了公公极大的精神安慰。为了让公婆生活充实愉快,她给公婆买了摄相机,让他们学着摄相,增添生活情趣。同时鼓励公婆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外出旅游,每次公婆外出旅游,她都给予经费资助,帮他们做好一切准备。十多年来,公婆旅游到过东北、北京、广东、重庆等全国各地,每次都是尽兴归来。
儿有孝心,母有痛心。她对公婆敬爱,公婆视她为己出,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处处加以疼爱。
二、 热爱丈夫
丈夫是个小车司机,出差时间多,在家时间少,全部家务由她一个人操劳,她没有半句怨言,全力支持丈夫工作。唯一希望的是丈夫出车要绝对安全,遇到丈夫一人单独驾车外出,如果她没有课,特别是晚上单独出车,还随车陪同前往,让丈夫沿途有伴,不会寂寞孤单。
对丈夫的生活,她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从吃到穿到休息,都由她具体安排,绝对保证丈夫吃好、穿好、休息好。丈夫身体发胖,不出车在家休息,晚餐后她一定要陪同丈夫散步或逛街,帮助丈夫减肥。同时,在饮食上给予合理营养搭配,尽量少吃增肥食品。2007年,丈夫胃有问题,医生要求丈夫配合治疗,严禁喝酒,少吃或不吃有刺激性食品。为了尽快治好丈夫的病,她千方百计求病问医,不准丈夫喝酒,家中绝对禁止喝,朋友聚会,她一同前往,也不准喝酒。由于她的严格监督,丈夫在治病的一年多,没有喝过一口酒,保证胃病及时治愈。
夫妻再好,年轻人也难免有争吵,有时还会有急风暴雨。一般争吵,她千方百计耐心说服,碰到急风暴雨时,她千方百计把急风暴雨化解成和风细雨,直到春光明媚。
因为她对丈夫深深的爱,结婚十多年来,夫妻关系始终是和谐的,不仅保证了丈夫的一帆风顺,而且保证了自己工作的奋发向上。
三、 关爱女儿
爱女儿,爱如自己生命。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一种关心女儿成长的爱。
为了培养女儿的兴趣爱好,从幼儿园起,她就辅导女儿学乐器,先学钢琴,发现女儿有这方面的特长,学了一个暑假,学会了弹很多曲子。女儿要求先学古筝,学了古筝后再学钢琴。她满足女儿的要求,家里买起了古筝,小学一年级就送女儿进了古筝培训班。学了一个学期,进步很快。2004年,在绥宁县妇联举办的家庭文艺风采赛上,她一家人代表学校上台献艺,由丈夫唱女儿弹古筝,她本人跳舞,一曲《浏阳河》折服了观众与评委,获得全县第二名。女儿古筝进级考试在怀化市区,连续五年到怀化考试,陈小玲每次都陪女儿到怀化,保证了女儿按时通过了晋级考试,进入9级,完成古筝学业。
培养女儿的课余爱好,更要培养女儿的学习兴趣,保证女儿学习成绩。为此,她坚持对女儿所学课程进行复习,女儿学到哪个年级,她就复习到哪个年级,这样辅导起来,就得心应手。小学阶段期期如此,所以女儿学习成绩一直优秀。2007年,女儿被评为邵阳市的优秀学生,升初中时,还考入实验班。女儿进初中后,陈小玲同样跟班复习女儿功课,在自己完成复习后,再辅导女儿学习,女儿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成长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