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蛹成蝶展翅飞——绥宁县长铺镇下岗女职工朱宁英创业纪实
作者:龙宪智 袁斌洲      发布时间:2009-09-24 11:36:26

初秋,长铺子苗族乡哨溪村一片宁静祥和。这里四面环山,一条小溪汩汩流淌,河中肥硕的鸭子在清流中欢快地游来游去;小溪两旁青瓦木房错落有致地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鸡们闲散地栖息在树荫下;通往哨溪村的小路上,各色夏花依然灿烂的开着,花尖上有美丽的蝴蝶在翩翩飞舞;放眼望去,一个绿色盆地便呈现在眼前,几十亩白色提子棚架无可厚非地成了这儿的主题。在挂满提子的葡萄架下,人们正在忙碌地修枝剪叶、采摘提子,人人满脸喜气,恰如彩蝶在绿树红花间忙碌地翻飞,心无旁骛地享受着这儿的静美。

走下田埂,在挂满串串提子的葡萄架下,女主人朱宁英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破灭之痛

朱宁英生在县城,长在县城,父母都是厂里的工人。19887月,高中毕业的朱宁英顺利地进入了绥宁县二轻局下属的一家胶合板厂,当上了一名正式工人。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十七岁的朱宁英怀揣着美丽的梦想,对未来充满着热切的向往。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朱宁英没有将青春年华打发在无聊的街市闲逛上,也没有把宝贵的时光消磨在无谓的牌桌上。她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的追求。19889月,她参加了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函授学习。在三年的学习期间,她系统地学习了会计专业、企业管理、农业生产技术等专业理论课程,做了近5万余字的读书笔记,毕业时门门课程优秀。

时间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流逝。朱宁英利用自己的所学很快成为胶合板厂的技术骨干。然而,人事多错舛。从1997年始,企业改制的浪潮席卷了这个昔日宁静的小山城。由于绥宁是一个林业大县,朱宁英所在的胶合板厂,苦熬苦撑了好几年。此后,由于木材指标锐减,厂子经营不善,企业连年亏损。2001年,朱宁英所在的胶合板厂被南方板业有限公司收购,朱宁英和一大批工人被迫下岗。

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没有了企业单位作为依靠,朱宁英深感惶恐,一如大海里的漂萍,无所适从。她为此痛苦过,甚至诅咒这个世界的不公平。

当初的理想就此破灭,朱宁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创业之难

挫折对于软弱无能的人来说,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或许萎靡不振,潦倒度残生;挫折对于意志坚强的人来说,就是一块踏跳板,愈挫愈勇,经过自己顽强的打拼,能够开创另一番新天地。

下岗的痛苦并没有将朱宁英这个柔弱女子击倒,经过几个月的深深思索,她走出了失业的阴影。2002年春,她与另外2名同期下岗的姐妹在县城合伙开办了一家石灰膏店,专门从事新建房屋墙面粉刷行当。为了经营好生意,朱宁英带领另外两个姐妹,走东家,入西家,上门招揽生意,一有订单,她亲自上下车,亲自送货上门。为了节省开支,不管楼层再高,她硬是将一袋袋石灰膏背上装修地点,所有见过朱宁英的房东和装修师傅,无不为她的这种拼劲折服。

虽然工作十分辛苦,但每月下来,稍有盈利,这让朱宁英看到了再就业的希望,她深深懂得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敢闯、肯干、善经营,就没有爬不过的坎,做不成的事。

2006年夏,朱宁英发现材料装饰行业生意十分火爆,她迅速展开了市场行情调查,动用了几年的原始积累,投资16万元,在县城沿河东路开办了一家“金朝阳陶瓷店”,专门从事装饰材料供应。2006年秋冬至2007年生意做得非常顺畅。2008年,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磁砖等装饰材料销售低迷,资金回笼缓慢。对此,朱宁英赔了一部分。但她很坦然,她说:“财富有有形的财富,也有无形的财富,有时无形的财富比有形的财富更有价值。虽然做生意亏了一些,但我学到了经验,增强了信心,我以后会少亏或不亏,这也是财富。”


 

化蝶之喜

朱宁英创业有闯劲,办事有干劲,成事有韧劲,但她绝不是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人。她勤于思索,善于变通,能够在变幻莫测的市场行情中寻找财富之源。早在2005年冬她就有意从事种植业,并利用外出之机,对种植行业做了大量有价值的调查。

2006年秋,朱宁英随丈夫到广东、广西等地旅游,发现当地销售的提子色泽美观、口感甜润细嫩,她一次性买回了4公斤,5天后带回家里来,依然颜色不褪,口感不变。朱宁英用商业眼光觉察,种植提子潜藏巨大商机。回来后,马上寻找种源和种植师傅。

国庆节过后,朱宁英怀揣2万元现金,踏上了拜师学艺之路。然而,学艺之路并不平坦,在广西向一家大型提子基地求学种植技术时,一位姓牟的师傅硬是将她拒之于门外,说种植提子一要资金、二要技术、三要场地、四要赔付辛苦,一个妇道人家不可能满足这些条件。朱宁英并不气馁,她凭自己那股永不服输的韧劲,无偿地帮那家种植大户打工。真诚所至,磐石为开。朱宁英的真诚之心、好学之心打动了牟师傅,他破例收下了这个女徒弟。两个多月的刻苦学习,朱宁英基本掌握了提子的全套种植技术。为了丰富自己的种植技术,朱宁英没有满足自己已有的种植技术,2007年春,又到湖南一家大型提子种植基地学习种植技术,并与一位陈姓销售大户签订了购售合同。

种提子需要日照充足、土地肥沃、风力小、无污染的地方。为了寻找这样一快宝地,朱宁英拉上自己的丈夫,先后到在市、枫香、哨溪口等地考察。所到之处,对当地的土壤、水份、阳光、风力等条件进行全面测试,对交通运输环境进行充分考证。最后,选择了长铺乡哨溪村作为种植提子的创业基地。

种植基地确定之后,朱宁英在丈夫的支持下,一次性投入资金100万元,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在哨溪村租赁了70亩良田,然后聘请当地农民30余人参与架设大棚、平整土地、栽种苗木,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为了管理好提子,朱宁英将自己的家搬到了哨溪村,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并以女人每月900元、男人每月1100元的薪金长期聘请了20名合同工,仅2009年已发放合同工工资9万多元。

朱宁英对记者说:“提子树苗寿命一般在1520年,去年提子开始挂果,所得收入仅能弥补日常开支,加上去年‘5·28’洪灾影响,自己损失在5万元以上;今年提子挂果多,已销售了两批,所得收入刚能保证支付合同工工资,略有结余,等明后年进入盛果期,年收入每年可达4050万元。”

几十年的生活历练,刚过40岁的朱宁英显得很成熟。她一边让我们品尝各类提子品种,一边告诉记者,她的提子绝对环保,所使用的农药是中国农科院葡萄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国家葡萄协会推荐的生物用药,对人体绝无损害,不用清水冲洗,可以直接入口。

与朱宁英交谈,她的答话显出一位创业女性少有的沉稳,透出几份大度和自信。

常言说:“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朱宁英下岗不落志,拼搏创新路,她走过了迷茫,走过了艰难,步入了开创大业的阳光大道,终于化蛹成蝶,鼓满时代的风帆,扶摇直上,展翅高飞!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