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城关一校座落在美丽的雪峰山下,悠悠平溪江畔,它占地23亩,总建筑面积达5872平方米。该校不仅环境优雅,而且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一应俱全,更可贵的是该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该校共有教师83名,其中女教师68名,占全体教师的百分之八十二。近年来,该校全体教职员工在女校长杨晚云的带领下,团结一心,求实创新,时刻牢记用“爱和责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城关一校成为本地各位家长心中的伊甸园,孩子快乐成长的摇篮,蜚声省内外的名校,被各级领导誉为“巾帼豪杰群体”。
一、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的女性领头雁引领学校发展。
现任校长杨晚云,女,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奥运火炬手,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湖南省十佳师德标兵,湖南省十杰女工标兵,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名优校长。
有人说,校长是船长,在风起云涌的现代教育改革大潮中,学校何去何从,取决于校长科学的筹划和决策;也有人说,校长是工程师,在百花争艳的教育园地,学校如何打造自己独特的品牌,取决于校长高远的眼光和智慧。其实,城关一校的女校长杨晚云同志就像面旗帜,为教师的成长导航,为学生的人生引路,为学校的发展奠基。她在校长岗位上已经打拼了整十四年,其中正校长经历八年。多年来,对教育赤胆忠心的杨晚云执着地探索教育的内涵和真谛,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创新之路,为学校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成就了城关一校一个又一个辉煌。
杨晚云是那种酷爱小学教育事业的人,工作22年来,对教育激情不减,始终付出全身心从事教育工作。该同志爱事业,爱学生,有很高的师德修养,并有立志献身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22年如一日,爱岗敬业,从不因私事请过一节课的假,法定产假仅休了三分之一。为了学习新的教育技术,自费带着50多岁的老母亲,怀抱5个多月的孩子去400多里外的南岳学习;为了确保开学工作稳定,在母亲去世之日坚守工作岗位,仅请了两天半丧假就开始上班。担任校长勤政廉政,从不乱用公家一分钱,8年来公款用车为零。
担任校长八年,在学校管理及改革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注重了领导班子建设。特别强调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有大局观,必须加强学习,必须讲奉献。在她的带领下,学校班子成员团结合作,在当地声望较高。狠抓了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派教师外出学习,更重视教师加强自学。强调教师要善于反思,常总结。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队伍。追求管理求创新。管理理念是“晓理十动情”,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学校各项制度十分齐全,执行较好;本人创设的“三精管理法”---“精品故事传播教育思想;精彩活动打动教师,精美文章感染教师”理论深厚,实践效果良好,在教师中大受欢迎。狠抓校园建设:为了改变学校面貌,积极向外争取资金近百万元改善了办学条件;并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种文化相得益彰。自2002年起至今,坚持在学生中推行了“享受阅读”“用感动为孩子们的人生开幕”两大主题教学和德育活动,引领着当地孩子大量读书,修心养性。两大主题活动获得省市奖励。因管理有方,杨晚云被推荐为湖南省校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并被推荐为国家级骨干校长赴北师大参加培训。去年,参加湖南省校长演讲比赛,以绝对优势获得湖南省一等奖。
杨校长是爱生的典范。她是那种天性很爱孩子很受孩子欢迎的老师。她常想,当今成长着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最需要的是像甘露一样的来自老师的爱。“以爱育爱,要对学生有爱的情感,有爱的行为,有爱的能力”,是杨晚云教育的座右铭。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校长,她总是愿意把全身心的爱平等地分给每个学生。
做普通教师时,她深深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教书育人的领域取得了点滴成绩, 26岁就被评为了全国优秀教师。在九县三区巡回演讲十四场。担任校长后,她一如既往地关爱着每一个学生。在校长心语里写道:中国儒家的“仁爱”思想、西方基督教的“博爱论”、佛教的“慈悲观”,核心理论就是一个“爱”字。爱生是学校的立业之本。都说“小学六年影响孩子一辈子”,当家长们把孩子交付给我的时候,是一种何等可贵的信任!作为孩子们的校长,我愿意用我的智慧、我的胆识、我的才气,用我满腔的热情和我校全体教职员工一道用“爱和责任”去从事教育工作。由于德艺双馨、业绩突出,她于今年4月又在全市各地巡回演讲十二场,在邵阳市反响极好。
城关一校现有行政人员11人,其中女性占了55.5%。她们不仅是教学业务能手,更是女校长杨晚云管理的得力助手。副校长袁柳萍为人正直,敬业爱岗,业务能力在全县首屈一指,系湖南省骨干教师。她积极配合校长杨晚云抓好了后勤和教学工作,为城关一校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教导主任曾华容,年轻有为,敢想敢做,带领课题组成员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在省市取得了出色成绩。尤其是每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该校女性领导总能结合学校师生和家长的实际精心策划感人的活动---如布置学生人人给父母洗脚、学生全员参与的我和妈妈心连心活动、感动母亲三个一活动等等,都在全校三千多名家长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的确,城关一校70多名女教师,那是多么大的一个舞台呀。该校领导和职工女代表时时处处关心学校每一位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如老师过生日时,送上一束鲜花,一声祝福。让每位教师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安心工作,积极进取。每逢大型节日,都策划出特别经典感人的活动,让教师们受到感动,受到感染,受到感召,而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大量的工作热情和活力。如今的城关一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勃勃生机。
二 、爱学习、求上进、业绩一流的女教师队伍确保学校处处领先。
办学的关键是教师。城关一校的成就凝聚着全体女教师的智慧和汗水。“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这是城关一校 女教师的座右铭。每周二下午学业务,每周四下午学政治,现已成为教师们的一种自觉行为。暑假期间,校务会开会决定给每位教师送一本经典教育读物,让老师们边读边积累,读后写好反思笔记。“让业余时间在学习中度过”,学校是这么倡导的,老师们也是这么去行动的。她们学教育理论,学文化知识,学业务知识,学现代教育技术。在如今许多女性沉湎于麻将的大气候下,城关一校女教师中的大批“麻盲”让人不得不钦佩其“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学习必然会有收获。小学高级教师刘朝红,不仅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还带领年轻教师积极读书写作,组织一些年轻人自发地谈读书体会。每年下来,年轻教师读书不下三本,做读书笔记十来万字。学以致用,几年来,学校涌现了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各有特长的女教师。该校现有省级普通话测试员3人,省、市优秀教师3人,国家、省级骨干教师5人。邵阳市优秀人才库成员一人。在身边的优秀榜样的带领下,其他女教师也不甘落后,爱岗敬业,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视工作如生命,使城关一校教育教学成果累累。近五年来,女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以及个人素质展示等方面获得国省市县镇奖励达到五百来项。在全县、学区各类教育质量检测中,城关一校教师或者学生群体总是稳居第一。难怪家长们都说:“上小学,进一校,一百个放心,一万分满意。”
城关一校近70位位女教师几乎个个都是“工作狂”,她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几年来,女教师李玲、肖海艳、曾辉文、王松梅、王芬、李艳华、肖瑛、刘素萍等孜孜以求学业务,钻业务,在全国、省、市级教学比武中均获得过一等奖;音乐教师杨剑英、舞蹈教师肖春艳多次辅导学生参加省、市艺术表演获金奖。如:大型舞蹈《回归曲》获邵阳市特等奖,歌伴舞《让我们荡起双浆》获省优秀奖,现六(2)班姚依玲同学荣获“诺亚舟杯”第二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全国总决赛舞蹈专业小学生B组特金奖。女教师王春玉、周春玲、王芬、袁素娟、谭建君、曾华容等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中发表近400篇教学论文,其中王春玉老师的论文《指导学生如何在大脑中建立“人物库”》、杨校长的教师示范作《师爱》获全国一等奖,管理论文《晓理加动情,教师管理之道》获全国一等奖,并公开发表,她近两年就公开发表教育论文或随笔11篇。全体年轻女教师在校长和政教主任的带领下,着手探究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近几年,学校成立了爱心教师队伍,对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关爱活动,在社会引起很好反响。去年,经市教育局专家组评审,课题研究校本教材《父母不在家,我们该怎么办》获得邵阳市一等奖。今年课题研究终期评审,因理论新,实践体验丰富,效果明显而获得市里一等奖。
城关一校有一支非常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全体班主任用爱和责任在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深受家长和社会好评。近几年,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有责任有爱心的有能力的优秀班主任,几年间共涌现出邵阳市优秀班主任三名,分别是刘美玲,唐小兰,刘素萍。洞口县师德标兵谭建君……其中女教师唐小兰尤为突出。她荣幸地参加了湖南省首届优秀班主任培训。她爱生如子,从每件小事抓起,把德育摆在首位,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她的成功经验为:
(一)在班上树立德、智、体、美、劳及守纪律的标兵,让后进生对照榜样找差距,从严要求自己,不断进步;
(二)经常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健康成长;
(三)让后进生也当值日生,树立他们的信心;
(四)用博大的爱心去感化后进生。唐老师执教的六(4)班中有一个叫肖慕琪的学生,父母把他视为小皇帝,百般迁就,导致孩子形成了任性、自夸的性格,也养成了惰性、随意性。作业经常欠缺,写字马虎潦草,课常上不是搞小动作,就是乱喊乱叫;下课后经常与同学相骂打架。唐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马上与其父母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方法。学校里,唐老师严格要求他,欠交的作业一定要补上,不会做的耐心讲解,同时与他促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另外,唐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他,当他没笔写字时,就想办法帮他找笔,当他没吃饭时,就马上掏钱给他买面包,当他遇到困难时,就毫不犹豫地伸出温暖的手……唐老师还发动班里的班干部亲近他,帮助他,并开展“一帮一”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爱的召唤下,肖慕琪同学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爱,同学的期待,慢慢地,他改正了缺点。后进生,唐老师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几年来,她所教班级期期被评为先进班级。去年,唐小兰老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她的学生沈炫宏被评为省十佳少年。
张玉莲老师已经年届五十五岁,她自参加工作日起就在城关一校工作。这位在小学教育园地耕耘了一辈子的老同志,前年光荣退休了。考虑到学校人手太紧,每年有一批年轻同志下乡支教。学校领导无意中跟张老师谈及了教学人员紧缺的问题,张老师得知后,不假思索地答应了继续留任。这一干就是三年,她不仅不计任何报酬,而且不论哪位老师有事请假,她都毫无怨言地去代课,每学期代课不下60节。有人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像城关一校张老师这样高尚纯洁的同志实在是太少见了。其实,在城关一校,像张老师这样的好同志还有一大批,尹秀菊、胡品菊都在离休后依然不计报酬地为学校工作尽心尽力。
城关一校的年轻女教师多,35岁以下的有28人,她们学习劲头足,工作热情高,为城关一校增添了不少的光彩。李艳华综合素质很高,对学生对家长十分尊重,每教一个班级,家长满意率均能达到百分之百。王芬老师是工作上的拼命三郎,尤其在语文教学业务上钻研很深。因为对语文教学的把握准确到位,加上自己的书写、普通话素质一流,所以执教的《一株紫丁香》获得全国赛课一等奖。在科创方面,年轻教师大胆创意,精心辅导,她们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几年来,刘素平、肖小华、刘美玲、唐小兰、曾华容、张艳等教师辅导学生肖皋、许杵、袁牧州、申禾遂禾遂等十二名同学的作品在省、市获一等奖。肖小华老师班级学生的作品发表在省级刊物上。特别是刘素平老师,她酷爱画画,几年前,自己花钱到长沙学美术专业。现在她的画技精湛,众口皆碑,再加上肯钻肯学,经常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因此,近四年来,她辅导的10多名学生的作品分别在省、市、县获一等奖。她曾多次辅导学生获奖,2006年,她辅导的肖泳彬同学的科幻画获省一等奖,并报全国参赛,获得全国二等奖。
三、几滴汗水,几份收获,优秀女性群体铸就事业辉煌。
城关一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质量兴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通过严格管理,规范办学,形成了“团结、勤勉、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尊师、勤奋、守纪、向上”的学风。更重要的,是全体教师无私奉献、踏实工作、为育消得人惟悴的劳动结晶。几年来,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是最好的见证:学生团队两次分别赴上海北京参赛,两次获得全国智力七巧板团体冠军;学生团队赴深圳参加现场电脑课件制作比赛,获得全国二等奖;学校先后获得省文明卫生单位、省园林式单位、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基础教育实验示范学校、省教育学会理事单位、省红领巾示范学校、邵阳市花园式单位、邵阳市安全文明校园、邵阳市基本功训练先进单位、邵阳市红领巾示范学校、邵阳市科技之星学校、、邵阳市示范家长学校、邵阳市规范收费示范单位,邵阳市巾帼建功文明岗……这些荣誉使城关一校声名远播,成为洞口县乃至邵阳市一面鲜艳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