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杜鹃别样红——记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妇联主席刘叶华同志
作者:漆小玲 刘叶华      发布时间:2009-09-15 08:58:21

刘叶华,女,苗族,29 岁,大专文化,现任长安营乡妇联主席。这位普通的基层妇联干部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距县城60多公里的偏远高寒乡镇工作。工作中,能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无论肩负多重多难的工作,她都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竭诚为妇女办实事。

一、情系妇女务实创新,竭力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

刘叶华同志认为要提高妇女地位,关键是要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山村妇女应利用山区独特的气候优势和种植蔬菜的技术特长,可以在发展反季节延时蔬菜上做文章。于是她以家庭妇女为突破口,选中下排村贫困妇女代表梁银英作榜样,进行示范带动。下排村是个有名的贫困村,人均耕地不足0.4亩,又是典型山区。梁银英的丈夫因病常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儿子正在上学,家庭极其贫困,不足四十岁的梁银英看上去比五十岁人还显老。她积极为梁银英联系资金和技术,梁银英当年种植0.8亩的西红柿喜获城功,获利1.5万元,一举甩掉贫困帽,轰动全乡。如今的梁银英家修了新房,大儿子已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家里其乐融融。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她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到各村召开多次妇女大会,妇女们的思想大为转变,踊跃参与反季节延时蔬菜种植,培育了一大批女种植能手、女营销明星,迅速推动该产业在我乡做强做大做优,现已形成年种植面积达3500亩,年产值近7千万元规模,成为推动我乡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仅此一项乡人均收入达1500元。妇女们通过种菜挣钱发家致富,经济上不再依赖男性,其社会地位大幅提升。

二、充分挖掘民俗资源,打造妇女学习交流平台。

长安营乡地处偏远山区,有“城步西藏”之称。她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发动群众先后修通五个自然村的机耕道,建成近200口沼气池,更难能可贵的是为村民修建了二个文艺演出舞台和一个能容纳上万人的文化广场,为举行大型文艺演出创造了良好的硬环境。尤其是近几年来,乡妇联在乡党委、政府强有力支持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掘民间传统山歌、舞蹈、文体艺术,继承和发展了 “六月六”山歌节、杨姓侗族姑娘节、古瑭节、侗家打油茶等传统民族节日和民风民俗,特别是每年一度的“六月六”山歌节,吸引了来自广西、湖南等各地的旅客,有效推动了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利用,为广大妇女提供互相学习交流平台。 “六月六”山歌节成为了长安营的一张名片,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加强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感情交流,提升妇女素质,促进家庭和谐和各民族团结进步。“六月六”山歌节现已成为我县第一大文化品牌。乡妇联平时积极开展“学、比、创”活动,鼓励广大妇女勇当榜样标兵,并把活动表彰仪式纳入“六月六”山歌节议程,妇女们获得了无比荣誉,其自尊心自信心大大提升。

三、不断完善妇联工作网络,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

她注重把妇联工作与其他工作纵横结合,不断完善妇联工作网络。纵向及时向上级部门衔接,往下充分发挥村妇联和妇联干部的作用。她十分关注妇女健康,每年都联系医疗机构为全乡妇女免费搞健康检查,发动全社会都来关爱女性,动员全乡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购买女性安康保险。在她发动下,我乡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100%,近1000名妇女购买安康保险。她积极与有关单位联系,帮助贫困户渡过难关,尽早走上富裕的道路。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为工作底线,促使村妇女干部学文化学业务真干事。乡妇联还不定期组织村妇代会干部进行交流切磋,全乡妇联干部形成干事创业整体合力。横向与乡属部门衔接,组建以妇联、司法所、派出所工作人员为主的妇女儿童维权中心,近三年,共调处矛盾纠纷80余起,及时消除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在刘叶华领导下乡妇联正以昂扬的姿态、雄健的脚步朝着文明和谐富裕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行,成为我乡部门工作的标杆。

刘叶华同志置身于艰苦环境中,从不气馁,一心扑在工作上,好像高山上红杜鹃不因土地的贫瘠,却能开出鲜红的花,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了妇女干部的良好形象。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