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满翠今年41岁,任大村甸镇徐家冲妇女主任10多年,作为村干部,她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十年如一日担负着为民服务的重任;作为妻子,她做到了贤良体贴;作为母亲,她做到了慈爱善良;作为人子,她做到了百事孝为先。在这次开展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活动,镇妇联对她进行了走访调查,走访中周围群众对她赞不绝口,她却说:“尊老养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之不过是为了以后,当我步入老年时能够自豪的说一声,做人,我一生无愧”。多么质朴的语言啊!
1985年与徐家冲村徐建国同志结婚,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不久有了两个女儿,膝下承欢,其乐融融,他们共同渡过了前半生当中最轻松,最舒心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噩运就向他们袭来。愉悦的日子在她公爹的病到中嘎然而止。在2000年她年仅60岁的公爹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抢救室,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命是保住了,从此只能躺在床上让人伺侯,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由于她刚结婚没几年,平日里和公爹一天到晚说不上一两句话,如今公爹病了,脾气也变了,婆婆又体弱多病,自己能把老人侍侯好吗?咋能让老人安心养病呢?其初她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说别的就说让老人吃饭这件事就费了不少周折。侍候老人她不怕,最让她害怕的是让公爹吃饭。老人躺在床上不能动,心里难免产生急躁情绪。于是她就专门说一些开心的事让他老人家听,哄得老人高兴,公爹吃饭才会顺当点。否则稍不注意,公爹不是背过去脸不搭理她,或者干脆把饭菜抛洒一地,有时甚至故意用胳膊一抡将饭菜溅她一脸一身。每当这时,她总是不声不响地收拾烂碗碎盘,然后重新给公爹做饭。如此多次,当她再次把重新做好的饭菜送到老人面前时,老人再也不乱发脾气了,吃饭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给老人洗脸端盆也是她难迈的一道砍,为此,背地里她不知道流过多少泪。当她回娘家把这件事讲给母亲听时,母亲总是对她说:“清素,你把公爹当成你的亲爹就不显别扭了。”母亲一席话,点亮心头灯,心里豁亮了,委屈也没有了,她把给公爹洗脸端盆当成了自己应该干的事情。
人们常说,床前没有百日孝。九年三千二百多个日日夜夜,病卧在床七年的公爹的床铺总是干干净净,房内没有任何异味,九年,短暂而漫长的七年,唐满翠做到了为人媳能做的一切,公爹病到了。婆母整日愁眉不展,暗自垂泪,这时,好又看在眼里,有事没事的就和婆母坐在一块闲聊天,拉家常,方便的时候就带婆母到处转一转,宽宽老人的心。饮食方面,隔三差五来点花样,让婆母吃的高兴,吃个顺心。婆母的脸上泛起了久违的笑容。身体也比前有好转,同时她很关心婆母的身体,身体稍有不适,就立刻送医院,一个冬天的晚上,老人发烧了,当时天下着雪,路面很滑,丈夫不在家,唐满翠一个人背着婆婆深一脚浅一脚来到了镇卫生院,到卫生院时,她已经全身湿透,一身泥巴,差不多已经虚脱了,但婆婆身上却很干净,一点没湿,当时医生都被感动了。一些不知内情的人总会这样对她婆母说:“老人家,养闺女就比养儿子强,想吃啥做啥,您多有福气呀!”她婆母听了总是笑眯眯地说:“可不是,这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修来了这么一个好的儿媳妇比亲闺女还要亲。”
两个女儿在她的教育下,乖巧听话,充满爱心,对爷爷奶奶也很孝顺,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每次回来都要带很多东西给爷爷奶奶,陪奶奶聊天,她对我们说:“妈妈是她的榜样,等我嫁人了也要象妈妈一样孝敬老人”。是啊,常说父母的言行是儿女最好的教科书。
日头仍旧从东方升起,每天还是这样忙碌,她的心却很开朗。多年的辛苦操劳,茫茫碌碌,缺少正常生活规律,她的身体也不如从前,还患上了多种疾病。有人说她付出太多了,可她却不这么想,她感觉作为一个人要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良心。为人媳,侍奉二老;为人女,孝敬双亲;为人妻,家庭和睦;为人母,儿孝女贤。这是天经地义,作为女人,作为人媳,人妻,人母,她流过泪,有过委屈,也埋怨过老天对自己的不公。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父母给了她生命,公婆给了她关爱,丈夫给了她支持,女儿给了她力量。她说:“我能亲手侍奉二位老人,我要感谢上苍给了我丰富的阅历,感谢上苍给了我日久靡坚的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