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爱心 收获欢笑——花垣县大学生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暑期支教活动纪实
作者:花垣县妇联 石艳飞      发布时间:2009-09-01 15:33:52

近日,花垣县妇联办公室陆续收到参加暑期支教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发来的相关资料,其中北京大学发来的一张照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个穿花裙子的女孩子在班级合唱队中间做了一个俏皮的“V”字手势,十足的可爱。志愿者们介绍说,这个女孩名叫石建娥,11岁,来自雅桥乡沙坪村,是由奶奶送到吉卫镇腊乙村支教班的。石建娥的父母在她7岁那年就外出打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就变得十分自闭。为此,志愿者们有针对性地引导和锻炼她,鼓励她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上课时多叫她回答问题,还让她担任朗诵比赛主持人和歌唱比赛领唱,对于她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石建娥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改变,脸上渐渐绽开了笑容。像石建娥这样通过暑期支教活动受益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很多……

2006年寒假期间,针对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导致他们变成自卑、封闭与冷漠,吉卫镇腊乙村的一名普通妇女田金珍在本村创建了全国首个关爱留守儿童民间组织——“田嫂”留守儿童自强班。自强班共有留守儿童70多人,由村里的妇女义务当他们的“爱心妈妈”,料理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为让留守儿童们多接触外界,开阔视野,自强班还面向高校召集大学生自愿者开展义务支教活动。至2007年暑假,先后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首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参加。

2008年暑假,一直把关爱留守儿童当做工作重心来抓的县妇联以支教活动为突破口,积极推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的形成。县妇联携手边城爱心网站在吉卫镇腊乙村和补抽乡大本村设立暑期支教点,从网上招募了吉首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的39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当地20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义务支教。期间,县妇联还联合县关工委、县地税局、县文联、县移动分公司等单位到支教点进行城乡孩子接对子、文艺联谊、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帮扶贫困留守儿童等爱心互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今年5月份,县妇联与县关工委、边城爱心网站共同筹备本年度的暑期支教活动,制定了《花垣县“共享蓝天”——大学生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暑期支教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主题、目标和意义,并对支教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划。经过近一个月的公开招募,先后有复旦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吉首大学、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中央武警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报名参加。此外,还有北京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从互联网上搜索到我县去年支教活动情况,主动致电县妇联要求参加。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7月15日的授旗仪式拉开了此次支教活动的序幕,99名大学生志愿者分赴我县长乐、吉卫、补抽、雅酉等乡镇的边远山村进行义务支教。各支教点开设了暑期教学班,内容有课堂教学、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还举办了运动会、作文比赛、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600多名留守儿童通过此次活动过上了一个学知识、练技能、增本领、长见识的充实暑假。在支教活动总结会上,志愿者们要求留守儿童谈谈参加暑期支教班的感受,留守儿童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快乐!”

曾经因为亲情的缺失,留守儿童变得孤独与冷漠;而今因为爱心的牵手,留守儿童重现欢乐与笑容。已经开展近4年的大学生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暑期支教活动,在领导重视、部门协作、高校参与、社会联动的良好氛围下,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一项良好的机制。支教活动将在全县更多的山村开花结果,那时候,会有更多的留守儿童收获快乐,收获欢笑……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