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记娄底市三八红旗标兵阳晓东
作者:谭琼
发布时间:2009-08-06 09:50:40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记涟源市伏口镇阳晓东
她没有三头六臂,却敢于只身远赴西安,独闯传销窝点,营救女大学生;她没有家财万贯,却一直以来慷慨解囊,热心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学生;她没有过多的言语,却有着灼热的情怀,满腔的热心。她,就是涟源市伏口镇加油站的创办者阳晓东女士。
她是一位下岗工人,上有老下有小,却勇于挑起生活的重担,自己创办了加油站,以实际行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近40岁的阳晓东曾是娄底市商业局的工作人员,上个世纪90年代下岗后,她打过零工,开过出租车,做过小生意。于2000年初创办了伏口镇加油站,然而商场不是那么好打拼的,激烈残酷的竞争环境,把这个刚刚起步的经济实体也曾鞭笞得遍体鳞伤。但是,凭着她和员工们一步一个脚印,艰苦奋斗和坚持 “以人为本,信誉第一”的执着的敬业精神,“在逆境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的勇敢拼搏精神,伏口镇加油站现已成为这条主干道上生意最火爆的加油站之一。阳晓东回顾起创业路上洒下的无数滴汗水,经历的多少风风雨雨,走过的多少坎坎坷坷,创业的艰辛依然是如此历历在目。例如成立初期资金上的短缺,石油采购和储备上的困难,曾几乎难以发展下去,但是阳晓东在重重困难摆在面前的时候依然没有选择放弃,生意没有大小,客户没有大小,认真服务每一辆过往车辆,在和司机们的真诚的交流合作中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扎实的合作基础,许多摆在面前的难题也终于迎刃而解。阳晓东有她自己的做事准则:“要做事,先做人,而且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别人能做好的事我要尽力做到更好!男人能做好的事情,我也一定可以做成功!”经常跑伏口方向的司机只要提起阳晓东的加油站都是赞不绝口,有的司机甚至特意开到那里再加油。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伏口镇加油站坚持“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的服务宗旨,与客户之间实现了鱼水相依,共谋发展,实现了双赢!
她是一位心底善良的个体老板,顾了小家还要顾大家,面对社会上黑恶势力,她是那样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2008年10月《今日女报》以《独闯西安传销窝点 涟源女子救回四名女大学生》为题,大篇幅报道了阳晓东的救人事迹。事情追溯到2007年夏天,阳晓东偶然听说了雪梅家的事:雪梅以585分的高分考上华中农业大学,却因家境贫寒面临辍学。得知雪梅的情况后,阳晓东当时就决定一定要帮助他们。在她的帮助下,雪梅终于走进了大学校园。
然而在2008年9月发生了一件令她心急如焚的事情,从雪梅的家人那里得知雪梅到西安搞传销去了!就在阳晓东怒气不打一处来的同时,更多的是着急,她决定亲自去西安找人,直到把她救出来!“我资助她上大学,还要引导她走正道。人不救出来,我绝对不回来。”去西安之前,她发誓。
按照雪梅打回家的电话IP地址,阳晓东查询到是在西安未央区,她连夜赶到西安,首先来到未央区徐家湾派出所报案。公安局通过技术手段,最终找到了雪梅所使用两个电话的确切位置。阳晓东和民警在两家话吧守候了一天却没有任何结果。就在赶往话吧的途中,她接到雪梅的爷爷打来的电话,说雪梅正和妈妈通电话。激动的阳晓东交代爷爷在电话中拖住雪梅后,撒腿就往话吧跑。她冲进一家话吧,见到20岁左右的女孩便不管不顾地扳过对方的头,当她扳到第三个女孩时,便紧紧地一把抱住那个女孩的头,嚎啕大哭起来:“雪梅,终于找到你了!快跟我回家。”此时的雪梅惊魂未定。阳晓东发现,雪梅旁边还有一名女孩,很有可能就是监视雪梅的传销人员。阳晓东随即一把抓住了这个女孩,并把她们一起送到了徐家湾派出所。经过警方询问,另外一名女孩名叫聂南,是西南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也是涟源人,同样是传销集团的受害者。辛苦寻找了3天,阳晓东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雪梅,并解救了聂南。阳晓东此行收获不小,然而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还在考虑另一个问题:在这个传销组织内,一定还有更多被骗的大学生!从诱骗雪梅误入传销组织的陈蓉入手,以朋友的身份托对方找工作为由,陈蓉终于现身,同时解救的还有聂南的妹妹聂清。为了解救几个非亲非故的孩子,此次西安之行花掉了阳晓东2万余元,为了雪梅,为救被骗的4名女大学生,阳晓东的付出多到令常人无法理解,然而正是这份跨越亲情的爱支持着阳晓东,支持着她的热心事业。
她是一位热心肠,赚了钱就要回报社会,她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助人为乐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伏口镇中学教师李庆华找到阳晓东,说伏口镇松山村袁射南身患绝症,家庭贫困,两个女儿袁丹苗和袁亚美,成绩优秀却面临辍学的处境,渴望寻求帮助。阳晓东随即来到他家里了解情况,一走进那间不堪风雨的小茅屋,她看到袁射南满头蓬乱,衣衫褴褛躺在木板上,看上去奄奄一息。因为没钱看病,他妻子自己买药在家里给他注射,勉强维持着生命。“天哪,这样的家庭是靠什么来维持啊!看着都心酸!”阳晓东当即拿出2000元交给他妻子,“不管看病也好,读书也好,先拿着!有困难咱一起面对,一起解决!”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俨然一家人,阳晓东不断地接济袁家,1000元,2000元…她还发动朋友一起资助她们。袁射南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阳晓东即刻租车带他到涟源市人民医院看病,病已经无法治好,但是病情基本上稳定下来。他说碰上阳晓东这样的好人定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祸不单行,袁射南的妻子苦于生活逼迫,听信以暴利为诱饵的谣言,参与了地下六合彩买卖,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父亲身患绝症,母亲被判刑,两姐妹更加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阳晓东急得几天合不了眼,她找到了学校领导,发动全校师生为小姐妹募捐,共筹集到5000多元。她这样鼓励她们俩“千万不要有压力,只管好好读书!要勇敢地面对生活,办法总比困难多!”
与此同时,袁射南再次病危,阳晓东送他到湘雅二医院住院,此次住院又花去6000多元医药费。然而没能挽回袁射南的生命,于2008年3月去世。阳晓东来到袁家,当两姐妹扑通跪在她面前大声喊她“妈妈!”时,她的心都碎了!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为阳晓东这份特殊的母爱而感动。她说了,以后两姐妹的生活、学习她都会承担,一定会像妈妈疼自己的孩子一样疼她们。现在姐姐已经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妹妹在读初中。几年来,阳晓东每年资助袁家的钱在7000元以上,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更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正是她无私的爱,高度的责任感,才让她的爱心得以延续。
正如阳晓东经常说的“要常怀感恩之心,要知足常乐。我的条件算不上富裕,但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帮助那些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困难群体。”她一定就是人们常说的菩萨心,真情有痕,大爱无私,她以她的一言一行经营着她的加油站,经营着她的爱心事业,经营着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