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沃土果香浓——记麻阳苗乡女支书张湘莲
作者:麻阳妇联
发布时间:2009-07-31 16:50:25
根植沃土果香浓
——记麻阳苗乡女支书张湘莲
在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中部的一个小山村,有这样一位朴实无华、今年46岁的女村官,她沤心沥血11年,舍小家为大家,扑下身子为民办实事,全村人均收入增长了6倍,该村也由全乡最贫穷、各项工作最落后的后进村成为了省、市、县的先进村。
她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不起眼的小小芝麻官任上,为这方养她、育她的沃土上,为苗乡的父老百姓,带病工作了4000多个日日夜夜。
她就是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女党支部书记”、怀化市“勤廉为民好村官”、县“巾帼致富标兵”的谭家寨乡乌林溪村党支部书记的女村官——张湘莲。
初上任,部分村民冷嘲热讽,亲戚不理解,她受过一次次委曲,她伤心,她流泪,凄风苦雨后的她,意志更坚强……
乌林溪村有9个组,240多户、960多人。11年前,乌林溪村是一个交通极为不便、水资源极为缺乏、信息十分闭塞、经济相当落后的省定贫困村。
在1998年以前,乌林溪村是谭家寨乡出了名的“烂”村:村里矛盾纠纷多,农业上交任务收不上来,村组干部工资拖欠了多年,村里还有3万多元的外债。
出生在麻阳苗乡的张湘莲,从小就有一股苗乡人不服输的“犟”劲,“改变村里的面貌,我来试试。”在这个念头的支撑下,1998年8月,在村里干了多年村妇女主任的她以一名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村党支部书记的竞选,并一举以24票的全票当选。
党员们相信张湘莲的泼辣,相信她的能力。可在这个落后的乡村里,部分村民却是不大信任,他们不相信一个弱女人能把这个“烂”村变个样,一些风言风语也不断传到了张湘莲的耳中:“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女人当家,不是卖田就是卖地;乌林溪男的都到哪去了,怎么就选择个女人来当家?”
面对质疑,面对世俗与偏见,张湘莲没有打退堂鼓,在丈夫宋志团的鼓励下,她相信自己,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困难就一定不会压倒我。
千头万绪的村务事从何下手呢?上任伊始,张湘莲想到的是要先解决10多户人家的遗留纠纷问题,要千方百计解开乡亲们心中不信任的那个 “结”,要让群众相信新上任的村班子是办实事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张湘莲把村里的大小问题梳理了一遍,决定先易后难,一户户地解决村民的困难,让乡亲能支持村班子的工作。
该村7组有个叫曾令唯的村民,他已是5年未交农业税了,为解决这一老大难,张湘莲与村干部在上门了解情况后,发现该户村民把一山地纠纷问题多次反映到村委会,都没有得到解决,故而心中一直有股怨气。张湘莲得知这一情况后,事后与村干部翻山越岭6里多,多次利用晚上村民们有空的时间,召开组里的群众大会,充分听取群众对这块地的归属意见,然后根据林权证上的记载,最后认定这片山林确实是曾令唯的。可这时,占有方却不服气,不甘心白白给他,张湘莲为使占有方归还那片林地,又找来县林业局与乡干部,经多次努力,终于使得这片山林“完璧归赵”。
在最初上任的几个月中,张湘莲经常与村班子团队是傍晚时分打着手电筒出发,穿山林,走村寨,时常在夜深人静的半夜时分在猫头鹰可怖的“伴唱”声中回家。遇上村干部有事,她总是叫上丈夫宋志团给她做伴。
起航的路上总会有风雨相伴。正当张湘莲干得来劲不到2个月的时候,一场子不大不小的事情发生了。1998年10月,张湘莲的一个堂兄为村里招待一个施工队,最后在补助问题上,这个亲戚要求过高,两人发生了争执。这位年轻力壮的堂兄认为张湘莲太讲原则了、太老“火”,一气之下就狠心一拳打在了张湘莲的脸上,一下子把她打了个鼻青脸肿,当天晚上,张湘莲还住进了医院。
一些亲戚在医院看望张湘莲时,就劝她:你成天到处跑,不多得一分钱,平时尽受气不说,今天还挨了打,这个村书记有什么当的呢?张湘莲听着亲戚的话,想想上任才2个月,有人在背后讲怪话、搞名堂,她伤心得大哭起来,可在三更半夜,她又与丈夫反复商量:能这么半途而废吗?能让一些人看我的笑话吗?
几天后,张湘莲在乡、村干部的鼓励声中,在一些人的笑话声中,红肿着脸又开始在村村寨寨里开展工作了。
就是凭着那份执着,凭着那份真心为民解愁的念头,很快,一个个纠纷解决了,村民们心中的一个个疙瘩解开了,张湘莲与她的班子也赢得了乡亲们的心。当年,乡亲们的农业税和上交款都很快地交到了村干部手中,几位村干部也领到了多年未曾领到的那份工资,村干部们跟着张湘莲为村里办事的信心也更足了。
路难通,电价高,通电话难,面对一个个难题,她钻县城,跑市区,进省城,凭着那份执着,村里争来一个又一个项目……
乌林溪村虽说处于麻阳苗乡的中部,但却地处大山深处,村里的基础设施相当落后。9个村民小组分散在4个相隔很远的村落里,3条组道条条是羊肠小道,村里仅有一条通往外面的村道也仅仅是一条毛胚子路,它不仅狭窄,而且破烂不堪,人们即使坐在农用车上,也要带上一把锄头,因为一路上有很多地方的坑道太深,需要下车填平才能通过。在夜晚,数十户乡亲家中的电灯一打开都是红的,这是因为路线太远、电压太低引起的,这给村民们带来了许多不便:电视画面打不开,碾米要到挑到几里外的地方去才行。由于水资源少,住在山坡上的村民要花上半个多小时才能挑回一担水。
上任的第二年,张湘莲认为:要为村里谋发展,首先得为村民们解决路、电、水、电话这四大基础设施难题。要想干出一番建设事业来就需要钱,可村里又没有一点集体收入,到哪里去搞钱呢,资金的匮乏让她一度茫然。
想着乡亲们一张张信任和期盼的脸,当年,张湘莲与她的村班子放开胆子,厚着脸皮向上争资金、争项目。
一天,张湘莲从乡政府负责人那里得知省审计厅相关负责人要到麻阳来开展扶贫,当天下午,她就与村班子在县火车站一旁的旅店住了下来,只等省审计厅的负责人一下车,就前去联系。
不想省审计厅的负责人下车后就直接去了宾馆里,张湘莲又追到了那里,把村里的情况做了汇报。由于申报的扶贫点多,省审计厅还没有定下来在哪个点扶贫。省审计厅的负责人回到长沙后,张湘莲与村干部又追到了长沙再次说明了她们要求改变村里面貌的决心。很快,省审计厅就把扶贫联系点放在了该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凭着张湘莲一班人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的情怀,一个个上级领导被打动了,从2000年起,该村先后争取省、市、县有关部门在该村开展了4年的连续扶贫,到位资金共达120多万元。几年下来,村小学改建、电网改造、人畜饮水工程、村级活动室和相继建成。
9年前,乌林溪村民打一个电话,也要到9里外的谭家寨街上才行。2000年,省里开展“十万门电话”大行动,但由于乌林溪村距离乡政府太远、要拉的线路太长,县电信部门就没有把该村列入规划,张湘莲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于是就多次到电信部门苦磨硬泡,当年10月,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通过电话把一车车的优质农产品销到山门外。
如今,在张湘莲与村干部们对通畅公路项目的大力争取下,长7.5公里、宽达5—6米的村道与80%的组道都进行了水泥硬化,
为村里争项目、争资金,张湘莲的丈夫没少生过气,不是丈夫不支持她在外面跑,而是张湘莲多次外出争取项目时,大多是先用家里的钱先垫付着。2007年,她为争取通畅工程落到该村,用家里的钱为村里先垫资了2.9万元,结果,她正在建的新楼房拖了一年多才完工。至今,这笔钱还没有给她补上。
张湘莲不仅仅多次挨过丈夫的批评,她也多次让村干部们“有意见”。大家觉得与她到外面跑项目、在为村里办事时,她太“吝啬”了。前些年,张湘莲到村里硬化的道路上去监工,都是带着中饭去吃。村干部与她到省、市办事,搭的是公交车、住的是10元钱的旅社。
3组组长曾维忠对此“苦不堪言”:“我们和张书记无论到省里,还是到市、县里办事,她总是给我们讲,村里没有钱,我们的资金是好不容易才争来的,办事就要勤俭节约。我们在外面经常是早餐与中餐连在一起,大家买几个包子、馒头充充饥,从没在外面呷过一餐好饭、喝过一瓶好酒、抽上一包好烟,还其中还有多次搭着亲戚睡,这样可以节省一点开支……”
种西瓜,栽柑橘,营造生态林,乡亲们腰包一天比一天鼓,她自上任来患下的病从没好过,可她却依然坚强无比……
乌林溪处处是山坡,如何才能使乡亲们富起来?自从张湘莲担任村支书以来,就在心头里一直琢磨着如何做好山坡文章,搞好山地开发。
1999年夏季,张湘莲与几户人家种起了几亩无籽西瓜,想探出一条致富来,但由于没有掌握好授粉与管理等技术,几个月下来,没有取得成功。明年还发展这东西吗?
第二年,张湘莲还是没有放弃发展西瓜的想法,她与村干部们从县内外市场考察中发现:在乌林溪村广阔的山坡上发展无籽西瓜方向是正确的,在她的带动下,几个村干部与少数村民又在山坡上再次种无籽西瓜,这一次,她请来县里的农技专家和种瓜能手来传授栽培技术,几个月下来,大家都有了个好收成,价格也卖得相当不错。
从2001年开始,在张湘莲的鼓励下,乌林溪村大面积发展起了无籽西瓜。如今,该村的西瓜种植面积每年都在400亩左右,西瓜成了该村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每年可使该村每户人家增收在3000元以上。
致富还得多门路。2003年,张湘莲抓住省审计厅在该村扶贫开发的有利时机,从县扶贫办引来优质冰糖橙和纽荷尔脐橙苗木,在漫山遍野的山坡上发展起了3000多亩优质柑橘,到如今,柑橘年产量达4000多吨,村民们仅此一项,每年可增收500多万元。
2006年,在张湘莲的争取下,村里从县林业局引来生态林建设项目,在该村1000多亩的山坡上营造起了生态林。走在现在的乌林溪的一座座山坡上上,处处是希望的绿装,正是有了这些经济林与瓜果,村民的收入由原来的500多元增加到了现在的3000多元。张秋莲也由村民们的不信任与怀疑,到现在赢得了村民们一致的理解与支持。
顾得了乌林溪村这个大“家”,可对她自己的那个小家,她却是很少能帮上忙,她旁边的一个妹妹在前些年曾劝说湘莲:“不要当这个村干部了,你看,这么多年来,你家里的一切全抛了,你小孩子读书不管了,连家务事也全交给了姐夫、公公,婆婆病了你也没时间服侍,一年又没有几个工资钱,你在家里随便种点、做点什么,都不止找这么一点钱!”可近些年来,这个妹妹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姐给群众办了这么多好事,如今,老百姓对她有这么高、这么好的评价,我们不讲你了,支持你了……”
面对家人与亲戚有时的牢骚与怨言,张湘莲也曾与丈夫倾心交谈过,也曾有过一丝放弃的一刹那,但想想群众的赞许与期待,想想自己当初的信念,干劲又足了……
说起张湘莲,她的老搭挡——村长宋志发十分佩服地说:“做为一名女干部,她能承受各种委曲,能团结人,带了病也不放弃村里要做的事,家里即使再忙,她都一心只想着公事,我做为一个男人跟着她东奔西跑都累呢!”
2007年下半年,她先后当选为县、市人大代表,让这位女村官司又多了一份参政、议政责任心,关于解决乌林溪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如何切实解决谭家寨乡中学学生住宿和饮水问题、关于提高妇女干部离任待遇问题……这一个个问题,张湘莲用一个个建议案表达一名代表的责任心。
倾心投入,四处奔波,乌林溪的道路靓了,山坡绿了,村民富了,可张秋莲的身体却是越发不理想了。1998年上任时,由于要访的对象太多,要谈的事太多,当年她得了咽喉炎,后来就一直没有好过,医生要求她一定要少讲话,张湘莲记在心里,在路上也带着药走,可一进村民的家中,在不知不觉中,又畅谈了起来,忘记了保护自己的喉咙。11年来,她每年都在为这个不挣气的病要花上好3000——4000元。
一腔热血迎春归。走进乌林溪村村级活动中心,只见一块块金灿灿的省、市、县“五个好村党支部”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村的牌子,挂满了墙头,展示着张湘莲这位女村官根植苗乡不平凡的奋斗历程。
如今,在女村官张湘莲的脑海中,正在编织着一幅美妙的画卷:“今后要加大柑橘、西瓜的品改和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的推广,抓好村里农产品的质量认证,把本村的特色农产品以响亮的品牌、以较高的价格,销向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