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还想为乡亲做点事”
作者:郴州      发布时间:2009-07-07 10:27:59

雷红青以前很忙,自从2004年退休担任宜章县一六镇姚家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计生专干后,她就更加忙得不可开交。今年7月2日,当记者如约来到姚家村时,她正拿着水管在给村里新修的村道浇水。炎炎烈日下,一串串细密的汗珠在她小麦色的皮肤上滚动。如果不是经人介绍,你很难相信眼前这位劳作的妇女,曾是一名正科级公务员。


家乡的落后刺痛了她


现年59岁的雷红青,曾经担任过宜章县多个乡镇的领导职务,两次出席全省的“先代会”,对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说不完的感慨与体会。2003年,眼看着自己马上就要从宜章县交通局党委委员、汽车配件公司经理的岗位上退休,她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自己身体还行,又有着30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家庭又没什么负担,退下来以后难道就这样养鱼观花?


2003年清明节一次偶然的经历,让她决定了自己以后的人生航向。


2003年清明节,雷红青在宜章姚家村祭祖后,就和乡亲们一起畅谈村里一年来的新鲜事,有趣事。不想村里的老人都感叹地说,现在农村里的后生伢子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村里的事没人管,连村前一口面积有7亩的大塘,都塞满了淤泥,变成了垃圾场。而姚家村又是宜章县最缺水的行政村之一,全村没有一条河流,祖祖辈辈都是靠打井吃水、用水、灌溉。更严重的是,村前的大路原来有两三米宽,由于两边种田的人不自觉,年年挖路为田,现在这条大路只有半米宽了,村里人进出骑个自行车,到了这一段,都要下来扛着车走,变成车“骑”人。建房也没有规划,牛栏、厕所砌到村头的大路边,一进村就臭不可闻。本来全村人平耕地就只有6分多,由于老村未通公路,建房户只好在村外批田建房,造成村里“空心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面对乡亲们反映的种种难题,雷红青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农村工作难搞,特别是涉及到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她更清楚,姚家村账面上不但没有一分钱的经济来源,相反,因为建村小学,村里还有5万多元的欠款。要统筹解决姚家村的问题,没有一个干练的人来主事不行,有了干练的人主事,没有上百万资金的投入也不行。


作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多年的姚家媳妇,她多么渴望为父老乡亲做点什么。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思索,她决定豁出去了——没有钱,拿自己和老伴的工资垫底,不够的再借;姚家村一些改塘改路的项目一时难以立项,先垫资启动再说。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老伴时,老伴却抛下一句——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乡亲们的支持鼓励了她


说干就干。雷红青先回到村里把旧房进行了翻新改造,让来谈事的乡邻有个扯事的地方。2004年10月2日办完退休手续后,她又强行拉着老伴回到了姚家村,并立即着手组织改塘清淤。2005年村里的支书因病去世,她被任命为支部书记,在随后的选举中,雷红青又当选为村委会主任。由于有着多年的计生工作经验,她又自告奋勇兼任了妇女专干。从此,她甩开膀子在姚家村大干。


2005年,拉通了村头2.5米宽、600米长的沙石路,并进行了硬化拓宽;


2006年,把全村各个自然村的道路全部硬化,总里程达3.5公里;


2007年,在全村建了2个灯光球场,1个水泥球场;


2008年,启动安居工程,在村内新建一栋养老院;


2009年,在村内启动绿化工程,把大塘周围全部浆砌,并新修了游道、石桌,使其成为一个公众娱乐的好去处。


6年来,她没有领过村里的一分钱报酬,连上级奖给村、支两委的奖金,她都做主全部充公用于新农村建设;6年来,没有谁估算得出,她为村里的建设垫了多少资,有据可查的、以她个人名义担保外借的款项就有23万。当记者小心翼翼的询问,如果村集体最终还不起这笔钱时,怎么办?雷红青爽朗地一笑,说:“钱财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和爱人每个月工资加起来有3000多,孩子们也过得去,慢慢还应该还得起。”


雷红青的付出,换来了姚家村人的衷心回报。现在全村环境美了,风气好了。一提到修路建亭,大家都踊跃支持。6年来,全村共投入200多万元进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靠织花圈为生的72岁老党员姚友发也先后为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捐款3000元,另外还借款3500元支持村里建设。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